汉语阅读

 

 

第七单元 医疗保健(一)

 

 

生物钟

 

重点词语

 

 

 

 

 

语法结构
№
页
段
行
关键词语
语法结构
1
1
1
1
   
2
2
2
1
   
3
2
2
2
   
4
2
3
-3
   
重点词语
№
页
段
行
关键词语
词语搭配
1
1
1
3
   
2
2
2
1
   
3
2
2
3
   
4
2
2
4
   
5
2
3
2
   
6
3
4
3
   
7
3
4
-6
   
8
3
4
6
   
9
3
5
7
   

 

 

 

 

如何根据生物钟原理安排醒睡节律及工作学习?

 

  最近,位于美国芝加哥医疗中心的生物节奏研究室的研究人员指出:周末睡懒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好事,因为这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使星期天晚上难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这种紊乱状态甚至需要数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在时间生物学这一新领域,研究人员对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人体生物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价值的进展。研究表明:人们最好在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同一个时间醒来,这有助于调整体内的各种活动,使我们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新的一天。

  时间生物学为那些既不属于早起的“百灵鸟型”,又不属于晚睡的“猫头鹰型”的80%的人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蒙克教授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带来某些变化。不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是生物学上的变化。我们中的许多人到晚年时会变成“百灵鸟型”。

  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变化,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的功能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

  上午8~11点,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最好把一天中最艰巨的任务放在此时完成。同时,这段时间疼痛最不敏感,此时看牙医最合适。

  上午11~12点,是开会的最佳时间,人们此时最为清醒。这段时间易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一些复杂的决策。

  12时~下午2时,此间一天中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适宜进行商业社会活动。

  下午2~4时,会出现所谓的“下午低沉期”。此时易出现困乏现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电话,做些有趣的阅读,尽量避免乏味的活动。

  下午4~6时,人体从“低沉期”解脱出来,思维又开始活跃。可把一天中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时做。并且这是进行长期记忆的好时光。

  下午5~7时,人体的体温最高,此时做些锻炼有助于你在晚上顺利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晚上7~10时,可就一些较严肃的家庭话题进行讨论,也是学习的最好时间。

  晚上11~12时,人体准备休息,各脏器活动极慢,进入梦乡。

  目前,对人体的生物节律研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卫生保健,保障安全生产,指导人们生活等方面。所以当了解了自己的生物节律后,就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生物节律的高潮期,获取理想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成绩。在低潮期适当调整安排自己的生活,以提高适应能力,减少生物节律的不良影响。可见,人们能够认识,利用人体生物节律,但不宜随意打乱生物节律。

  

“百灵鸟”与“猫头鹰”式的醒睡方式各有哪些特点?

 

  世上的任何一个人各自都有自己的睡眠方式与习惯,有的人喜欢早睡早起,即所谓“百灵鸟 ”式的人;有的则善于晚睡晚起,即所谓“猫头鹰”式的人。这两种不同的觉醒与睡眠方式各有哪些特点呢?

  所谓“百灵鸟”式睡醒方式的人,每天很早醒来,起床活动,精神饱满地投入当天的工作,到下午工作效率就慢慢降低,夜暮降临,即呵欠不断,昏昏欲睡,急忙上床就寝,很快便进入梦乡,这类人一般很少有失眠。

  所谓“猫头鹰式”,早晨醒来后,慢悠悠地翻翻身,睡意盎然,恋床难舍,磨蹭很久,勉强起床后,上午的工作效率不高,到了下午精神才慢慢的来了,入夜后劲头反而最足,工作至深夜毫无倦意,好像有用不完的劲,只是迫于第二天还有工作,才勉强上床就寝,这类人即使让他们早上床也是难以入睡的。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睡眠研究中心发现这种觉醒-睡眠节律的差异,与人体的日常体温周期性变化有关。

  “百灵鸟式”的人,每当傍晚,其体温在正常幅度的下限,第二天早晨开始升高,到上午升至上限;而“猫头鹰式”的人,在傍晚时体温已上升至正常幅度的上限,深夜后始见下降,翌晨还在下限值内,午后始见上升。这种节律养成与工作有一定关系。长期从事农业劳动的多属于“百灵鸟式”,他们的主要工作都在白天,这类人常常天蒙蒙亮就起床活动,太阳落山后即准备就寝了,而从事脑力劳动的则多是“猫头鹰式”的,他们常常利用安静的夜晚来工作。

 

改变入睡和起床时间会影响人的情绪吗?

 

  美英两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的情绪好坏不仅受睡眠时间长短的影响,而且还与是否按生物节律安排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很大关系。

  据《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报道,美国波士顿和英国曼彻斯特的两个研究小组对生物钟、睡眠和情绪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人体生物钟能决定人在一天内哪几个小时心情好。如果在人体生物钟仍处在睡眠阶段起床,即使已经睡了很长时间,仍然会感觉情绪不好;而即使两三天没睡觉的人,如果他的生物钟处在清醒期,那么他也会感觉情绪高涨。

  研究人员说,生物钟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区域,它决定人体从睡眠、清醒到消化等多种活动的生物节律。他们通过对24例健康的年轻志愿者长达一个月的研究后发现,当实验对象的睡眠周期从每天24小时延长到28至30小时后,其情绪高低受每天睡眠情况和体温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研究人员指出,这两项新的研究结果使科学家们能够根据人的睡眠时间表和其自身生物钟判断人的情绪,并有望在将来帮助医生治疗情绪抑郁症患者,也可以帮助经常三班倒的人和需要倒时差的人尽快适应。

 

生物钟与6个非常时间

□刘泉开

  ◆中年 许多人都以为中年人年富力强,是人生的黄金时段,其实并不完全如此。不少中年人因快生活节奏而干扰了生物钟的稳定,生理节律紊乱,常有慢性疲劳,处于亚健康状态。心脑血管病从而提早降临,未老先衰、年富而力不强,“身壮”而病不少,甚至英年早逝。因此每位中年人都该善待自己,千万不能掉入“现在卖命挣钱,以后拿钱买命”的恶性循环。

  ◆冬夏 人们常说“多事之秋”,其实从健康角度说,一年中最要警惕的是冬夏两季。有人称冬夏是“魔鬼季节”并不是危言耸听。严冬时节老人慢性病易复发,卒中频见,猝死骤来,除此之外一氧化碳中毒、感冒、冻伤亦常发,故不少老人难跨寒冬坎。夏季炎热酷暑,机体难熬骄阳燥风,常发生急性胃肠炎、外伤、食物中毒等。冬夏两季的病死率比平时高出1.5~4倍,因此老年人度夏入冬,最要提高警惕。

  ◆月末 每个月末夜空欠明亮,钱包不再鼓胀,要做的事情无法再拖。总之,种种生活烦事内忧外患,都会逼得人气喘心躁,失眠梦多,疲累抑郁,焦虑不安,以致干扰生物钟,降低免疫力而易患抑郁症、癔症、自杀,或发生斗殴、盗窃等意外。做好生活、工作规划,做好心理调适,才能减少月末烦事的困扰。

  ◆周末 双休日思想解放了,生活脱缰,作息多半无序,饮食饥饱无常,疲劳过度,精力超支,有资料表明周末急诊多,病情较重,心梗、卒中、消化道出血、外伤等均比平时多。

  ◆黎明 黎明时分被认为是一天中最沉寂的时段,谁知黎明从不静悄悄。此时人们梦浓睡酣,血压降得最低,血流变慢,血液变黏稠,因而易使脑血栓形成,发生缺血性卒中。同时,半夜如厕,朦胧离床,由卧而立,常因体位变动而致脑缺血,也易引起晕厥、摔伤或卒中。故每次起床动作需慢,头颈转动要缓,亮灯引路,清醒才开步。

  ◆清晨 人的血压从黎明时分的低谷水平而随日出天亮逐渐升高,这是生理节律,生物钟的正常摆动。6点至10点,血压可升至一天中的最高值,出现一个高峰时段,即晨峰现象,这是一个危险时段,血压升高以单纯收缩压升高多见。由于血压蹿高,氧耗量可增加1.7~3倍,可诱发心脏病及卒中。中老年人要密切关注“晨峰现象”。

  总之,人的生物钟正随人生轨迹在不断摆动循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时间观念、年岁观念、季节观念、昼夜观念,应密切关注生物钟的警示,以维护自己的健康长寿。

 

 

你会利用生物钟吗?

 

健康世界 1999年第6期第7卷 健康漫谈

作者:董文安

  生活中,你不会没有这样的体验:一个月内总有那么几天,莫名其妙地觉得郁郁寡欢,工作没心情,前途很渺茫,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神;可几天之后会烟消云散——天变蓝了,水变清了,花草树木,婀娜多姿,这时,你又觉得浑身都是劲,生活又变得那么美好。

  不要觉得奇怪,原来作祟的是一种叫生物钟的东西,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地在左右着你。对此,科学家们早就企图寻找种种合理的因素来解释它,尽管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在如何利用生物钟这一点,却几乎没有什么异议。

  30多年前,在研究生物钟的过程中,就有人提出可以利用生物钟把时间疗法的概念应用到临床医学中。这建议不无道理。

  人们时常谈到心脏病发作的时间多在晨间,那么为什么没有进一步将药物治疗与这一发病危险的节律性结合起来呢?其实,不仅是一般的心脏病,其它许多疾病在24小时之内的不同时间,其病情或发病危险也不尽相同。如过敏性鼻炎在起床时比中午重;哮喘在睡眠时发作的危险比白天活动时大100倍;劳力型心绞痛及其他缺血性心脏病发病多在醒后4小时内;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晨间醒来时最严重;骨关节炎症状从中午到下午较为显著;偏头痛在晨间醒来时发作或加剧较常见。

  于是,我们就不难想到,如果在采用药物治疗之前,考虑上述规律,按每天的生物钟时间表给药或进行治疗,效果就可能会比按自然时间表更好一些。将病人的治疗与体内激素、血压以及身体其它参数的节律性升降配合起来,就可使疾病(如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效果,比以往更为安全而且有效。

  在这一点上,美国医学界有人正在做一些有益的尝试:有人考虑到肾上腺素水平在傍晚有下降倾向,哮喘发作最多见于晨间4时左右,因此,建议口服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应在下午服用,以便在清晨4时左右可出现血清峰值。还有医师正在研究一种晚间服用的胶囊,这种胶囊在服4~5小时后释放维拉帕米,这时正是高血压最容易引起卒中的时刻。

  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仍有许多临床医师对生物钟熟视无睹,对时间疗法的概念知之甚少。美国医学会曾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仅有1/20的医师熟悉时间疗法的概念。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临床医师应注意这些新研究,要适时采用时间疗法,学会把用药时间校正到生物钟的时间上来。

 

 

 

课文类型
课 文
页码
朗读
生词和练习答案
课外阅读
通读
别跟自己过不去
248
生词

练习

答案

   
略读
实习
253
  
将来我们怎样看牙
255
 
查阅
土豆不土,营养丰富
257
 
健康保险知识知多少
258
  
办公室内吃什么
260
 
药
261
  

 

 

汉字


№
汉字
形
音
义
组词
1
昌
昌
chāng
昌大 繁荣昌盛、昌大
2
倡
亻+昌
chàng
让大家一起做 提倡、倡议、倡导
3
唱
口+昌
chàng
大声歌唱 唱歌、歌唱、唱戏、演唱
4
缶
缶
fǒu
制作陶瓷的棍子;做出的陶瓷器皿  
5
缸
缶+工
gāng
陶瓷做的盛水用的大缸 水缸、茶缸
6
陶
阝+匋(缶+勹)
táo
陶器、陶瓷 陶罐、陶瓷、熏陶、陶冶
7
淘
氵+缶+勹
táo
水大力地冲洗 淘汰、淘金、大浪淘沙
8
掏
扌+匋
tāo
从口袋里拿出来 掏腰包、掏钱、掏空
9
窑
穴+缶
yáo
烧制陶瓷的地方 瓷窑、煤窑、窑洞
10
摇
扌+爫+缶
yáo
摇晃 摇晃、摇摆
11
遥
辶+爫+缶
yáo
很远的地方 遥远、遥想
12
谣
扌+爫+缶
yáo
传播很远的歌谣、坏话 歌谣、谣言、造谣
13
鹞
爫+缶+鸟
yào
飞的很远的鸟 鹞子、纸鹞(风筝)
14
徭
彳+爫+缶
yáo
让去很远的地方干活 徭役

  

 

Baidu

 

 

 

   

 

返回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