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阅读

 

 

第十一单元 文化教育(一)

 

 

 

 

《汉字王国》书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瑞典) 林西莉 译者: 李之义

丛书名: 中学图书馆文库 小32开硬皮本

 

  这本书是一个外国人写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她的瑞典名字是塞西丽亚·林德奎斯特。她上个世纪50年代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从那时起就迷上了汉字。她总想弄清楚,一个个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一笔一划代表着什么?它们最初的形式如何?即便是最简单的“一”、“三”、“五”、“七”,在她眼里也充满了神奇。

  后来她到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中国古琴。

  当她回到瑞典,从事汉字教学时,就决定从汉字早期的形态讲起,并从这些字讲到中国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房子、独轮车、衣服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讲到产生这些文字的自然场景:乡野、山川、家畜与植物。结果是,这样的讲解产生了奇效,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加,对汉字的理解也变得轻而易举了。

  随着教学和学习的深入,林西莉越来越感到一种巨大的吸引力:为什么人们在田野上并排种植各种不同的庄稼?为什么人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之为“龙头”?为什么人们把怀孕叫做“有身子了”?“身”和“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许多中国人见了面不问“你好”,而问“你吃了吗”?

  她一次一次地回到中国,更多地了解令她越来越感到神秘有趣的一切。

  这本书就是林西莉在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用了八年完成的。她所讲解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汉字,如关于人的身体、水与山、农耕和家畜、车和船、路、酒和器皿、麻与丝、竹与树、工具与武器、房子与屋顶、书籍与乐器……她对每一个字都进行了刨根问底的探讨,并以散文的笔法,写下它们的来龙去脉,阐释它们的美。她还辑录了几百幅图片,这些图片直观地表现出相关汉字的造型来源,一目了然。还没有一本关于汉字的书收有这样多指示明确的图片。

 

 

 

重点词语

 

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直观形象、形象化、纽带

 

 

 

图为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在这里先后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在过去百余年间,殷墟至少有5万余件文物因为劫掠等原因流失海外。近年来,殷墟仍不断有大量的重要发现,呈现出巨大的考古潜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远景效果图 中国文字博物馆远景效果图

中国文字博物馆广场前的雕塑效果图

 

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展览厅一角(2009年11月15日摄)。

 

猜字谜

 

 

你能够猜出下面2个字谜吗?

一口咬掉牛尾巴

你有他无

字谜网站

 

 

 

 

 

 

 

中国语言文字网>>>>

 

课文类型
课 文
页码
朗读
生词和练习答案
课外阅读
通读
知识经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9
生词

答案

   
略读
连接中国人的文化纽带
84
   
统一的文字
86
   
老家
88
   
查阅
蓬勃发展中的中国文化产业
89
   
新书广告
91
 
招聘启事
93
   

 

 

 

Baidu

 

 

返回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