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4000点
《南方周末》 2007-05-24
□本报记者 胡天舒 发自上海
■多空意见高点再聚首,央行火线祭出三重剑
■股指不落反飞涨,股民和政府踌躇进与退
4072.23点。股民嘘出一口长气。
4110.38点。股民笑逐颜开。
在中国股民集体经历了整个周末的惴惴不安后,5月21日,周一,大盘仅仅在开盘的五分钟时间内略显低迷,下挫了100余点,其余时间就在逢低抢筹的巨量资金的助力下扶摇直上。5月22日,大盘再度强势上攻,冲破4100点,当日两市成交量逾3581亿,逼近5月9日创下的3809亿的历史最高成交量。
这天晚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每天的“百家机构看大盘”统计中,超过70%的机构继续看多第二天大盘。
此时,距离中国央行在上周五傍晚时分祭出三招重剑——加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放宽汇率波动幅度,仅仅过去了96小时不到。
在中央银行近十年都甚为罕见的重手之下,股市在4000点的高位上不落反涨,上演戏剧性一幕,令各方均大跌眼镜。
中国股市是在“我型我秀”,中国股民则是在挟股指之高以行“逼空”中国政府调控之举吗?
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这里,股指站上4000点,是不是意味着中国股市已经陷入癫狂?是不是表明泡沫已经越吹越大,从而将破坏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并为中国经济埋下“地雷”?
多空意见在股市无所顾忌、一路往前冲的时刻再度聚首。而对中国股市的真实状况的判断,将影响着中国政府对股市的直接反应。
5月22日晚间,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对南方周末记者毫不迟疑地表示:“如果这一周股市继续出现抵抗性上涨,我相信北京方面将继续出台干预政策。”
德意志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相当大一批新入市股民都是低收入者,股市一旦出现大回调不可避免会引起剧烈的社会反应,中国政府不会不考虑这些因素。
多空双方的论调谁对谁错,也许需要时间的检验,惟一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4000点的高位上,一场博弈正在展开。股指将继续往上走还是回调?股民选择继续前进还是暂时后退?
一切都还不能确定。
不敢唱空,还要唱空
200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上涨了150%以上。股民们个个喜气洋洋,谁要是公开唱空,立刻遭遇讨伐一片。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刘炜就属于“不怕非议第一个敢唱空”的专业人士。
最近在上海的一个投资论坛上,刘炜发表了A股存在泡沫的观点。他几乎是境外投资机构中第一个明确表明看空A股市场的分析师。第二天各大电视台早间新闻纷纷以显要位置播出,刘炜立刻成为了热点人物,很多以前并不了解境外金融机构的散户,也能熟悉地脱口而出“里昂证券刘炜”,并加以一番评论。
刘炜认为,如果一个公司本身的盈利大多数是因为会计准则的改动或者是投资收益造成的,这个盈利的质量就值得探讨,现在的股市已经起码透支了2年的盈利。
刘炜的报告中显示,A股散户持股比例已达65%-70%,高出成熟市场一倍。他坚信调整就在眼前,并且就是5月。最具说服力的是——“包括我们在内,一批QFII都在减仓”。
很快,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在央行上周五加息后发布报告表示,中国A股的市值过高,并且预期如果股市继续这样升下去,证监会和有关部门将继续出台干预政策。
被国外投资者称为“对中国市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投资银行高盛,在中国股市“多”、“空”的风口浪尖,也推出了基调相似的报告:《A股市场:绷紧的估值》。
“看到A股市场2007年第一季度的每股盈利增长率为82%,我吓了一跳。”报告的作者高盛(亚洲)首席策略师邓体顺说。这么高的盈利增长让他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一些水分,于是邓体顺带领研究小组把1000多家上市公司一一看了一遍,找出到底是哪些公司的盈利很好。
高盛研究小组基于对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认为,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增长还是有支撑的。比如有很多公司去年的经营是历史低点,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就明显地好。同时,有很多的新兴科技公司,在去年第一季度的盈利也非常好。
公司盈利增长是股市表现的首要推动力。2007年股市的持续大涨,首先是各家公司业绩普涨。对于这一事实,各研究机构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而且,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更愿意在牛市的时候把业绩报出来,许多新兴公司和参股券商公司去年都获得很好的收益,各种各样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得中国股市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高增长。
即使股市的增长有其充分理由,但是从严谨的经济学计算上来讲,目前的估值确实过高。高盛指出,A股市场目前的预期市盈率位居全球市场前列,大量投资者涌入股票市场,散户占据绝大多数,达到82%左右。由于大量散户的炒作,A股市场的换手率稳步上升,市场过热的风险正在积聚。
“高盛一直被国际投资者说,总是比别的机构更看好中国市场。我们去年的报告也是非常看好国内资本市场,包括A股。但是现在按照我们的模型,市场真的很难支持现在的价格,”邓体顺说,“我们觉得A股至少贵了10%。”邓体顺认为,看A股如何要看数据,而不是做情绪化的判断。
就在各家投行发布了谨慎看空A股的报告以后,大盘继续在震荡中不断走高,5月22日单日涨幅在5%以上的股票达到200多只。一位投行分析师对南方周末记者感叹道:“真是佩服A股市场的弹力。”
令人玩味的是,在国际投行一片看空的氛围中,国内机构显得乐观很多。对于QFII在4000点关口大量撤退的消息,博时基金一位基金经理表示,QFII的额度本来就不大,不足以影响市场走势,而他自己管理的基金和过去并没有什么变化,该满仓还是满仓。
国内学者也甚少公开表示看空中国股市的观点。
不想出手,还要出手
股市的暴涨实际上早已引起了政府高层的担心。早在今年1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就警告说,中国股市正在形成“泡沫”,投资者面临投资行为不理性的危险。这是中国政府高层官员对股市最为公开的担忧。
成思危的言论短暂地在市场上引起了讨论,但是并没有影响到股指的一路上扬。
进入5月,中央政府的态度日渐明晰。系列举措接踵而至。
5月7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十国集团央行行长会议上公开表示,股市泡沫值得担忧。5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要求证监会各地方派出机构、交易所、相关协会和公司加强投资者教育,防范市场风险。5月21日,央行打出“组合拳”,同时调高利率和准备金率。
梳理近半年来政府的一系列举动,投资者应该可以深刻领会到政府对于高涨股市的态度。中央政府已经从原先的“蓄势待发”转为直接出手。
对于本次央行的举措,高盛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认为,此举向市场传递了强有力的紧缩信号。但是实际利率水平依然过低,实际税后存款利率仍为负,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收益率大于零的投资项目对中国居民都有很大吸引力。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仍保持在2%-3%的水平,这使得法定准备金率对银行的借贷能力也不具足够约束力。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何本次举措出炉后,股指依然上升的情况。
“上周五推出的措施是积极的,但只是中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漫长进程中的一小步,因为这些措施不可能真正解决总体经济或中国资产市场中的过热压力,调整的影响可能比较有限。”梁红说。
这一观点颇具代表性。中国股市在本周一周二的不跌反涨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本周二沪深两市收盘后,市场又开始广泛流传中央政府将在6月1日上调股票印花税的消息。尽管这一消息尚未获得证实,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如果股指继续飞涨,中国政府出于谨慎,也至少会出炉后续的强劲措施。
渣打银行的王志浩认为此刻的A股市场需要“政府干预”。他特别举多年前的英国市场为例,当时英国的资本市场因为炒作,最后也不得不由政府出台政策干预。王志浩说:“那种单纯认为政府不需要对市场进行干预的观点是不对的。”
已经在进行的围绕4000点的鏖战仍将继续。
对于广大的散户投资者来说,此刻听一听股神巴菲特的总结或许很有裨益——“如果买了很差公司的股票,就要马上抛出,因为丢弃它才能拥有更好的企业。而如果你买了很好公司的股票,千万要长期持有。最重要的是,即使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在我耳边秘密告知未来利率的去向,我也不会改变任何投资计划,独立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调控措施未见其功,反而刺激了股指的进一步飙升 Phototex/图
广州 汉语培训 汉风HSK汉语培训中心 电话: 020-86006099
返回目录 相关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