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
2007年08月09日 07:32:37 来源:CCTV
新华网华盛顿8月8日电(记者 张忠霞)美国东部时间8日18时36分(北京时间9日6时36分),“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机组7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奋进”号时隔近5年来,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据美国宇航局电视台直播报道,傍晚发射时段,天气条件始终十分适宜。点火倒计时结束后,矗立在39A发射台上的“奋进”号准时升空。大约两分钟后,地面发射控制中心确认,火箭助推器已成功地和轨道器分离,“目前‘奋进’号飞行一切正常”。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7-08/09/content_6498392.htm
特写:首位进入太空的美教师宇航员在太空“上课”
2007年08月15日 12:38: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8月14日电(记者张忠霞) “请问在太空中怎么克服微重力?”“太空行走,都需要做些什么准备?”14日,一次生动的“天地连线”授课通过美国宇航局的电视直播放送:一头是远在国际空间站、美宇航局首位进入太空的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另一头是美国爱达荷州的小学生们。
美国东部时间14日17时09分(北京时间15日5时09分),以空间站为大教室,摩根开始上课,她同时还拉来几位经验丰富的宇航员助阵:“奋进”号机组任务专家阿尔文·德鲁、加拿大宇航员戴夫·威廉斯和空间站宇航员克莱顿·安德森。摩根和3名男宇航员“飘浮”着联手回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地面上,在爱达荷州首府博伊西的学生活动馆“发现中心”,18名从全州范围内挑选的4年级至8年级学生踊跃提问。这里距离摩根曾经任教的小学不到10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
“你们可以演示一下在太空如何喝水吗?”一名小学生问。摩根于是和几名同伴拿出专用饮品袋,从一个吸管中挤出红色球泡状饮料。在微重力环境下,这些红色的泡泡四处飘飞,宇航员们像演杂耍一样,也“飘”着追过去张开嘴把它们吞下。学生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简直太新奇了。
“从太空中能看到全球变暖在地球上造成的明显影响吗?”“从空间站的窗户望出去,星星是什么样的?”对于学生们的提问,摩根和同伴总是首先鼓励,“这个问题提得好”,然后用尽量生动的语言让小孩子们对太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个直观了解。几名男宇航员还不停玩弄手中的乒乓球和垒球,让“太空课堂”尽量活泼有趣。
“您觉得当宇航员和当教师有什么不一样吗?”摩根认真地回答说,“宇航员和教师实际上从事的是同样的事情:探索、发现、分享。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在和你的学生做这些事情,而成为宇航员之后,你就是在太空中做这些事情,二者都是非常棒的职业。”
大约半小时的“问与答”很快就结束了。而摩根为了这一堂课,等了22年。
1985年,她和另外一名女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夫被美国宇航局“教师在太空”计划选中。次年,摩根作为麦考利夫的替补,在地面上仰望同伴搭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却不幸目睹了“挑战者”号升空后不久爆炸的悲剧一幕。22年后的今天,摩根在太空给地球上的学生“上课”,这一刻她也替麦考利夫完成了未尽的心愿。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15/content_6535652.htm
新闻人物:首位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
2007年08月09日 10:30:08 来源:新华网
8月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离开住处前往发射场。摩根曾是1986年失事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中女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夫的替补人选。21年后,带着麦考利夫未实现的心愿,摩根终于飞向太空。 新华社/路透
8月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前)与其他“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离开住处前往发射场。、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华盛顿8月8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8日升空,飞向国际空间站。这次机组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员无疑是55岁的芭芭拉·摩根,她曾当过小学教师,是美国宇航局首位教师宇航员。
1985年,摩根和另外一位女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夫被选中参与“教师在太空”计划。但经过培训后,美国宇航局决定由麦考利夫加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机组,摩根则作为候补。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升空,但不幸的是“挑战者”号升空73秒钟后即发生爆炸,包括麦考利夫在内的机组乘员全部遇难。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重大航天灾难。
“挑战者”号失事后,美国颁布了“普通民众不得再参与航天飞机任务”的禁令。为了不违反这一禁令,美国宇航局于1998年特意将摩根转为“职业宇航员”。2007年,摩根终于进入太空。
“我知道,当人们看到我的这次飞行,会回想起‘挑战者’号……人们会想起参与其中的所有人——教师和其他的人——那些为此而努力的人们,他们都在继续着克丽斯塔没有完成的事业,”摩根在飞行前的访谈中说。
美国东部时间8月8日18时36分(北京时间9日6时36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机组7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奋进”号时隔近5年来,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新华社发
在这次飞行期间,摩根将负责操纵“奋进”号的机械臂,在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之间“搬运”货物。此外,她还会和地球上的美国学生们进行连线。升空前一天,同样曾身为教师的美国第一夫人劳拉·布什特意与摩根通电话,表达了“教师对教师的祝福”。
与摩根一道升空的还有机组指令长斯科特·凯利、飞行员查利·霍鲍、任务专家特蕾西·考德威尔、里克·马斯特拉基奥、阿尔文·德鲁以及来自加拿大宇航局的宇航员戴夫·威廉斯。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09/content_6500061.htm
新闻背景:“奋进”号航天飞机
2007年08月09日 09:47: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8月8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8日晚(北京时间9日晨)成功发射升空,这是“奋进”号时隔近5年后,再度执行飞行任务。
“奋进”号上一次升空是在2002年11月。其后不久“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解体事故,美国宇航局在随后两年半中暂停了所有航天飞机的飞行。经过一系列安全改进,“发现”号和“阿特兰蒂斯”号都已经先于“奋进”号重返太空。
“奋进”号是美国航天飞机队伍中最后建成的一架。当时美国宇航局向全美各地的中小学生征集新航天飞机的名字,“奋进”最终被选中,这一名称来源于英国探险家、航海家詹姆斯·库克的一艘探险船。“奋进”号于1992年5月首飞。
在长达近5年的“休养”期间,美国宇航局对“奋进”号进行了“彻底翻新”,技术改造达200余处,隔热瓦等全都被更换。航天飞机项目经理韦恩·黑尔曾说,“奋进”号如今看上去就像一架“新飞机”。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09/content_6499573.htm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7-08/09/content_6498392.htm
中国学生将有机会首次对话国际空间站宇航员
2007年08月08日 09:04:34 来源:新闻晨报
明天(9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就将升空。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南京第三高级中学的青少年的太空梦也将随着“奋进号”一起腾空,他们与国际空间站的通联活动(ARISS计划)正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按照计划,如果“奋进号”在国际空间站的预定操作顺利完成,在其返航时的24日到26日的某一天,这些中国的青少年将首
次有机会利用业余电台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直接通话10分钟。目前南京第三高级中学正向全社会青少年征集通话问题。
中国学生首次对接国际空间站
“这是中国学生首次有机会参与到ARISS计划中直接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通话。”南京第三高级中学业余电台负责老师王龙告诉记者“奋进号”航天飞机预计于8月9日07:02(美国时间8月8日19:02)升空。升空后,“奋进号”将执行为期11天的飞行任务,完成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安装S5构架组件等工作。如果一切顺利,它将在8月21日返回地球,此后美国宇航局将安排南京三中与国际空间站的ARISS通联活动。届时,当空间站飞经南京上空时,将由空间站上的飞行工程师克莱顿·安德森使用国际空间站的业余电台和地面的学生进行通话。
由于只能在“奋进号”圆满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才可能抽出时间与地面通联。因此,目前美国方面根据“奋进号”的飞行计划大致将通联时间安排在24日至26日的某一天。一旦明天“奋进号”升空,美国宇航局将根据其运行情况在8月10日正式通知南京三中准确通联时间,并在美国宇航局网站上向全世界公布。
“曲线救国”完成连接心愿
“成功申请实在不易。”谈到申请过程王龙不由感慨道,能够进行通联者是要有无线电台执照的,但学生并不具有领取执照的资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ARISS的成员国,没有执照的学生同样可以申请通联,但中国并不是其成员国。
“我们在2005年就开始为申请通联作准备。而南京三中的业余无线电台于1992年就成立了,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2万多个电台都有联系,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当我们了解到,每个要求进行通联的申请最终都会由众多ARISS成员国召开圆桌会议来决定,我们心里就有了一个‘曲线救国’计划。于是,我们就向ARISS成员他们寻求申请的技术援助和舆论支持。在改进了设备和得到欧洲、北美不少电台的支持后,南京三中在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的帮助下于2006年6月正式向ARISS的亚太基地日本发出了申请邮件。但是申请发出后,却迟迟没得到回复,好在我们跟ARISS欧洲和北美方面一直有联系,他们就帮我们向亚太基地核实是否已接到中方的申请。这之后,我们才终于收到了日本的回复,并很快通过。”说起这段“智取”的经历,王龙颇为兴奋。
ARISS总部指定专人在对南京三中业余电台的申请资质、技术能力、推广计划、教育计划等方面进行详细考察后,今年初,ARISS亚太地区负责人已正式致函该校,确认其申请已经获得该组织批准,并将该校列入“和宇航员对话”的等待名单中。
上海学生也有机会参与
南京三中得到此消息后,今年上半年在所属的白下区中小学中展开了“我的航天梦想”科技主题活动,共收集提问200多条。从8月4日到8月10日,南京三中又面向社会征集与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对话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又收集提问100多条,涉及了太空、太空飞行、宇航员的太空生活等方面。南京三中,最终将从中选取15到20个问题,问题中选的学生有机会参加相关培训,并可能获得与宇航员直接对话的机会。届时,校方将安排中选学生在学校操场的演讲台上操作无线电,向校方邀请的400到500名无线电爱好者、社会人士、相关官员以及媒体实况展示通联过程。
王龙介绍,这次面向社会征集提问并不局限于南京地区,上海的学生甚至无线电爱好者都可以参与。目前已有一个在上海工作的美国人Joe主动打电话给学校表示要做志愿者,并要求带妻子和7岁的儿子前来参观当日的通联情况。记者联系到Joe,他在电话里表示参与这样一个活动可以培养孩子探索的精神,非常有意义。
记者从上海无线电运动协会副秘书长胡松青处获悉,上海无线电运动协会以及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也派专人到日本递交了通联申请,目前还在等待结果。
什么是ARISS
ARISS“国际空间站业余无线电通讯计划”是由美国业余无线电联盟、国际业余卫星组织、美国国家宇航局等共同发起,是美国国家宇航局面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项目之一。
世界各地的业余电台申请成功后,美国国家宇航局将安排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抽出时间,通过业余无线电和地面上的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目前全世界约有280所学校参加了该活动。(记者 李元)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8/08/content_6491697.htm
从美国回国读书的女孩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教育
2007年08月15日 09:36: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翘翘的马尾辫,充满青春气息的穿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眼前的张驰和每个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孩子一样,眼睛里写满了轻松和愉快。让人怎么也想像不出,这位可爱的“邻家女孩”在同学眼中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张驰在北京上的小学,后随父母到美国读了初中,刚上到九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中一年级)又因父母工作的原因回到了中国。
张驰并没有在北京继续上高中,而是到了号称“高考集中营”的河北省一所县中度过了3年封闭式的高中生活,并且参加了今年的高考。
这样的经历在同龄人中已经算得上传奇了,更让身边人惊奇的是,刚回国的张驰除了英语比别人学得好以外,其他学科成绩都不怎么样,数学只能考20多分,但是3年后,张驰的学习成绩已经攀升到全年级第二,最后的高考成绩是586分。
有人说,中国的学生学习负担太重了,中国的高考太摧残人,中国的教育把学生都变成了考试机器,对于从轻松自由的美国回来的张驰来说,这样的感触是不是更强烈?但是当问到张驰怎么看待自己的经历时,她却说:“我不后悔回国度过的这艰苦的3年,这3年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长大了很多。”
在美国,每个学生都会被称赞,但一切都得靠自己
“初中3年的学习真的非常轻松”,张驰说出了很多人对美国教育的印象。
“在美国,得全A或A比较多的学生会被学校奖励看电影”,张驰介绍,3年中这样的奖励她经历过几次。
张驰应该算班里学习好的。但在美国,张驰并没有像在中国学校那样,因此被人另眼相看。“人们不会因为你学习成绩的好坏决定是否跟你交朋友。”张驰说,“相反,人们会觉得只会学习的人是怪人,同学们会疏远他。”
在美国校园里最“风光”的是球队的队员和拉拉队队员,“每个男孩都盼望自己能成为球队的一员,每个女孩都希望自己能穿上拉拉队的队服”,张驰说。
当然,在美国上学也有各种各样的考试,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学校会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寄到家里,所以,每个人的成绩只有自己知道,同学之间不会相互比较。
“不比较,并不是说学习成绩不重要,只是学习成绩不是惟一重要的”,张驰说,在美国上学受表扬是家常便饭,有的人是因为问题回答得精彩,有的人是因为讲了很棒的故事,有的人是因为帮助了别人,有的人则可能因为换了漂亮的发型。
于是,在美国的学校里,学生看起来十分轻松自在。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无论你做什么,都有可能得到肯定”。
“不过这种轻松并不是绝对的”,张驰介绍,同样的作业有些学生几天就能完成,有些学生则要忙上半个月、一个月。
美国老师的作业很少有对错之分,每个学生的想法都会被认为是有道理的,老师也不会督促学生学习,当然更不会强迫学生学习,“正因如此,在美国要想做出成绩要完全靠自己”。
一次历史课上,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通过阅读资料来介绍“美西战争”(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这种作业在中国的历史课堂上也非常常见,张驰便做了起来。
但查过资料后张驰发现,书上对美西战争的介绍有很大的不同,就连最关键的要素:到底是谁先发动的战争,都没有统一的意见。这让张驰多少有些意外。“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让我们学习的通常都是有定论的、有普遍认可结果的知识,这种怎么也找不到标准答案的作业多少让我有些不适应。”张驰说。交作业的时候,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只要能讲得通的答案,老师都会给予肯定。
“学生完成一份作业并不难,但是要想很好地完成一份作业则挺难的”,张驰说,美国学校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完成得怎么样完全取决于学生的阅读量,“所以,学生想取得好成绩就需要自己大量阅读相关资料,不想努力的话,成绩也不会很差”。
在中国,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跟别人有差距
“刚回北京的时候真觉得太不适应了。”张驰说。在美国过惯了自由生活的张驰只有一个要求:给自己找一个能住校的学校。
为了满足张驰的要求,也为了让她能尽快补上落下的基础知识,张驰的父母给她找了北京周边一所县级中学,学校实施半军事化的封闭式管理。很多北京家长把管不了的孩子送到这些县中。
虽然在回国前张驰已经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真回来了才发现,中国和美国的教育相差太大了。
刚进学校的分班考试就给张驰来了个下马威。
张驰考试成绩排名1004名,全年级共有1500名学生。得知这个成绩后,爸爸的一句话让张驰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爸爸没有批评张驰,但悠悠地说了一句:“这个名次是在考验我的数字能力,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大数字的名次”。
紧接着是听不懂的理科,尤其是数学。“我终于了解了听天书的感觉”,高一那年张驰的数学课几乎没有及格过,有时仅能考出20多分。
“从回来那天起,我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张驰说。
学习成绩不好,没完没了的考试排名,周围同学营造的努力氛围,让张驰一下子感觉到了压力,这份压力从回国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她。
变化是从高二开始的。
班主任换成了数学老师,迫于班主任的压力,张驰开始试着认真听数学课,听了几节课后,发现数学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难,数学题也不像过去那样完全无法攻克。
张驰的数学成绩飞快提高,考试成绩也很快摆脱了1000名,向500名进军,紧接着进入前150名、前50名,前30名……“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解出一道难题的愉悦”,张驰说,虽然没有了美国老师随时随地的表扬,张驰却体会到了另外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快乐,“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原来只要我努力了,我还能做得更好”。
成绩好了,却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
“如果我现在还留在美国,我可能无法发现我还有这么大的潜能,我可能无法发现我还能这么努力,我可能无法发现我能做得更好……”没想到,“残酷”的学习生活却给张驰展开了一个全新的自我。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
张驰的成绩节节升高,一举考出了个全年级第二。“已经考到最好了,下次还能怎样?”张驰忽然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了,更重要的是她无法想像下次考不好该怎么办。
从未有过的压力笼罩着她。
“那几天是我有生以来度过的最可怕的日子”,张驰回忆说。
宿舍里的同学都在看书,她却什么也看不下去,只能睡觉。可是睡也睡不踏实,旁边同学只要一翻书“我马上就会被惊醒,以前从来没有觉得翻书的声音那么可怕过”,张驰说,“过了一会儿,我又迷迷糊糊睡着了,可是又一个翻书的声音在耳边炸响。”她一下子清醒了。躺在床上眼睁睁地瞪着天花板,等待着同学下一次翻书的声音。
夜深了,翻书声换成了同学睡熟的呼吸声,可是张驰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失眠。
夜里睡不着,白天为了弥补自己因为缺觉而可能出现的学习效果差而更加努力学习。
几天下来,张驰再也坚持不住了。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听到爸爸的声音时我已经泪流满面”,爸爸没有说很多,只是告诉她每个人都只有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张驰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了,只有凭自己的努力才能从现在的状态中走出来。她首先不再去想名次的事情了,绷紧的弦松下以后终于睡着觉了。
张驰还仔细对比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发现自己很难像其他同学那样每天抱着书不停地背,她更喜欢看书而不是背书,这也曾经是张驰巨大压力的来源之一,她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努力。后来她发现,用“看”书的方法,只要多看几遍,就能自然而然记住了,而且会记得比较牢固。
于是张驰把省下来背第二遍、第三遍的时间用来读书、画画,成绩更稳定了。重要的是,她学会了自己排解压力。
终于挨过了恐怖的高考。
“如果让我再重来一遍,我觉得自己可能不能做得像现在这样好。”张驰说,“不过,我很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
很多人认为美国教育能更好地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所以很多人问了张驰相同的问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在美国落下的知识都补回来,而且在高考中考出相当不错的成绩,她的后劲来自哪里。
“我不知道如果我还留在美国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知道,回到中国这3年紧张的生活,让我长大了很多,真的懂得了‘无论在哪里要想成功都只能靠自己努力’的道理,也知道只要努力自己还能做得更好。”张驰回答。
我在美国拒绝填答的试卷
到现在张驰还能清楚地记得自己离开美国前两天参加的那次考试。张驰准备离开美国时,九年级的学习即将结束,为了能得到九年级结业考试成绩,张驰先同学几天单独参加了九年级结业考试。
最后一门是历史。
选择题都回答得非常顺利,但是看了问答题,张驰的心一下子被刺痛了。
卷子上是一幅幅的漫画,内容都与中国、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等有关系,“当然不是很友好”,张驰说,题目的量很大。
“我当时很生气”,张驰说,“这是在美国,试卷上有类似的题目是可以理解的。”让张驰非常气愤的是,考试的内容是历史课的一部分内容,当时上课讲到的内容除了中国,还有前苏联和其他国家,还有战争、人权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试卷上只有跟中国有关的内容”,“我非常生气,没有回答就离开了”,张驰说。
“以前在国内的时候,很少考虑‘中国’、‘中国人’这样的问题”,张驰说,到了美国以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中变成了中国的张驰,她开始在意别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了。
“虽然在美国的学校里,每个同学都有相同的受教育的机会,但是我还是时不时能意识到,外国人跟美国孩子是不一样的。”张驰说。
张驰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个俄罗斯的同学,因为从外形上看与美国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再加上她开朗大方的性格,在学校里很受欢迎,但是,当有一天她无意中说自己来自俄罗斯后,过去和她交往的美国同学突然间开始冷落她了,原来经常参加的聚会也都不再有她的身影了。
“这就是美国”,张驰说,给你表面上看起来非常不错的教育,但是又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让你知道,你远远还没有进入到他们的社会中。
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要想成功都必须付出努力
“说到底,留不留学、上什么学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张驰的父亲张先生说。张驰从中国到美国又从美国回到中国并参加了高考,在这个过程中,张先生从来没有事先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张驰,即使在张驰艰难地适应国内高强度的高考训练时,张先生也“从来没有同情过张驰”。
“我一直想让张驰明白,在中国也好,在美国也好,要想成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张先生说。
但是,张先生的做法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认同。
“现在不少家长把出国留学当成了孩子高考失利的垫底儿”,北京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多年从事出国咨询工作的姜先生说,“这样出去的孩子很难成才”。
张驰的父亲认为,出国留学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家长不能用自己的大脑替孩子思考,不能替孩子安排未来”。
其实,在张驰求学的问题上,张先生也有过动摇,有两次,他做好了用自己的能力帮助女儿的准备。
第一次是张驰考试成绩位列全年级第1004名的时候。那时,张先生回国还不到一年,不太可能马上再派出国,但是为了女儿张先生还是找到了单位领导,没想到领导答应了张先生的请求,“后来张驰自己慢慢地把成绩赶上来了,我才放弃了马上去美国的想法”。
第二次是张驰成绩越来越好反而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张先生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张驰失眠的那些夜晚,张先生其实也没有睡,“每次打电话回家的时候爸爸都像等在电话边一样”,张驰说。看着女儿那么痛苦,张先生又一次想到放弃,“苦已经吃了,女儿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我不想再让她忍受高考的痛苦”,这时候,张先生又一次驻外的时间快到了,不过时间是在女儿高考之后,张先生又一次找到单位,想把驻外提前到女儿高考之前。
是张驰的坚定让张先生又一次坚持了下来。
女儿的变化更坚定了张先生的想法: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铺就一条无障碍的道路,而是让孩子掌握取得成功的方法。
“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对张驰来说会终身受益,它让张驰学会了独立思考;中国的教育让张驰迅速成熟起来,而且给了她最艰苦的磨练。”张先生这样评价中美两国的教育对女儿的影响。
其实,如何评价两国的教育对张先生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知道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太好的一面,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取舍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如何取得成功。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教育
美国学生自由轻松的背后是从课内忙到课外的繁重
“给每个人最适合的教育”在公平背后隐藏着不公平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背后是走出校门后的收入差距
“如果爱他就送他去美国……”,套用这句经典的台词来形容想去美国受教育人的心情,再贴切不过了。美国的教育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轻松、自由、平等、能力、素质……“很多人看到的是美国教育的表面。”王文说。王文,一个在中国做过多年教师,现在又在美国当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的空中飞人,想用自己多年的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教育。
轻松背后的繁重
“很多十一年级的孩子,夜里要忙到两三点才能睡觉。”
“轻松,是很多到美国上中学的中国学生的错觉”,王文说,“中国学生只把课堂学习看成学习,习惯于完成那些老师布置的任务”。
美国的学校则不同,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各种课程,美国学校把学生选什么课程看作学生自己的权利,学生想学什么可以自己选择,“当然,学生要想轻松的话,完全可以选择那些轻松的课程”,王文说。
王文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中国学生。
这是一个初中时到美国的学生。高中时他选了王文的中文课,而且一选就是三年。“来美国的时候他的母语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学习中文对他来说实在太容易了。”王文说,这个孩子每次考试都能得A,但是平时的作业却从来不做,“他确实非常轻松,但他太不了解美国的教育了,这种选课方式对于他上大学没有一点儿帮助”。
顶着“妨碍学生选课”的压力,王文给这个孩子的家长打了电话。
“我儿子考试成绩不是很不错吗?不做作业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到时候考试成绩好不是就可以了吗?”这是孩子家长听了王文的话后的第一反应。
“很多中国的学生和家长根本没有去真正了解美国的教育制度”,王文说,他们在按照自己惯常的中国方式接受美国教育。
在美国,一个孩子想考大学的话,他需要做的准备一点儿不比中国孩子少。
美国的高中要上4年,9年级~12年级。从上高中那天起,每个准备上大学的孩子就要好好设计自己4年的高中生活了,首先是选课,尤其是想上一、二流大学的学生,选课就更为重要了。美国的大学都非常重视考生高中四年的课程,这些大学以学生高中四年所选课程的难度、挑战性来推测考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将来大学学习的潜力。而且那些难度高的课程学分也高,所以,目标是一、二流大学的学生会尽量多地选择那些难度高的课程。
除此之外,学生课外和校外的表现也是大学的重要参考指标。
大卫是个出生在美国的中国孩子,今年暑假他来到中国,到一家专门帮助残疾人的国际NGO组织做志愿者,“从上中学开始,美国的孩子就要经常参加这种活动,这些活动是算学分的,对上大学是很有价值的参考”,大卫介绍,除了这种专门帮助残障人士的国际组织以外,他还经常到社区的敬老院做志愿者。
“不少美国高中生在暑假里到暑期学校提前修一门课程,也有的参加美国大学组织的各种夏令营,或者课程学习,还有的上SAT补习班(SAT是美国大学录取新生时的一种标准化考试,类似中国的高考)、或者去打工、参加各种志愿活动等等”,王文老师介绍,“没有哪个孩子会让自己的大学申请表上的暑假生活是空白的”。
“十一年级是最繁忙的一年”,王文说,很多美国高中生在这一年修完了高中毕业所要求的所有课程,大多数学生在这个年级考完SAT和ACT考试(两个都是美国大学录取考生的标准化考试),同时,还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很多十一年级的孩子,夜里要忙到两三点才能睡觉。”王文说,曾经有一个美国学生这样对王文说:“都说中国学生累,其实他们只忙学习这一件事,不算什么,我们要从课内忙到课外”。
平等背后的不平等
一、二流大学招生时看重的校外活动需要较高的费用,穷人家庭很难支付
“美国教育确实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王文说。只要有受教育的需求,任何人都能接受到较高水平的最基本的教育。
王文刚到美国时曾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王文所在学校的社区有一个高度残障的孩子,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有上学受教育的权利,于是把孩子送进了学校。
为了让这个孩子能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学校专门为这个孩子准备了一间教室,教室布置得完全像一个家,并且配备了相应的康复设备。“这个孩子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只有一个:学会说hello。”王文说。
“在美国,任何人只要想上学就一定能接受到免费的教育,而且是最适合的课程”,王文说。
王文刚到美国时从事特殊教育。
美国的特殊教育与中国有所不同,包括我们熟悉的对残障人士进行的教育,同时也包括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比如,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
如果一个孩子在普通学校里出现了任何一点儿学习上的问题,学校通常要把他们送到这样的特殊学校来接受教育。到特殊学校后,学生马上会做一份问卷,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学生的阅读水平、数学水平等进行评定,再按照评定的结果给孩子配备相应的课程。
“当时,我的班上共有12个学生,每个学生评定后的结果都不一样,仅以每个学生备两门课计算,这12个学生我就要备20多门课”,王文说,“这就是美国教育的公平,给每个人最适合的教育”。
正是这样的逻辑——“给每个人最适合的教育”,又使得美国公平教育的背后隐藏着明显的不公平。
“‘最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就使得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成了个人选择的结果”,王文说,很多孩子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自己“选择”出了竞争的队伍。比如那些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很早就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
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完全免费的教育,但是,“在美国的高中,没有任何一个学校和任何一个老师会给学生提供SAT或ACT的考试辅导”,王文说,要想得到辅导就要上课外的辅导班,“这些班的费用相当高”,富人家的孩子能支付辅导班的费用,SAT的成绩自然会更好。
另外,那些一、二流大学招生时十分看重的课外校外活动也需要较高的费用,王文的儿子上高中时参加了一个暑期的辩论夏令营,三个星期的费用高达几千美元,这对于穷人家来说无疑是很难支付的。
“有钱就意味着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王文说,美国公平教育的背后隐藏着明显的不公平。
“美国人最不希望有人说他们办的是精英教育,但事实上他们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只不过这种精英教育外面有一层朴实的公平外衣,王文说。
真诚笑脸背后的虚伪
哈佛、耶鲁毕业的孩子与普通大学毕业的孩子或者没有上大学的孩子相比,收入差距可以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
“每一个初到美国的中国人都会被美国人的友好感动”,王文说,在美国读书的孩子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表扬和称赞。
每天早上校长和老师都要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并且给每个学生一个大大的拥抱,还会再加上一句“今天你真漂亮”,或者低下头帮孩子系紧鞋带。王文描述着自己在美国当老师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美国的这种处处都是笑脸对于比较内敛的东方人来说,多少有些不习惯。“刚开始的时候,我很不习惯这种做法,甚至觉得很肉麻”,王文说。
“时间久了,适应了,却发现这种看起来很真诚的笑脸掩盖着的是虚伪。”
“夸奖和鼓励已经成了美国人的习惯”,王文说,但是当你真的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发现每天都让自己“感觉良好”的笑脸突然消失了。
美国教育同样沾染了这种只重表面的虚伪气息。
王文老师一直从事特殊教育的研究,她指出,这种虚伪在特殊教育学校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些在特殊教育学校上课的孩子,还会留在普通学校,因为美国人要让“每个孩子都尽量在主流社会中生活”,所以,这些孩子每天只到特殊教育学校上一两节课,其他时间还在普通学校,“其实这些孩子虽然人还留在普通学校,但是那些学校的老师对这些孩子基本持放任态度”,王文说,即使在特殊教育学校,让一个老师每天备20多套教案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对于这种无法实现的任务,学校不允许老师抱怨,但是老师们是否真的能按照规定的那样给这些学生完全适合他的教学,则没有人真的深究了。
就在这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气氛中,美国教育维持着自己真诚、友好、公平的形象。
当孩子们走出校门,一切都在金钱面前变得残酷起来,哈佛、耶鲁毕业的孩子与普通大学毕业的孩子或者没有上大学的孩子相比,他们的收入差距可以达到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些共同长大的孩子脸上可能仍然挂着真诚的笑容,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记者 樊未晨)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8/15/content_6534427.htm
新闻周刊:世界汉语热,中国英语火
中国网 时间: 2007-08-14
【美国《新闻周刊》8月20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教汉语:日益成长的行业(作者:斯蒂芬·内尔佩尔)
在过去的一年里,纽约市有146名4到14岁的孩子加入了汉语学习班。他们中很多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对一些人来说,除了母语英语和外语西班牙语之外,汉语是他们的第二外语。
这样的景象会越来越常见:在世界各地,学汉语的队伍在日益壮大。北京正大力投资在世界各地兴建孔子学院(即汉语语言和文化中心)。最近两名美国参议员甚至提议,在今后5年里为汉语教学项目投入13亿美元的教学经费。从乌兰巴托到芝加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似乎人人都在学汉语。
学汉语的理由很充分。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学会说汉语,不仅能更好地和中国新富们交流,还能促进双边贸易关系。
据估计,到2010年,将有1亿人把汉语当作外语来学习。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教育部宣布,希望在2010年前让5%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会学汉语。
在受到追捧的同时,汉语热也未能逃脱批评。最主要的一条是汉语太难学。常用汉字数量甚多,大约有2500多个;汉语发音也颇为复杂。一些美国专家争辩道,把有限的资源用在理科教学上更实用。一些人还说,汉语热会导致俄语、日语等其它重要语言被忽视。
但学生们义无反顾,不会因为这些而影响他们的汉语学习。对他们来说,汉语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美国《新闻周刊》8月20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即使在中国,英语也是老大(作者:乔纳森·亚当斯/〓马克斯·赫希)
中国的崛起带来了一种新现象:汉语越来越火,人人都要学汉语。但在中国国内,英语热似乎还未过时。韩国亦是如此。现在韩国至少有10个只能说英语的“英语村”,模仿西方社区建立的“英语村”中邮局、药房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可以随意练习英语口语。
在它的邻国中国,英语热依然如火如荼。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4000万人学汉语,但这一数字和学英语的人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仅中国就有1.75亿人在学习英语。
加利福尼亚南部大学的二外问题专家斯蒂芬·克拉申说:“给人的感觉是各地都在流行‘汉语热’,事实上这被夸大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主导地位仍在不断加强。”
诚然,在当今世界,汉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亚洲的商业圈中。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汉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依然坚如磐石。从北京到布鲁塞尔,英语是跨国公司、一流大学和科研界最常用的语言。美环球英语公司最近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在拉美、欧洲和亚洲的跨国公司中,91%的员工认为英语对他们目前的工作“非常重要”。
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国家开始推行少儿英语教学,让孩子们从小学英语。在这方面,没有哪个国家能跟中国比,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数量位居各国之首。2001年,北京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英语,在这以前英语是中学开设的课程。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很多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教英语了。为了让孩子尽早学英语,父母亲还争相把孩子送进英语补习班。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7-08/14/content_8677224.htm
新闻周刊:中国职业培训危机的深层次因素
中国网 时间: 2007-08-14
【美国《新闻周刊》8月20日(提前出版)一期报道】题:中国的职业培训危机(记者:邓肯·休伊特)
上海某广告公司最近要该公司顾问潘剑锋(音)向某国际机构推荐几名当地的年轻设计师,潘便推荐了三个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作为候选。但公司认为这些人选不佳,于是不得不从西方招进了几名设计师。潘说,这个问题很普遍,中国职业学校毕业生根本接受不到优质教育。他解释说:“大多数讲师没有任何实际工作经验,他们教不出实用知识。毕业生被雇用后基本得重新接受教育。”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暴露出其教育体系中的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在职业培训方面问题尤为严重。中国培养不出足够的技术工人,部分原因在于它对学术研究的投资要远远大于对职业培训的投资。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职业培训的投资便大幅下滑。其部分结果是,中国如今只有约38%的中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这远远低于50%的官方目标——日本和韩国的职业学校学生即占中学生人数的50%。为了解决职业学校学生不足的问题,北京去年承诺斥巨资建立新职业学校和中学,并于今年开始向职业学校学生发放年补。
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程方平教授说,中国必须转变重点。他说:“中国的制瓷业有悠久的传统,但我们的陶瓷制品的销售情况却不如日本和英国。”他指出,原因在于中国的培训内容太过抽象,而目前极缺的是有好点子、能生产有销路产品的技术人员。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的刘开明认为,职业教育存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形象。中国的中产阶级渴望忘记他们曾进行体力劳动的经历,他们中很少有人会让孩子今后去做技工。程方平也说,所有人都认为技工是种低级工作。
此外,问题的另一面是中国有一亿多农民工,他们中很多人几乎没有受过教育。刘开明说:“他们(农民工)发现很难在工作中进行学习或很难对他们的职业进行规划。”刘开明认为,在进行职业培训时补充一些“生活技巧”知识将会有所助益。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7-08/14/content_8677353.htm
研究孔孟学中国菜 留学生五花八门学汉语
中国网 时间: 2007-08-14
留学生们在学习汉语
暑期,哈尔滨又迎来了一批批短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背后,不同的人学习汉语有不同的目的。有的为了研究儒家的思想,与老师一起探讨《论语》、《中庸》;有的喜爱中国的饮食文化,一来品品地三鲜和宫爆鸡丁,二来学做几样拿手的中国菜;有的对中国的京剧感兴趣,虽然还听不懂京剧的唱词,却被京剧的表演和戏装吸引。当然,最有吸引力的是中国蓬勃的经济发展实力,来中国边学汉语边感受,让汉语学习变成了一次快乐的旅行。
研究孔孟翻译《论语》
8月7日上午,在哈工大留学生中心4楼的一间教室,记者见到了如约而来的美国小伙子丁罗比。
一见面,丁罗比向记者介绍自己,他把名字写在记者的采访本上,“丁是我英文的姓,罗比是我学中文时取的中文名字。”罗比很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出生在美丽的伊利湖边的克利夫兰,现在他在俄亥俄州大学读政治学。罗比的父亲是位经销钢铁的商人,母亲在家做家庭主妇,他有两个弟弟,一个读中学,一个读小学。
罗比学汉语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高中的时候,我学习过德语,我女朋友是西班牙裔美国人,所以我也跟着女朋友学习了一点西班牙语,但我学习这两种语言兴趣都不大,因为它们与英语区别不大。”到大学选择外语的时候,有的学生为了看懂日文的卡通漫画,选择学习日语,还有的因为伊拉克战争,选择学习阿拉伯语,“我那时有位中国留学生朋友,他告诉我很多中国的文化和事情,我开始对中国入迷,学外语的时候就选学汉语。”
通过一段时间学习,罗比的汉语水平提高很快,他开始读很多关于中国的图书。有一本英国人翻译的《论语》引起了他的兴趣。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被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吸引了,今年暑假前,他决定到中国来研究孔孟。罗比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今年6月20日,罗比来到了哈尔滨。
来哈尔滨,罗比的研究还没有开始,已经有了两个外号。“在来哈尔滨的火车上,我与火车乘警聊天,我告诉他我的名字叫罗比,乘警说还是叫萝卜好,因为我的胳膊比较白,乘警就叫我白萝卜。”罗比高兴地说,他很喜欢这个外号。“还有一次去哈尔滨公园散步,因为我走路特别快,一位中国人说我像小兔子一样跑。我纠正说,我是大兔子,所以我的第二个外号叫兔子。”
罗比汉语课是一对一地教授,他选的“儒家思想和变迁”专题。在汉语老师的辅导下,他已经通读了《论语》、《大学》和《中庸》,老师告诉他,要弄懂儒家思想,四书等儒家经典是必须要下功夫读的。罗比说,他不光认真学了儒家经典,对《论语》还特别感兴趣,现在每天都抽出时间来背诵《论语》中的名篇。“回国后,我准备重新翻译《论语》。”罗比一脸阳光地告诉记者。
一个人的“长征”
胡可通是美国纽约曼哈顿大学的高才生,是美国CET哈工大项目的短期语言培训学生。哈工大CET项目负责人郭宁老师介绍说,胡可通已经是第二次来哈尔滨学习汉语了。他前一次来哈工大是2005年的夏天。
胡可通说他是个中国迷。除了2005年夏天来哈学汉语外,胡可通还多次到过中国,中国的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和旅游风景区他都去过。但最重要的一次旅行是在去年,当时,“中国正在搞纪念长征的活动,我对长征到底是怎么回事搞不明白,所以自己一个人跑到中国的瑞金,沿着长征的路线走了一趟。”胡可通笑着说,“我不是用脚走,而是在这条线路上乘车,每到一个重要地点就下车进行了解,最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延安。”
说到这次来哈学习汉语,胡可通说主要还是为了练习自己的听力和口语,但他也带来了自己的研究专题——“文化大革命史”。在研究这个专题的同时,胡可通对中国的文学也感兴趣,李白、杜甫的诗歌、鲁迅和巴金的小说都读过。对鲁迅的《药》胡可通印象很深刻。
通过学习汉语,胡可通对中国和美国进行过对比,“有一次,一位中国的朋友请我去他家里做客,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国老百姓的家。朋友的母亲非常热情,做了一大桌子菜,桌上的盘子有好几层。”要是在美国,请朋友吃饭不会这样,“菜不会一次上一桌子,吃了再上,不会浪费。”因此,胡可通认为,中国人与美国的文化差异很大,思维的方式也不一样。
在与胡可通对话中,记者发现他的汉语除了部分汉语声调发音不很准确外,口语对话都很流利。但胡可通自己并不满足,每天要坚持写作业,还要学习20多个生字,“在这学习汉语可比在美国学汉语快多了!”
对胡可通来说,收获的也不光是听力和口语,饮食习惯也有了变化。“在美国,饿了可以随便吃。而在中国,吃饭要按时,不到时间不能吃。所以美国人吃得多,胖人就多。在哈尔滨,我早上基本上不吃饭,省下一顿留在晚上吃,因为我晚上要学习很长时间。”胡可通说。
喜欢汉字书法
“竹子”生活在法国,但“竹子”的法国朋友告诉记者她是越南人。
原来“竹子”的父母是越南人,在越战的时候,父母去了法国,所以“竹子”又成了法国人。
记者觉得“竹子”这个名字很特别,“竹子”说,她的越南名字的意思就是竹子,所以汉语老师给她起汉语名字的时候,就叫她“竹子”。
“竹子”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老师,母亲很少外出工作。“竹子”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在法国,我家属于普通家庭,但生活还可以。”
“竹子”喜欢汉语是源于对汉字书法的喜爱。“法文也有书法,但完全不同于汉字书法,中国书法有时候就像画画一样。”在大学选学外语课时,一位中国的老师建议“竹子”学汉语,一是“竹子”喜欢汉字书法,另外“竹子”老家在越南,对邻国中国的文化多一些了解,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竹子”和她的法国同学学习汉语一样,还有另一个原因,因为他们在法国学的是国际贸易,现在中国的外贸非常红火,将来会越来越好。他们希望学好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在上海找到一份工作。”“竹子”说。
第一次听京剧
安明和云信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对他们来说,学习汉语后,中国一切都是新鲜的。
云信告诉记者,这次来哈尔滨学习汉语的共有7名法国同学,此前他们在法国已经学了4年国际贸易专业。商品贸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云信和他的同学们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来哈尔滨学习汉语。
安明说,她在哈尔滨印象最深的是看京剧演出。“我的汉语还不是很好,演员唱什么听不懂。但京剧的服装很好看,特别漂亮。京剧的唱腔也特别,它与中国人平时说话不一样,但很有韵味。京剧演员脸上的色彩也不一样,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化妆。”
除了看京剧,安明和同学们还经常去校园周边吃中国的小吃,有一道菜大家最喜欢吃,菜名叫宫爆鸡丁,“吃的时候大家辣得嘴都麻了,汗也下来了!法国菜有些甜,辣味的菜还是第一次吃!”
学做中国菜
与安明的法国同学不同,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卜爱丽不光是来品尝中国美味的,她在学习汉语的同时,还要学做中国菜。
卜爱丽的父亲在纽约的华尔街工作,母亲从事化学研究。她的妹妹是名高中学生。而卜爱丽自己在大学读英语专业。“我10岁的时候,父亲给我找了一名中国家教,她教我汉语,还给我讲中国的文化和故事,这让我对中国很着迷。”卜爱丽说,“在美国,有很多美国味道的中国餐馆,我觉得美国的中国餐馆不正宗,一直希望到中国品尝真正的中国菜。如果能学习做几道中国菜,那就太好了!”
为了帮助卜爱丽完成她的选题,在汉语培训的同时,哈工大的老师们为她开设了中国饮食文化课,“知道如何包饺子、包粽子,还学习了炒芹菜。”卜爱丽说,这次她来中国吃到了最好吃的茄子,“美国也有茄子,但做得一点味道也没有,茄子到了中国那么好吃,简直不可想像。”卜爱丽说她做得最好的一道菜是“地三鲜”,青椒、土豆、茄子放到一起做,味道美极了。“不过我做得还不很地道,相信会越做越好!”(章海宁)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7-08/14/content_8676090.htm
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中韩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
2007年08月11日 07:35:0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金夏中大使
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15年过去了,中韩两国关系飞速发展。适逢中韩建交15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先生进行了专访。
问:中韩两国作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邻邦,建交15年以来,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答:建交15年以来,两国关系持续向“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大步迈进。韩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政治上,两国高层领导互访不断。2003年卢武铉总统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达成共识,将两国关系确定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韩国,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韩国。高层领导的互访为推动韩中关系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重要契机。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同时也是推动双方关系日益紧密最为重要的动力之一。经贸关系的发展,人员往来的不断扩大,使得两国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在逐步深化。在中国是“韩流滚滚”,在韩国是“汉风阵阵”。中国人对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服饰、家电及饮食从一开始的关注到尝试,到如今的融入,而韩国人对中国历史、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关注热情也日益高涨。如今长期在中国居住的韩国侨民有70万左右。在华韩国正式留学生5.7万余名,居各国之首。
问:建交15年以来,中韩双方经贸关系从无到有,现在又进入了全面推进时期,此间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经贸关系的成果是韩中两国关系发展的又一亮点。促成双方经贸关系飞速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韩中两国具有以互补性为基础的经济利益。
对中国来说,4万余家韩国企业在中国创造了200多万个就业机会,为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目前,两国之间的合作领域正由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合作逐渐扩大和发展到能源、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各个行业。
对韩国来说,中国对推动韩国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1997年,韩国出现经济萧条,市场不活跃的现象。很多韩国企业来到中国寻找生存的机会。中国庞大的市场为韩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和空间。中国对推动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成长动力。
问:中韩两国一直为稳定地区形势,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努力。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有怎样的合作?前景如何?
答:韩中政治关系的发展推动了两国在国际事务方面的合作步伐。特别是对于从2002年开始的朝鲜核问题,两国一直保持紧密联系。朝鲜核问题是威胁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因素。朝鲜核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不能确保朝鲜半岛永久的和平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为此,韩中在六方会谈的框架下,一直紧密携手合作,成为无核化进程中坚定的政治推动力。
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在六方会谈的框架下内,通过有关国家的碰头磋商来解决积极复杂的政治军事难题,这为以后解决地区性问题建立了一种模式。
在六方会谈的框架下,参会各方代表2005年达成了919共同声明,2007年又达成了213共同文件。现在213协议的履行已经开始,这正是进一步发展六方会谈进程和框架的重要时机。履行213协议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要彻底解决朝鲜核问题还有一段艰难而漫长的路要走。在这一过程中,韩中两国的紧密合作尤为重要。
问:您作为在华任职时间最长的韩国驻华大使,怎样看待中韩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
答:我于1992年至1995年在北京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3年。随后的日子里,无论在韩国,还是去别的国家,我都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发展。2001年10月赴任驻华大使后,我亲身领略到中国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的不断崛起、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最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和精神面貌的改变。我从很多中国人的脸上都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自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变,韩中两国关系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想,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基础是人民心灵间的沟通。(本报记者 郑 兴)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08-11 第08版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11/content_6510765.htm
韩中关系将日益紧密——访韩国总理韩德洙
2007年04月08日 09:55:30 来源:新华网
4月6日,韩国总理韩德洙在首都首尔的总理办公室接受新华社记者李拯宇、干玉兰专访。 新华社发
韩国总理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组图]
新华网首尔4月8日电 (记者李拯宇 干玉兰)今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应韩国总统卢武铉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10日至11日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韩交流年”开幕仪式。在温总理访问韩国前夕,韩国新任总理韩德洙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韩德洙说,韩中两国建交后,双边关系在所有领域都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两国在各方面都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韩国和中国在经济上是互补性的合作关系。两国在外交、反恐、防扩散、环保等领域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今后,这种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紧密,两国将在外交、经济、朝鲜半岛和平、维护地区金融稳定等领域加强协作,共同发挥作用。他说,中国在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维护东北亚乃至世界和平等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韩国政府将以负责任的态度,继续保持与中国的合作。
韩德洙说,两国经济合作最大的特点是互补性,对双方都有益。今后这种互补关系将继续保持下去。中国在航天等尖端科学领域实力很强,韩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具有优势。今后两国在经贸方面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但合作更重要。两国的经济合作将长期健康地发展下去,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他说,韩中两国的民间投资和交易非常活跃。韩国愿意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包括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为民间交流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韩德洙在评价温家宝总理这次访问的意义时说,温家宝总理这次访问韩国,将成为两国共同回顾建交15年来双边关系发展并使之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关于“中韩交流年”,韩德洙说,两国要继续合作,必须彼此了解。他表示希望通过交流年的活动,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缩短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他说,掌握韩中两国未来的是年轻人。两国年轻人通过交流认识到韩中关系的重要性,理解对方的感情,进行学术上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这次他和温总理将共同参加两国青年联欢,与他们对话。
在谈及韩国和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时,韩德洙说,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将促进韩美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并在扩大韩国的经济规模、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国民收入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韩国在自由贸易协定问题上态度积极。韩国正与印度和加拿大就自由贸易协定展开接触,并考虑如何解决处于中断状态的韩日自由贸易谈判问题。中国是韩国的主要合作伙伴,韩中两国的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正就韩中自由贸易区展开联合研究,以决定何时启动韩中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他说,韩中间的经济关系与韩美经济关系不同,尽管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将扩大韩美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但韩中间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不会因此受到大的影响。
当记者问及韩德洙总理对中国的印象时,他说,中国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充满活力。中国有勤奋的国民,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都令人羡慕。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个充满活力的国家。中国的快速发展正成为韩国经济获得新发展的契机。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4/08/content_5948067.htm
温家宝总理接受韩国新闻媒体联合采访
2007年04月05日 23:55:45 来源:新华网
4月5日,在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接受韩国联合通讯社、朝鲜日报、东亚日报、韩国广播公司等19家韩国新闻媒体驻京记者联合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新华网北京4月5日电 在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韩国联合通讯社、朝鲜日报、东亚日报、韩国广播公司等19家韩国新闻媒体驻京记者联合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全文如下:
温家宝:大家下午好!去韩国访问是我期待已久的事情。我将带着友谊和合作而去。我愿通过你们向韩国人民转达中国人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记者:感谢温总理在百忙中接受我们采访。预祝你对韩国和日本的访问成功。中国在六方会谈机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你如何看待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问题?在实现南北统一的问题上,中国能发挥什么作用?
温家宝:朝鲜半岛停战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迄今没有建立和平机制,这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建立半岛和平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消除任何形式的冷战。我们希望在推进六方会谈的过程中,有关各方加强磋商与对话,为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创造条件,从而使半岛能够长治久安。
朝鲜半岛问题最终应由南北双方自主和平解决。我们希望南北双方通过谈判与对话,增强互信,改善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自主和平统一。中国政府愿继续为此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记者:韩中有关高句丽历史问题的纠纷不断。中国把高句丽史等纳入中国历史。我认为这会成为韩中两国友好的绊脚石。尤其是最近因为长白山问题韩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产生了微妙的紧张关系。请总理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温家宝:中韩有着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史,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中韩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对于民族、疆域变迁史的研究,应该本着学术与政治分开,现实与历史分开的原则,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要影响两国关系。
记者:2005年底,胡锦涛主席访问韩国时,韩国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这在对华贸易额超过一千亿美元的国家中是第一个。韩中两国地理位置接近,感情上有很多共同点,两国经济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请问中国在加强与韩国的经济合作方面有何具体计划?
温家宝:中韩建交15周年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很快。2006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300亿美元,相当于15年前的26倍。同时,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超过3万家,投资金额累计达到350亿美元,双边人员往来每年超过500万人次。中韩经贸关系之所以发展如此紧密,是因为我们坚持平等互利和优势互补的原则。
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贵国,2006年卢武铉总统访问中国,双方进一步确定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目标,就是说,到2012年双边贸易额争取达到2千亿美元。此外,双方还制定了《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5项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措施、12个重点合作领域。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两国经贸关系进入了扩大领域、提高质量、共同应对挑战的新阶段。扩大领域,就是要调整结构,加强节能、环保、高科技和信息等领域的合作;提高质量,就是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双边贸易的持久和均衡发展;共同应对挑战,就是双方要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10+3、东亚峰会等多边场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磋商,密切配合。
我们对韩国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表示高度赞赏。中韩两国关于自贸区的民间联合研究已经结束,目前正在进行官产学联合研究。我们希望加快研究,早日提出双赢的方案,以促进双方自贸区的建立。
记者:“韩流”在扩大韩中人民之间的感情交流、增进两国友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最近有人指出“韩流”在降温,你对此有何看法?今年是韩中建交15周年,两国间是否有扩大文化交流的计划?
温家宝:中韩之间有长期的文化交往历史,这有利于两国人民沟通心灵、相互理解、加深友谊。对于“韩流”这种文化现象,中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都很喜欢,中国政府会继续鼓励包括“韩流”在内的两国文化交流活动。今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也是中韩交流年。在中国政府确定的47个交流项目当中,大多数都属于文化交流项目。这次我访问贵国,将同贵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中韩交流年开幕式。我相信,通过举办中韩交流年活动,一定会促进中韩文化交流。
记者:中国在改善经济结构过程中,逐步减少了对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政策,外资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外资企业对此愈感担忧,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温家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外资和技术的优惠政策。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密切了与各国的经济关系。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我们改变了原来以地区和内外资为划分标准的优惠政策,实行主要以产业为划分标准的优惠政策。特别是最近全国人大通过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范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这使内外资企业能够在平等地位上进行竞争,给内外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条件。
我们在高新技术产业、微利小企业、特区以及西部地区还保留了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于已经签订合同的外资企业,保留5年的过渡期。这样做,不会影响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经营。中国具有完备的外资企业的法规和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这是吸引和促进外商投资最为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中国劳动力资源无论在数量、质量和成本上都有巨大优势。我们将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管理,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同时我要强调,我们依法保护外商在中国的合法权益,也要求在中国的外商保护中国工人的合法权益。
谢谢大家。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4/05/content_5943426.htm
中韩贸易规模2012年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
2007年07月14日 10:13:2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7月14日电(记者 董学清)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在此间举行的2007山东省-韩国友好周上预测,到2012年中韩两国的贸易规模有望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
中韩两国的关 系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诸多领域不断取得迅猛发展。以经贸领域为例,建交当时两国年贸易额不过50亿美元,然而在14年后的2006年,两国年贸易额创下了1343亿美元的记录,增长了近27倍。现在,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对象国。
金夏中说,如果能够继续保持这一势头,到两国建交20周年的2012年,两国年贸易规模有望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
到去年底,韩国对华投资累计总额达到了349亿美元,同1992年的2亿美元相比,创下了超过170倍的增长记录,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
值得关注的是,两国之间的合作领域也超越了贸易和投资范围,目前正由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合作逐渐扩大和发展到能源、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等覆盖总体产业的趋势。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07/14/content_6373875.htm
从美国选情说到“肯尼迪诅咒”
2007年08月13日 08:30: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7月2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查尔斯顿,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左二)、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左三)和其他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在参加电视辩论前亮相。美国媒体23日公布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克林顿在民主党内的支持率继续领先于包括奥巴马在内的其他民主党总统竞选人。 新华社/法新
权势岂能超越社会自然法则:从美国选情说到“肯尼迪诅咒”
从美国民主党的总统预选电视辩论的表现来看,那几位候选人确实不怎么样,舆论和民意评价都不高。由此,我不禁想到了小约翰·肯尼迪,他曾经被许多美国人认定会是民主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如果他活在人间的话,也许真能给民主党的候选人阵容增添一些色彩和激动人心的场面。可不幸的是,小约翰·肯尼迪却在39岁时英年早逝。
当然,小约翰·肯尼迪能够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得益于他的父亲肯尼迪总统以及肯尼迪家族,但他的早逝也神秘地与肯尼迪家族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没有王室家庭,如果要选一个王室家族,肯尼迪家族应该是首选的家族之一,因为肯尼迪家族所拥有的权势、财富,以及在美国历史上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哪一个家族可以相比。布什父子都当选美国总统,克林顿家庭有可能出现夫妇总统,但无论是布什家族还是克林顿家族,都没有肯尼迪家族那样历史悠久,那样影响力非凡。
除了无与伦比的声望和地位,还有另一个因素给肯尼迪家族带来更多的神秘,那就是“肯尼迪诅咒”。何为“肯尼迪诅咒”?简单地说,就是肯尼迪家族受到一种神秘的诅咒,因此家族的许多人接连遭受意外的死亡以及出人意料的厄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肯尼迪总统被暗杀、他的兄弟在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过程中被暗杀,肯尼迪的儿子小肯尼迪飞机失事,连同太太和妻妹一起坠机而亡。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与肯尼迪家庭有关联的家族以外的人也遭受厄运。比如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改嫁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给船王一家带去了诅咒,结婚后7年内,原本健康不错的船王和他的儿子相继去世,船王的生意也遭重创。
肯尼迪诅咒来源于何处?美国著名记者艾德华兹·克雷几年前以《肯尼迪诅咒》为名写了本畅销书,讲述了一个在犹太人圈子里传讲的故事。
1937年,身为美国驻外大使,肯尼迪的祖父约瑟夫·肯尼迪乘船回到美国,同船有一位从纳粹逃出来的犹太牧师以及他的几位学生,他们在船上出声祈祷,而约瑟夫·肯尼迪敌视犹太人是很出名的,他向船长抱怨,要求船长禁止犹太牧师等人在船上祈祷,结果那位犹太牧师给肯尼迪家族的所有男人下了一个诅咒:他们将会有悲惨的命运。
用以上故事解读肯尼迪诅咒的源头,有的美国人信,有的美国人不信,但有一种比较公认的看法,克雷在他的书里也有充分的揭示,即肯尼迪诅咒也源自肯尼迪家族成员们滥用权势、金钱,并且他们狂妄自大到认为自己能超越社会与自然的法则。老肯尼迪遭到犹太牧师诅咒的故事与肯尼迪家族的狂妄也有必然的联系,至少肯尼迪们对上天、社会、自然欠缺畏惧之心,他们以为自己的权势、金钱能胜过一切。
不可否认,肯尼迪们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上的确获得了超出凡人的成功。尽管背后有那么些不光彩的事情,肯尼迪们仍然受到美国社会的宠爱,小肯尼迪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有机会在政治上有极大的发展,说不定会成为另一位民主党的总统。公平地讲,与那许多不检点的肯尼迪们相比,小肯尼迪一直非常低调、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他并非一开始就借助家族和父亲的影响步入政界,他出版发行颇有名气的政治刊物,自己也写政治评论,他愿意一步步地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可不幸的是,肯尼迪诅咒的确是太深,即便小肯尼迪愿意收敛,还是没能逃出。
事实上,并非只是肯尼迪这样的美国家族才受到这样的诅咒,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类似的诅咒,权势、财富也使一些人认为他们能够超越社会、自然、以及神性的法则,但他们最终却受到权力、财富以及狂妄所带来的诅咒。相反,那些存敬畏之心,并不滥用权力和财富的人却能得到更多的祝福,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福气。(袁晓明)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13/content_6520328.htm
中国产品“慕伊变”
2007年08月09日 08:11:15 来源:人民日报
10月27日,一位比利时客商在广交会流花展馆的工艺品展区挑选树脂圣经人物塑像。 在广州举行的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中国的工艺品参展商为使自己的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多地将国外的文化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当中,制作出具有异国情调的工艺品,深受外国客商青睐。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在委内瑞拉人的生活中,“中国制造”几乎涉及方方面面。穿中国衣,开中国车,用中国电器,从空中的卫星到地上的汽车,“中国制造”在委内瑞拉全面开花。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油轮和中国的石油钻机等,也将出现在委内瑞拉。
依格莱西亚斯是一名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员。他说,他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了。前不久他买了一辆吉利轿车,虽然价格是中国市场价格的两倍多,但他似乎并不介意,因为其他同类汽车比这辆车要贵得多。在他的办公室里,小到电动削笔刀,大到空调,都是“中国制造”,办公设施也多是从中国进口的。
如今,委内瑞拉人已经习惯了用中国货,专营中国货的商店是他们常常光顾的地方。委内瑞拉人的消费心理很实在,更倾向于价廉物美的商品。听巴伦西亚专营中国美的空调的郑女士说,中国的电器产品在委内瑞拉卖得很火,有时甚至难以安排安装人员。当地一位用户也对记者说:“中国空调真是静啊,以至于经常忘记关掉。”
中国产品原来主要通过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进口到这里,现在渠道更多样化了。在委内瑞拉约有15万华侨华人。他们一直是进口中国货的主力军。这几年,当地人也加入进来,且对各种中国货的产地分布十分清楚。
这是空中客车接收的首架由中国制造的A319飞机机翼翼盒(7月24日摄)。7月24日,第一架由中国航空企业制造的空中客车A319机翼翼盒由中国一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付给空中客车公司。这架机翼翼盒将运往空中客车在英国布劳顿的工厂进行机翼总装及系统集成等后续工作。 新华社记者 毛海峰 摄
近年来记者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中国货越来越上档次了。”中国宇通客车的用户沃尔凡介绍说,过去,委内瑞拉人对中国客车并不了解,对“中国制造”有疑虑,尤其是对零配件和售后服务感到没把握。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他们认为,宇通客车在质量和性能上都不亚于同类国际品牌,同时又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正是因为“慕伊变”(西班牙语“非常好”之意),他们会购买更多的宇通客车。
此外,中国的华为和中兴手机也在委内瑞拉市场上占有了份额。记者问一位刚买了一部中兴手机的顾客“为何挑选这个品牌”,他回答说:“中兴手机的通话效果好呀!”看来,委内瑞拉人之所以喜欢“中国制造”,不仅是看中了价格,还因为其实实在在的可靠功能。(张卫中)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08/09/content_6498629.htm
雷日科夫的反思:“我们当时应该走中国道路”
中国网 时间: 2007-08-13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自然垄断问题委员会主席、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日前在接受俄新社记者采访时反思说:“我们当时应该走中国道路。”该社10日播发了此次采访的访谈要点。
问:您以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而著称……
答: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为数不多的一些人建议翻过苏中关系25年艰难时期这一页并开始进行互利合作。我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我当时坚持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问:您如何评价俄罗斯同中国现在的关系?
答:俄中关系很不错。商定了许多突破性的解决办法。我本人多次去过中国,最近一次是在今年3月。1989至1991年期间,当苏联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方面错误的观点在我国赢得胜利。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
1995年,一位中国领导人对我说,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改革苏联经济的建议与中国的改革非常相似。我同意他的看法。我说,我们当时应该走中国道路。我羡慕中国人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现在世界上没有人怀疑中国取得的成就。这是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10%、12%、14%!中国甚至在控制这一速度以避免经济过热。
问:您在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位上曾经工作多年。怎样才能改善俄罗斯同中国的经济合作?
答:对我们的合作不能加以简单评价,因为苏联时期和现在的合作形式完全不同。当时是另外一种体制,另外一种经济合作方式。现在一切都变了,完全是另外一种经济模式。我们目前生活在市场关系中,谁的商品物美价廉,谁就获胜。应该大大增加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我国的制鞋业现在因为中国的扩张而蒙受巨大损失。俄罗斯的许多制鞋企业已经倒闭。
中国非常重视发展新技术。我早在1995年访问上海经济开发区后就谈到过这一点。那里当时只有一个电视塔,周围都是村庄。可现在那里竟生活着一千多万人!那纯粹是一座城市,有学院、展览馆等设施。我希望,中国建立经济开发区的丰富经验能够对我们有用。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7-08/13/content_8670387.htm
奥运改变我的生活——普通中国人看奥运
中国网 时间: 2007-08-13
英国《卫报》2007年8月9日文章:奥运会改变中国人的生活(作者:乔纳森·华兹)
体育教师——我为奥运而生
“奥林匹克就是我的信仰。”小学体育老师周晨光(音)说。昨天是他的38岁生日,他和来自全国的10个家庭作为被选中的“奥运家庭”,游览了奥运会协办城市香港、青岛和上海。对于周来说,2008年奥运会不仅意味着体育运动。
“我觉得我的命运和奥运相连,我似乎就是为此而生的。” 周老师说。“2001年中国赢得主办权时,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那天是7月13号,他躺在床上,电视正好播出申奥成功的声明,这改变了他的生活。“我乐得跳了起来。之后我去了天安门广场,那有将近10万人,一片人的海洋。我感觉到奥运能团结人心。”
从那时起,传播奥运精神成了他的使命。从他工作的小学开始,他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奥运教育”。“我把奥运精神付诸实践。我希望我能感染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
在他所在小学的操场上有他自己设计并出资建造的奥运花园,里面装饰着108张描绘奥运会历史、精神、大事件、奖牌和吉祥物等细节的海报。为了这笔花费,妻子曾同他发生争吵。
“每个新学生都能从奥运花园中了解到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与爱国主义并不矛盾。如果你热爱这个世界,热爱自然环境,你也会热爱这个国家。我们允许学生触摸海报上的图片,那是用可循环材料制成的。我们自己制作运动器材和奖牌。”
像奥运会在古希腊发源那样,学校举行只有五个原始项目的迷你奥运会。铁饼和标枪是由废弃的纸板、塑料瓶子和磁带做成的。
“环境是现在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希望奥运会能让我们的国家更绿,让人民更健康。这就是我们将体育和关爱环境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这些举动也给学校带来了知名度,有包括英国奥委委员在内的政要数次来访。周老师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参加奥运火炬接力。“在哪里接力都可以,我更希望去台湾传递火炬。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中。无论从何处来,爱与和平让我们成为朋友。”
他认为举办奥运会是受到天使的启发。因为两者都带来和谐。现在他的妻子也开始支持他的工作。“奥运会为所到之处带来阳光、欢乐和进步。奥运教育花光了我的钱,我大概没有经济能力去看奥运会了。这也许就是别人说我不为赚钱的原因吧。”
建筑工——这是赚钱却辛苦的工作
北京城的北部边缘正在向乡村蔓延。奥运会也为北京新添了很多壮观的建筑。这些堪称21世纪纪念碑的建筑都是由民工大军建造的。黄小舍(音)就是新近被招募的建筑大军中的一员,负责奥运场馆的最后建设。他四个月前从河北农村来到北京打工,
他现在做木工,负责多功能体育场馆的室内装修。务实的黄小舍认为薪水是第一位的。“和其他工作一样,我没有感到很特殊。”
他早晨五点起床,乘巴士去建筑工地,晚上有时却要加班到晚上七或八点。每天,他可以拿到60元人民币(4英镑)的工钱,免费食宿。这个待遇在当今中国的建筑业中已经是不错的了。
黄做了20多年的建筑工。比较以前的工作环境,他说奥运村的工作环境很安全。这是一份辛苦但报酬很高的工作,高过务农和当兵。
他最大的人生目标是赚钱,因为他要养活两老两小。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农村生活的花费很小。主要的花费是给孩子建新房、办婚事,剩下就是日常的开销。”黄的妻子在宾馆工作,每天只赚15块人民币(1英镑)。他们依旧务农,“我每年要回家一两次去看看土地,但是种庄稼赚不到什么钱,有时甚至赔钱。”
黄在春节回家之前才可以拿到工钱。这种支付方式也在其他的很多建筑工地引起了拖欠的麻烦。黄曾经被骗过。不过他说现在的老板声誉很好。“如果春节之前我们想回家,他还会多给几百块作为路费。”
明年夏天,黄建设的体育场馆将在奥运会中投入使用,但他不会来看。“那太贵了。最高的票价相当于我一年的工资。我能买得起最便宜的票,但即使奥运会免费我也不会来看,因为少工作一天我就会损失60块钱。”他甚至不知道明年八月他是否还会在北京。“也可能在中国的其他地方。”
保安警察——奥运会改变我的人生
蔡新永(音)为人和善,是公安部里的后起之秀。他的小组有20个人,他们执行着有史以来最荣耀的任务——保卫奥运主体育场馆。
“我可以直接参与奥运会的筹备工作,这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我的孩子都不会有这样好的机会。妻子已经怀孕四个月了。但和筹备奥运会相比,妻子怀孕是小事。所以我送他们回黑龙江老家了,这样我可以专心工作。这不算是牺牲,也是为了她们好。”
“我的工作就是监控场馆设施。对于可能出现的不法分子的活动,我们会有应急预案。为了执行这个任务,我们都经过特殊的训练。”
他很期待参加为保安小组警官所准备的英语培训。他说每个警察局都配有一名英语老师,警官们也可以通过CD或者网络课程学习英语。一个警用笔记本上记载着回答外国记者提问的例句。
“事实上,笔记内容强调服务精神,也有帮助外国人购物的片段。如果你有困难,请找警察。”
他生活得很好。与北京2001年获得奥运会主办权时相比,蔡的月薪涨到了4000元人民币(260英镑),是之前的四倍。他现在可以买车,参加运动俱乐部和偶尔出席音乐会。“生活水平上的变化是巨大的。如果我的孩子身高2米,我就会让他参加篮球队。如果没那么高,我希望他也做警察。”
志愿者——这是结交外国朋友的好机会
火热如预期一样,有超过一百万人申请成为奥运志愿者,24岁的外语专业学生李文选(音)就是其一。
“北京1993年申奥失败时,我、我的家庭和整个中国都很失望。”她用流利的英语说。“然后,当我在2001年7月13日听到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候,我就决定来北京读书。”
李来自西部城市西安。父亲是退休工程师,母亲是下岗工人。李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和父母反差很大。
“我妈妈嫉妒我。我18岁就来到北京学习。她18岁时却停课下乡。那是她艰苦生活的开始。她后悔过,但她说艰苦生活教会她很多。她很希望当时她也能上大学。”
李这个月也要下乡,作一名志愿教师。她还做了关于“志愿主义”的比较研究。“澳大利亚的西方式志愿概念,意味着你要为奥运会做出自我牺牲,有所放弃。这个概念刚刚进入中国。”谈到为什么要做志愿者,她说:“我的教育告诉要去帮助别人。奥运会志愿者是个结交外国朋友的绝好机会,还能了解组织委员会如何运作。”
她曾做过奥委会委员的前台接待工作,并不像她所想。“起初我很失望,但是父亲说为奥运会工作都是光荣的。我的小组有10个女生,我们搬了1600个箱子,腰都快断了。”她说如果有机会,她很想接待奥运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我很喜欢他,他是个和蔼的长者。我的一个朋友接待过罗格(现任奥委会主席),我很崇拜他。”她笑着说:“所以前台接待的工作让我失望,人们总是想做大事情。”
为了争得名额,她要通过笔试和面试。“现在,任何方面的竞争都很激烈。上学需要竞争,找工作需要竞争,甚至交男朋友也要竞争。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我们班上23个人中只有三个男生。”
作为一名志愿者,她说她要帮助改变中国的形象。“我了解,西方人在妖魔化中国。我要让他们看到真相。我们变强大了,也更友好了。”
李说她属于与众不同的一代人。“我们比父辈更个人主义。独生子女政策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自私的,那种说法让我气愤。我们不过是更独立。我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并没有生活在过去艰苦年代的阴影中。毕竟1983年我出生时,中国的生活条件已经很好了。”(关飞 编译)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7-08/13/content_8670102.htm
中国欲借奥运东风改掉生活陋习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7-08-09 发表评论>>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6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正在试图利用奥运会,改掉中国人的一些陋习。文章摘要如下。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也许已经快完工了,但北京似乎仍需采取行动来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
北京奥组委官员担心,随地吐痰、插队、乱扔垃圾和污言秽语等坏习惯可能会在明年奥运会期间损害中国的形象。
为了解决这个面子问题,中国已经发起了一系列运动来使这个城市“文明化”。但不止一位官员承认,这些运动并非总是能够取得成功。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张发强说:“奥运会不是单纯的竞技比赛,它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他说:“要想真正达到人文奥运的要求,我们还有一段距离,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继续去做好的重要工作。”
这样的重要工作包括禁止男性出租车司机剃光头和肃清首都主要街道上的乞丐。北京还把每个月的11日定为“排队日”,鼓励人们按顺序排队。
官员们非常担心奥运足球赛场上出现“京骂”,因此,北京当地的一家足球俱乐部特地雇用了一批大学生来教球迷们如何以文明方式加油助威。
但是,在北京,“不文明”社会的最主要标志也许就是随地吐痰。在干燥多尘的中国首都,这种行为就像吃北京烤鸭一样普遍。奥组委官员似乎一心想要阻止北京市民肆无忌惮地往首都街道上吐痰。
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不久前透露,它在320个公共场所观察了1700个小时,共发现23万位市民有随地吐痰的习惯。
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指出,随地吐痰的发生率已经从2005年的8.4%降至今年的4.9%。但它并没有说明这一数字是如何得出的。
为了确保市民不在首都街道上随地吐痰,志愿者们甚至走上街头发放特殊的“纳痰袋”。屡教不改者将被处以250元罚款。为了把各种讲文明运动的意义宣传到家,鼓励文明行为的奥运标语在北京随处可见。
有一句标语写道:“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大部分老百姓似乎对此类运动表示欢迎。然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中国并不是什么新理念。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斯特凡·兰茨贝格尔认为,道德教育的理念源自中国哲学家孔子的学说。他说:“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政治思想中。国家提供行为规范,而老百姓必须遵守。”
在现代中国,政府官员试图约束“不文明”行为的例子也俯拾皆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政府发起了一场反对“精神污染”的运动。当时,犯罪、腐败、色情等社会问题都被归咎于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留长发的人会受到他人嘲笑。
现在甚至不是中国第一次试图根除随地吐痰的现象。自从1949年以来,中国已经发动过好几次这样的运动。就连在共产党之前统治中国的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都曾试图在1934年的一场运动中阻止人们随地吐痰。
明年会有成千上万名外国游客来到北京观看奥运会,中国打心眼儿里不愿意到时候“丢面子”。正如中国官方所言,某些行为“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完全不相称”。预计在奥运会开幕之前,我们还会看到更多此类运动。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7-08/09/content_8654876.htm
广州 学汉语 广州 汉语培训 外国人学汉语汉风HSK汉语培训中心 电话: 020-86006099
返回目录 相关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