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袖语录到关注民生 透视中国式标语历史变迁
2007年09月22日 10:14:52 来源:中新网
8月6日,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披露:近期将在全国普遍开展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工作,改变此类标语口号长期以来在宣传上存在的冷漠、强硬、呆板、简单重复、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推出了190条标语口号供各地使用。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最新一期的《人民论坛》刊文盘点了标语这一独特的宣传形式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迁过程。文章指出,平凡的中国式标语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重点。中国式标语的嬗变于当下,折射了人们的最核心需求和主流的价值取向。
标语嬗变折射历史变迁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管健撰文指出,中国式标语起源已久,但最初的标语完全是配合政治形势宣传的,并且反映出各个特定时代的不同国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那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感到振奋和希望的年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核心的标语成为这一时代的表征显现。
在新中国建立不久,历史处于徘徊前进的阶段,“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民公社万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向雷峰同志学习”以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些历史性标语成为表征当时群体心态的最好写照。
动荡过后的国家正处在初期的振兴和发展之中,以思辩与讨论为核心的标语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认同。于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五讲四美三热爱”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标语反映了当时的浪潮。
进入1990年代开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成为主题,“以法治国,科教兴国”、“要想富,先修路”、“只生一个好”、“勤劳四方,齐心协力奔小康”等这些标语无不折射出人们对发展的需求。
文章分析指出,从这些历史进程中的标语来看,前30年标语出现形式主要以领袖语录和社论标题为主,而后30年主要以社会最广泛层面的实践为多;前30年内容激情化,风格硬朗;后30年内容务实化,有浓郁的生活韵味;前30年以政治导向居多,后30年以经济导向居多;前30年多为自上而下的传播,而后30年以自下而上的传播为多。
中国式标语的五个类型
管健分析总结说,中国式标语主要可以分为五个类型:方针政策型,如“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娃”等;宗旨任务型,如“创新、求实、拼搏、奉献”等;庆祝欢迎型,如“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等;学习倡导型,如“少生优生,利国利民”等;禁令警惕型,如“禁止吸烟”等。
这些标语从特点上看,都高度概括,极端简炼,而且直来直去,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抵制什么都一目了然。同时,中国式标语口语性极强,从形式上看根本没有复杂的结构和艰涩难懂的语言,完全接近日常的生活用语,而且节奏感强,容易上口,讲求的是“简短、通俗、押韵、对仗”。这与标语的独特形式有关,也与标语的传播对象大众化有关。
文章认为,标语口号背后深藏的是某种意识形态和价值元素。这些形形色色的折射不同生活情境的中国式标语中,反映的硬核则是两种取向,一是价值取向,二是工具取向。前者以价值传播、价值宣扬和价值认同为主,其内容多围绕着精神层面的思考和主旨性目的为主;而后者的目的性极其明了,手段功能显露无遗,标语更多地定位于方法和工具性。
比如,在中国从1949年后的标语发展中,前30年的价值取向标语异常丰富,无论其来自于领导讲话还是施政纲领,其理念性较强,价值指导语较多。而后30年之中,虽然仍不乏价值取向标语,但显然工具取向标语远远地占据了上风,尤其是在一些乡野民间则更为突出。
标语在城市与农村也存在二元表现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龚维斌撰文指出,与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相一致,标语在城乡之间也存在二元表现,表现为两种不同的风格。与城市“阳春白雪”式的标语不同的是,农村的标语往往充满了乡土气息,更多带有地方特色,体现出很浓的地方话语表达方式的特点,其中不乏生动形象、老百姓易懂、易记的好标语。正是由于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和风味的标语才避免了千篇一律,才形成了丰富和生动的标语文化;也正因为这些富有地方文化特色,适合当地老百姓理解的标语才能起到应有的宣传鼓动作用,引导、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塑造新的价值观念。
农村的标语也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这两年来,新农村建设、八荣八耻、党的先进性教育等方面内容的标语,与宣传人口生育、发家致富、村级民主的标语一起,在农村随处可见,反映着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方面建设的主题、内容和特点。标语的制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标语,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指导着农民前进的方向,鼓舞着农民前进的步伐。
文章指出,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标语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电子标语等新的标语形式不断出现。在大中城市的主要干道、车站码头、机场、广场等人员流动、聚集较多的地方,有时可以见到用电子显示屏打出的电子标语。此类标语具有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和内容更新快的特点,往往图文结合、音像并茂,更加容易吸引人的注意,更加容易被人接受。此类标语牌的出现,也净化了市容市貌,美化了城市环境。如果设计得当,现代化的、电子式的标语牌可以成为现代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现在的标语,特别是大城市里的标语,往往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和人文色彩,反映着时代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等具有宽广视野和先进理念的标语口号,在北京的主要街道和公众场所随处可见,表明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官员和民众思想观念的开放和进步。
标语透视:繁华中的窥见与思考
文章指出,当下的标语内容多样,理性思考之后,也要看到一些不好的地方。
“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
“谁影响招商引资,谁就是和本市人民过不去”。
管健指出,类似这些不良的标语不是充斥着暴力性的文字,就是满眼的诅咒性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丝毫不怀疑写标语者的善意,但是这样的标语是否考虑到受众的接纳度和社会环境的和谐性,这也反暗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发出此种标语者的无知和愚昧。在一定程度上,它恰恰反映了某些个体或行政单位漠视人权、忽视人性、法律淡漠等意识。另外,充斥着语言暴力的标语对于被警告的阅读者而言,还有可能是激化矛盾的导火索了。
标语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形式主义的管理手段,仅仅依靠标语口号来进行治理和约束百姓行为的方法反映的是个别行政职能部门工作的失灵,而更为合理的方法应该是查找相应的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地方管理不能仍旧持过去的“老爷思维”,要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换,体现市民的民主权利。
龚维斌也指出,不能简单地拿现在的标准或者现代的观念来剪裁过去的标语。其实,现在看来很土、很俗的标语,往往是群众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生动语言,也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状况。“放火烧山,牢底坐穿”,“谁烧山,谁坐牢”,“你发财,我收税”,也许太直白,但是,它是一般人容易理解的形象语言。不能简单地苛求农村的标语与城市的标语一样文雅,也不能简单地站在城市文化人的角度嘲笑农村某些标语的俗气、不雅、不合逻辑。对于某些低俗、暴力化、不尊重人权和人格的标语是需要清理的,农村的标语文化也需要引导。☆
中国式标语变迁调查
2007年04月22日 14:58:43 来源:法制日报
一家乡村饭馆内的标语
4月11日,张全民驾车行驶在106国道上,马路上空一个横展开来的标语吸引了他的注意,一块儿绿底的牌子写着几个白色大字,“谨慎驾驶千趟少,大意行车……”张全民仰头读到一半的时候,突然看到田间一辆摩托车窜上了公路,他赶紧往左打方向盘,这辆桑塔纳2000顿时撞向公路上的隔离栏。
提到这起事故,张全民虽然毫发无伤,但仍然心有余悸。车在撞向隔离栏时,张全民及时反应过来,又向右打轮,同时猛踩刹车,于是车擦着隔离栏滑行了5米后停下,人和车都无大碍。
一则提醒司机注意行驶安全的标语,却成了诱发张全民交通事故的主因。这让张全民哭笑不得:“当时正是想看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标语,才没发现那辆摩托车。”当亲戚朋友问起这起事故时,张全民对“标语”只字未提,“摩托车速度太快”成为了张的借口,他觉得“看标语太入神”这个理由分外荒唐。
但这个“荒唐的理由”却普遍存在着,张全民有10年的驾龄,在他走南闯北的旅途中,类似这样的公路标语数不胜数,由于这起事故,张全民发出了以前就有的疑问:“这样的标语,到底是为了让人看,还是不让人看?”在他看来,提醒安全的标语恰恰成了安全驾驶的隐患。
4月17日,吉林省长春市市长在对市里两城区进行卫生检查时强调,今后再有大型活动时,不要在树上挂红条幅。
在中国,标语很多,它们被刷在墙上、挂在树上、甚至像广告牌一样矗立在街上,不怪乎有外国旅华学者说,“标语”应该和“长城”、“熊猫”、“孔子”一样,列为可代表中国的符号。
然而,琳琅满目的标语口号中,却充斥着些许被时代所抛弃的、或者言之无物、形式主义的标语,有些标语甚至还违背法律,这样不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甚至会污染城镇“软形象”。
前不久,北京大剧院的一段相声将“中国式”标语讽刺挖苦了一番。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曾写下《口号万岁》一书,其中与书同名的文章就以孔庆东本人游历,记录下了一批中国代表式的口号,此《口号万岁》的文章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且有网友甚至搜集了“有中国特色”的各地标语口号发在网上,平日里随处可见的标语,纠集起来竟然成了“诙谐可笑,愚昧落后”的代名词。
标语之怪现象
一句“今天,你税了吗?”写在公路边的墙上已经许多年,至今,67岁的赵令松还是不懂其为何意。
赵令松甚至不知道“税”字怎么念,以前村里的年轻人读给赵令松听了一次。“今天,你睡了吗?”老赵嘟囔,接着说:“这标语真有意思,还管人睡觉!”
坐在穿越河北的火车上,沿途看到最多的标语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还有另一种版本:“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此口号数量上的优势并没有换来村民应有的重视,更多数的村民根本没有考虑其涵义,对记者提这种问题觉得很奇怪,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说出了许多人的看法:“这条标语啊,刷在这墙上好多年了,我还真没注意过。”
孔庆东接受采访时说道:“这些荒谬不通的标语不但混淆是非,扰乱思维,实在是给国家丢脸,也给政府丢脸,我写出《口号万岁》一文,也是希望政府看到后能够出面管管。”
“放火烧山,牢底坐穿”写在贵州施秉,随后又出现在其他的兄弟省份,按照其字面意思直译即是:倘若放火烧山,就要被判无期徒刑。这明显和刑法法条相悖,根据我国刑法第114条和第115条对纵火罪的描述,依据行为造成的后果是否严重来确定量刑程度,最少3年有期徒刑,最高死刑。
在河北经常可以看见“武装抗税是非法行为”的标语写在墙上,孔庆东用“哭笑不得”来作评价:“它的意思是说,和平抗税就是合法的了。”
河北还有一条现身比较多的标语是“光纤没铜,偷也没用”,似乎是想让人去偷含铜的东西,离光纤远点儿,有点儿“还有更值钱的东西可偷”的意味。
坐在进京的火车上可以看到铁路沿线刷写着这样的标语:“横卧铁轨,不死也要负上法律责任!”边威吓,边普法,让人哭笑不得。
在山东省济宁市至汶上县公路旁,某乡镇挂出巨型横幅:“集体上访违法,越级上访可耻!”此口号甚至带有故意误导民众法律知识的嫌疑。
铺张宣传劳民伤财
一块巨大的广告牌矗立在河北省邢台市南二环的路边上,上面写着一句标语:“关爱女孩,就是关注民族的未来!”据了解,这块牌子共花费2万6千元。
在邢台市郊区的某农村,自村口向村内延伸1000多米长,右侧每隔10米左右就有电线杆竖立,上面令人醒目的是灯箱广告,其上写着各种各样的标语,如“男孩女孩都一样,都是国家小栋梁”、“少生优生,利国利民”等。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相当漂亮。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一个灯箱花费100多元,如此算下来,一条街中用在标语上的宣传费用超过1万多元,这还没有算上墙体标语和横幅类。
“这条街主要用于宣传计划生育。”村中一位工作人员说。走到街中一条十字叉路时,该工作人员又指着另一条街说:“目前正在修这条街,以后主要用于宣传其他内容。”放眼望去,目前仍然歪歪扭扭的土路未来将修成刚才那条街的翻版,所不同的是,一年后这里将充满大量标语。
据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各农村都被要求建设宣传一条街,有钱的村用广告牌、灯箱来写标语,没钱的村就直接刷写在墙上。
在旁边的村子里,果然也有宣传街的存在。在这里,每隔10米的灯箱换作了每隔20米的小型广告牌,一直向村内延伸1000多米,上面写着各种标语。
一个小型广告牌1000多元,按此算下来,总花费5万多元,比上一个村还要多。村里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其实这种投入是值得的,以后换起标语来也方便(指广告牌),这种新颖的标语也吸引村民观看,方便理解,可以说,回报是无形的。”
一位村民介绍说,这些新标语、广告牌都是今年9月份左右突然出现的,因为那时上级领导要下乡搞计划生育突击检查。
而在领导检查时,一个怪现象就是:似乎哪里的宣传声势越大,就表明其越重视,其工作质量肯定让人值得信任。
“每项工作开展前,刷写多少条标语,做好怎样的宣传工作,都是有任务的。”某乡镇领导透露,“如果达不到要求,将会纳入当年的政绩考核,若扣分的话,当年的评先就没机会了。”
据《南方日报》在2005年的报道,湖北省郧西县热衷于山上造字,金銮山上有“封禁治理、美化汉江”8个大字,全长两公里,每个字667平方米,用水泥、石头砌成,跨越三座山,共投入2500个劳力,做了3个月,让人瞠目结舌;腰滩河上同样有12个大字“做好水土文章,绿化湖北山川”,全长5公里。这20个字耗资多少,没有准确数目,但估计价钱不菲。
郧西县林业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全县造的300多平方米以上规模的大字近100个,为此不仅花费巨大,这种开山造字还造成森林毁坏以及水土流失。
靠标语制造声势
中国十分重视标语的作用,任何工作几乎都要辅助性地制造宣传标语,有学者将其称为“标语崇拜”。本报记者在采访时,几乎所有的被采访官员都不假思索地认为:在开展一项工作前,宣传标语是必要的前期工作。
中央某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特殊国情,所以标语都带有中国特色。而标语是一种历史沉淀。”他接着说:“每逢节假日、重大政策发布,有关部门都会向下级单位专门传达口号,供下面参考。”
一般官员普遍认为,开展一些重要工作和活动,通过张贴(悬挂)标语,有利于制造声势,以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使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在有些地方,宣传标语的多少甚至成为政绩考核标准之一。“如果一个精神下来,或者开展某项工作之前,口号和标语的宣传程度是有规定的,下级单位要按照规定完成任务。”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
按照这位官员的说法,基层工作中始终存在一种误区:没有标语,就意味着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和周围同级部门相比,标语口号俨然成为一种造势运动。
由此,官员热衷于这些形式主义,每逢上级领导检查,总有红色横幅早早的悬挂出来。
地方整治“不良标语”
面对一些“不良标语”的危害,部分省市曾经采取了行动。
1997年,在时任河北省委秘书长栗战书的提议下,河北省进行了全省规模的“整风运动”,其中涉及到不良标语的清理。截至到现在已有10年时间,效果显著,“整风运动”过后,大量不良标语被清除。
2004年,云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不良标语”整治行动,一个多月的时间,三万多条标语从云南消失,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标语被认定有违民本思想,内容涉及强制性、威迫性等。
云南省此次整治运动的起因源于浙江绍兴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据那里的民工们反映,在他们各自的家乡,有不少“好笑”、“不像话”甚至“吓人”的标语,内容似与政策和时代精神不符。经调查,国家有关部门将这些标语认定为“违反民本思想标语”,列为清剿对象,并下发了一篇公文。
云南省长徐荣凯看到了这篇公文,公文中列举了湖南、江西、广西、湖北、云南等地存留的不良标语,其中,云南有一条是:“一人超生,全村结扎。”在徐荣凯的提议下,云南省宣传部、教育厅、计生委联合发文,针对各类不良标语,开始清剿、整治。(记者 李亮)
●新闻延伸:
标语由硬变软映射中国法制进程
张万树掐指一算,自己干往墙上刷标语的活儿已有20年。
在河北省邢台市郊区的一个公路高架桥下,张万树左手提着涂料桶,右手拿着刷子在墙上刷写“严格管理,全心为民”。
张万树还记得第一次刷写的标语是“严禁超生”四个大字,涂在临街王婶家的墙上。他花了一天时间完工,像模像样,张很满意这次的成果,经常跑到王婶家外欣赏这四个字。
之后,村里的大小标语都有张万树的份儿。“没想到自‘严禁超生’后一干就是20年。”
刚开始刷标语的时候,村里还有许多人围着看,为此张万树很得意,看得人越多,他干着就越起劲,干得兴起他还哼上两曲。在那个年代,作为上级文件信息的传达者,在墙上写标语是很威风的事。
有一次张万树在墙上刷写“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汉”时,一个路过的小伙子突然问他:“为啥不能娶文盲妻?”张万树说:“娶媳妇还不娶个能干的!”小伙子“哈哈”一乐,反问:“谁说文盲就不能干,想娶谁就娶谁,他管得着嘛!”张万树一愣,有点儿烦,冲小伙子手一挥说:“这是政策,问领导去!别在这儿烦我!”
“那是我第一次碰到有人问这个。”在现在看来,张万树仍然觉得标语写出来自然有它的道理,大家去遵守就可以了。
张万树已经记不清是哪年,单位让刷写的标语再也没有语气强硬、夸张可笑的标语,一位宣传人员告诉他上级领导不让再写“不良标语”。村民坐在门口闲聊时,有时会和刷标语中的张万树开玩笑:“要人命的标语都没了,换成温柔的了。”然后,大伙儿笑成一团。
有段时间,标语如过眼烟花一般,让人眼花缭乱,绽放一瞬,很快旧的标语就被新的所代替。如今,来找张万树写标语的单位越来越少,大的广告牌和板块、还有横幅开始取代墙体标语出现在村中。
“少生优育,利国利民”,一块绿底白字的大广告牌立在邢台市王快村村口。十几年前,刷写在村口的标语却充满了“强制”色彩。
如今,被人称为“硬口号”的标语在邢台已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软口号”。邢台市开发区计划生育局长王立敏感慨说:“80年代初时,还没有计划生育标语。”如今,却四海皆是。但标语却充满了变化,由“命令口吻”进化至“充满人文关怀”。
1980年9月25日,一封《公开信》发表,提倡“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好”,同年这句标语就在全国各地被刷上了墙。
随后,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由于赶上了建国以来中国第三个生育高峰,计划生育口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些标语略显“生硬”。“当时标语中最时髦的词是扎、罚、塌。”任县宣传部部长王仁龙总结道。
1986年,全民普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面实施,现代法律文化启蒙教育运动自上而下正式启动。
在那个年代,政策文化的强化在标语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相比较而言,社会的法律意识尚在萌芽,尤其是在农村,村民并不认为标语“过激”或者“可笑”,他们认为“很正常”。
90年代中期,“三五”普法全面开展,党的十五大召开,首次明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完成了从政策文化一元化到政策文化和法治文化并重的转变。
刷在墙上的标语逐渐被清理,或者被新标语代替,一些“硬”标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王立敏手中有一份自上而下传达下来的文件,上面罗列了254条人口与计划生育标语,如“为了国家富强,家庭幸福,请您计划生育”、“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全国各地在刷写标语时再也不是一盘散沙,而是要在254条之中选择出最适合当地的标语进行宣传。
这些口号中没有了“扎、罚、塌”等动词,多了“请、好、奖”等字眼。
“随着民主的进程,口号的强制色彩和政治功能正在逐渐减退。比如现在打贪反腐是在用法治的方式,并没有用口号动员全民行动。”《口号与中国》作者之一的李艳对本报记者说,“从某种角度来讲,将来口号可能还会存在,但是已经不是那种用口号统领和管理社会,实施政令的时代了。这也体现出一种法制的进程”。(记者 李亮)☆
中国在全国规范计生标语 冷漠强硬标语不得上墙
2007年08月09日 07:20:36 来源:人民日报
8月6日,据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披露:近期将在全国普遍开展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的工作,改变此类标语口号长期以来在宣传上存在的冷漠、强硬、呆板、简单重复、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推出了190条标语口号供各地使用。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一环二扎三罚”、“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这些冷漠强硬的计生标语将淡出公众的视线。而“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对生命的尊重,从生殖健康开始”等人性化标语,将在城乡亮相。
国家人口计生委日前决定,在全国普遍开展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工作,推荐190条更富有人情味和时代特色的标语口号。
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认为,书写、悬挂标语口号,不是为了表达当地政府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心,给上级领导检查、观看,也不是为了单纯完成工作任务,而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使党的政策更加深入民心。
他指出,当前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标语口号过多且质量较差,影响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一些地方甚至依据“土政策”,制作出台一些约束群众的标语口号,使人民群众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产生误解。
管理缺失,内容、质量没有标准,操作程序缺少规范。在一些地方,标语口号的拟制由乡村计生工作人员自编自创,是非对错,全凭标语拟制者的素质和水平。
冷漠强硬,缺乏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思想。禁止性的多,倡导性的少;管理性的多,服务性的少;宣传公民实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多,宣传公民权益的少;冷漠强硬的多,温馨可亲的少。
为此,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从根本上剔除不良执政文化的影响,力戒简单粗暴。要充分尊重公民基本权利,从民间视角切入,拟制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极具说服力、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标语口号。
根据规定,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要变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宣传,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宣传;变单纯强调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宣传,为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及奖励扶助等优惠政策的宣传;变单纯避孕节育的宣传,为优生优育、优质服务以及预防艾滋病、促进生殖健康等知识的宣传;变简单生硬冷漠的宣传,为依法行政、文明温馨的宣传。
此次清理、规范、更新标语口号的范围是:全国各乡(镇)、村、街道、社区、居委会,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交通要道、公共场所等所有悬挂、张贴标语口号的地方。(记者白剑峰)
标语反映政府管理理念
作为对群众进行劝说与宣告的重要手段,标语曾经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与正式的法律规范一起构成了社会控制体制的重要部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背后透露出的是一种“口号治国”的思维,延续的是片面强调通过政策来进行管理的理念。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标语的语气逐渐由冷漠强硬转向温馨可亲,其内容也由命令禁止转向提示倡导。这种变化所显露的,乃是服务型政府思维的逐渐确立,表明政府逐渐改变硬性管理模式,建设以人为本的执政文化,追求社会和谐。
另外,标语的变化也表明,在法制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已经注意到政策与法律的应有分野。标语所传导的信息,也由基于地方理解甚至曲解而制定的“土政策”,逐渐转向对法律统一内涵的诠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 尤陈俊
不良标语伤害群众感情
我关注标语口号,既是语言文学工作者的敏感,对汉语的自觉呵护,对祖国文化的切肤之爱,也是因为希望政府能够出面监管。
标语这种宣传文化在我国的发达,原因很多。从语言角度说,汉语具有凝练精辟的艺术性特点,容易写成口号,也有很多精彩的、优秀的口号做榜样,加之社会心理的影响,口号在一些时候就特别发达了。
不良标语有多种表现,一是逻辑不通,比如“与其千日无火灾,不如一日不吸烟”;二是不合情理,比如“宁可增加一座坟,决不多生一个人”;三是满口废话,比如“严禁武装抗税”。在各种不良标语中,危害最大的是侵犯公民权利、违反法治精神的一类了,比如“今天不交税,明天牢里睡!”这会激起群众的抵触情绪。
标语是时代的见证。未来的政策宣传,还需要标语,不能矫枉过正。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孔庆东☆
计生标语是反映时代的镜像
2007年08月05日 09:36: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人口计生委决定近期在全国普遍开展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工作,将一改此类标语长期以来低俗、冷硬、恐吓等弊端。(8月4日《成都日报》)
标语是承载理念和意义的外在符号。计生标语在宣传计生政策的同时,也在传递着特定时代权力对权利的态度。通过这些言简意赅、言辞切切的标语,我们看到的是时代的镜像和变迁。而规范计生标语的行为,可以被看成是时代的进步,是理念的进步,其中反映的是对私权的尊重与保护。
公民生育属于私权,生与不生是他们的权利。而管理公民按计划生育政策生育则是政府的公权,他们有责任去解决日渐沉重的人口压力。当超生成为现实时,公权必然要对私权产生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应当按政策行事,应当尊重个人的其他权利。
可是,在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中,公权对私权的态度常常是“处罚连坐”:一个家庭超生了,不仅他们的生育权要遭惩罚,而且连他们的财产、人身自由和做人的尊严,也往往连带着受到责罚。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标语:“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请问,房子和牛与个人的生育权有何关联?在公权对私权的漠视中,打击超生有时成了公权滥用的借口。
这些野蛮的标语曾经是公权向私权炫耀和示威的旗帜,如今成为了被规范与清理的对象。这种改变既是计划生育理念的进步,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理念的普及。在清理规范后,我们看到的计生标语将是“素质好,男女都是宝”、“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它们不再生硬,不再霸道,不再充满对人的藐视。通过这些符号、这些镜像,我们看到的是计划生育管理的人性化,看到的是一个以人为本社会的形成。(李劭强)☆
时评:野蛮标语构成的权力示威
2007年07月12日 07:32: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狠毒的广告让人觉得不舒服 记者 钱波 摄 [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重庆南岸区洋人街出现一条写着“随地乱丢垃圾断子绝孙”的标语。市民周先生说,劝导人们爱护环境卫生是好事,但使用“断子绝孙”这样的词语太过狠毒。(《重庆晚报》7月10日)
砥砺情操、弘扬正气的标语自有其不可抹煞的正面意义。然而不可否认,一些野蛮标语的出现,也确实在荼毒着文明社会的根基。
“宁可血流成河,不可超生一个”、“一人超生,全村结扎”、“喝药不夺瓶,上吊就给绳”“集体上访违法,越级上访可耻”等诸如此类的“野蛮标语”,不仅在遣词造句上构成标语威胁,在价值观上也是等而下之。
标语是什么?之于民众,它是伸张权利的“旗帜”;而之于公权部门,它则是宣扬教化的工具。标语如果作为一种教化民众的工具固无不可,但一旦具有了权力宣泄和权力恐怖的味道,就实难让人接受。
显然,公共部门的标语,不同于街头巷尾的“小广告”和那种“借债不还,全家死完”的私人暴戾性贴纸,它从挂到墙上的那一刻起,就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是一种公共决策的展示。
托马斯·卡莱尔有言,“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尤其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没有羞耻心,就很难赋予权力以品德;而权力没有品德,怎能通过标语担当社会“守夜人”的角色?又如何赢得公众的爱戴和信赖?重庆南岸区市民的愤怒不是无缘无故的,人们分明从“随地乱丢垃圾断子绝孙”的标语恐怖里看到,首先应该被“教化”的绝不是自己,而是悬挂标语的洋人街招商办公室。☆
咒语式标语唤不来城市文明习惯
2007年07月11日 07:00:41 来源:中国文明网
狠毒的广告让人觉得不舒服 记者 钱波 摄 [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张嵩
劝导人们爱护环境、保护公物之类的提示标语,本该以轻松、温馨的语气对大众起到教育提醒作用,但9日中午,重庆北碚区的周先生和家人来到洋人街游玩,刚走到知青公社附近,看到一拱形标语牌上写着“爱护公共卫生长命百岁,随地乱丢垃圾断子绝孙”的提示标语。周先生说,劝导人们爱护环境卫生是好事,但使用“断子绝孙”这样的词语太过“狠毒”。(7月10日《重庆晚报》)
时下,诸如“严禁倒垃圾,否则全家死光光”、“谁带着狗在此大小便,谁不如狗”、“小商小贩,禁止入内,违者暴捶狠打”等一些粗暴的咒语式标语散布在一些城市的角落。这些标语之所以能存在,很大程度上在于这样一种理念:诅咒比好言相劝管用。
表面看,文明的不管用,粗暴的却实用,“粗暴标语”未尝不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但“粗暴标语”对陋习的纠正,实质上却使对不文明行为的纠偏陷入一种困境。有人说,一个社会如果只有“鞭子”,那么一旦放下“鞭子”,所有的恶行就会反弹。事实上,那些咒语就是文明社会的一条“鞭子”,“鞭子”虽然能让一些人暂时文明,却难以真正彻底根除一些人身上根深蒂固的不文明习惯。
其实,文明的倡导应通过文明的方式来实现。咒语式标语无疑是不文明的,以粗暴求取文明,虽然似乎暂时有点效果,却往往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不文明的表达方式和不文明的做法,更可能激化问题相关各方的矛盾,甚至挑起更恶劣的对抗情绪,最终或许只能使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不文明。
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没有特效药,更不能幻想一劳永逸。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相关部门的宣传教育、公民的自律以及相关法律的制定或完善等。只有多管齐下,唤起全社会共同参与,让宣传和引导的活动本身也发挥文明示范的效用,增强感染力和认同感,方能有效激发出公民向往文明、追求高尚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
喜见文明语言的延伸
2007年07月05日 08:23:35 来源:人民日报
在洛阳一牡丹园里,游客又是赏花,又是挤在鲜花中拍照,牡丹丛中有几个提醒词:“艳丽花朵,大家喜爱,手下留情,常开不败”;而杭州的公园和街道的草地里则有“脚下留情,地下留青”的文字,令人颇堪回味。在绍兴一公厕内则有:“来匆匆,去冲冲,身心好轻松”的语句,让人觉得幽默有趣。
如今年过半百的人,几乎都忘不了公共场所出现过的各类令人难堪的语词。上世纪80年代初,不少地方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多使用5个常用词:“请、你好、谢谢、对不起、不客气”,受到人们的欢迎,说明人民群众对和谐、文明言行的一种普遍要求。尽管口头上常使用这5个词仅仅是起码的要求,但比“国骂”不离口、粗俗不嫌丑要好出不知多少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文明语言在许多地方发展延伸,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和热情赞赏。这是因为温情的语言、幽默的醒示,容易为人所接受,达到潜移默化的劝导作用。那种强制式的语言,即使是做治安宣传,也达不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实效,结果往往不佳。
杭州有一家丝绸企业,以前总是张贴着“迟到早退罚款,旷工三天开除”之类标语,其实起不到多少作用;现在他们贴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横幅,强调热爱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既是劝导,又是提醒,对不安心第一线生产劳动的职工起到了教育作用。
文明用语还可以激励群众齐心协力去实现理想。在苏浙皖交界的老区有个村子,原先是“耕地靠牛,照明靠油,电话靠吼,安全靠狗”。新任党支部书记在决心改变旧面貌的同时,努力提升村民的语言文明水平,于是在带领群众修路的同时,村里黑板报上大字写着:“全村致富先修路,多养猪来多养菇;一家有事大家帮,有了纠纷先讲和;适龄儿童去念书,家家户户栽果树。”全体村民齐声称赞,并且成了自觉行动,这个村子发生很大变化。
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一句话可以气得人跳,关键在于是否尊重对方。平等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才能让人心悦诚服。人有了高兴的心情,才会努力工作。杭州有一家美容美发店开张之日,贴出了一条横幅:“第一次不进来是你的错漏,第二次不进来是我的错误”。该店不用自吹自夸的广告来吸引客人,而是提出如果你来了后觉得上当、不值,那就是我们店的错误,这种特殊的表述很受欢迎,结果是顾客盈门。
一个社会的文明,离不开文明语言。生活在文明的环境里,人们会有一种幸福感。文明环境,会孕育出更多文明言行,让文明得到延伸和升华。(赵相如)☆☆
标语的衰落和信息公开条例
2007年04月27日 10:16:12 来源:现代快报
近日,中国式标语问题成评论热点。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中国曾经是标语口号的海洋。如今农村旧房的墙壁上还残留着少量那个时代的标语。
这些标语即使杀气腾腾,也不再让人感到恐怖,因为它已经由政治运动的武器变成了历史的化石。显然,评论家们讨伐的并不是这些作为历史陈迹的标语,而是那些涂鸦现行政策的标语。
从文革结束以来,标语在中国已经逐步衰落了。挂在树上、刷在墙上的标语虽然仍有潜移默化之功,却已失雷霆万钧之势,战斗力至少减半。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和市场的逐步壮大,标语又受到日益强大的私有产权和商业广告的挤压,其用武之地最多也就原来的三分之一。
1994年暑假,我回老家抄录了一个县级市市区所有的标语,共计399条。在399条标语中,计划生育标语高达102条,催粮催款的名列第二,共39条。当地群众把政府的工作概括为“抓计生,保乌纱;抓财税,保饭吃”。如今催粮不再,催款也不那么大张旗鼓了,计生手段也正逐步向超生罚款(征收社会抚养费)转变。可以预料,中国式标语由于其惯性仍将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但基本上已起不了什么实际作用,顶多也就有点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观念。
对标语中的语言暴力,其实是不必苛责的。譬如“一人超生,全村结扎”,如果描述的还是活生生的现实,则更应该谴责的显然是行为而不是描述这种行为的标语。如果这种行为已成历史,则作为历史记录的标语已成为无害而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批评政府工作刷标语是一种懒政或浪费百姓财力,也太过肤浅。
对标语的反思,必须进一步诘问:是谁在中国刷标语?标语刷在什么地方?刷的是什么内容的标语?
在中国刷标语的,主要是政府部门或准政府机构。而在西方法治国家,标语口号通常是弱势群体和非主流观点实现表达自由的工具。强势群体或主流观点有现代传媒可资利用,大可不必再去挤占弱势群体和非主流观点的表达空间。无论从宣传效率(一条标语有多少人看到?一个电视频道有多少人看?)的角度看,还是从挤占弱势群体表达空间的角度看,政府部门都不应该使用刷标语这样的宣传手段。
中国式标语,大量地刷在马路上、电线杆上和农民私有住房的墙上。前者既影响市容又威胁交通安全(如果人们不看则没有意义),后者严重侵犯私有财产权利。而且一条标语在同一个地方让人看上一百遍、一千遍有必要吗?难道中国人的记忆力低于全人类远甚?而在西方法治国家,标语口号几乎都是临时性的,常见于集会游行的场合。
对中国式标语的内容,零碎的批评很多,但未见有定量分析。
本人1994年抄录了很多条标语,分类统计后发现完全没有反腐败的标语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标语,没有宣传公民权利和政府义务的标语,所有的标语都在宣传政府的政策和公民的义务。显然,当地政府那时只希望公民被动地配合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而不希望公民主动地参与政务或监督政府。
就在标语问题引起热评之时,4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自明年5月1日起施行。是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刷标语,这决不仅仅是一个宣传方式的改变,它涉及到是政府为民众服务还是民众为政府服务的大问题,涉及到是政府单方面监督民众还是民众同时也监督政府的大问题。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各级政府将逐步把标语还给弱势群体和非主流观点,永久性标语也将被临时性标语所取代。 (杨支柱)☆
少一些标语 多一些路牌
2007年04月25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当你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满街的欢迎标语不如一张清晰的指示地图更有用。我们的城市到处是摩天高楼、漂亮的宣传画、热情的欢迎标语,缺少访客需要的实用、方便、清晰的指示标识,而人们喜欢一个城市的原因常常是:方便、舒适、安全。
去香港开会,在飞机上就在想为什么“香港是购物天堂”?那儿地方不大、东西很贵、气候溽热难挨,真正说物美价廉应当说是内地,可是世界各地包括内地的人们却趋之若鹜,大把大把地扔钱。在香港逛了一圈后发现,这多少是因为香港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清晰的公共标识,让访客感到方便、舒适、安全。
香港到处都能看到表达清楚、简单、细腻、人性化的标识:行路指南、宣传提醒、政务管理,中英文配卡通彩色人物,连小朋友也能看明白,很实用。车站、机场、饭店到处都有免费的地图,根据你停留香港的时间长短设计N条游览路线,每类都有详细的乘车路线和特色介绍;购物场所的名称、线路图细化到“买成衣去XXX、买珠宝钟表去XXX、买电脑去XXX”等。繁华路口的地图指南特别细致且用词很有趣味,标明客人位置时写“阁下在此”,如果乘坐XX巴士去XX,“请迈开你的‘玉腿’向右行约20米换乘XX路”……我独自去香港海洋公园玩,拿张地图,循着到处可见的路牌很容易就玩得很尽兴。从公园出来时大门旁边有个问询处,我问:“想去浅水湾如何乘车?”对方马上给我一张小纸条,上面有详细路线、位置及换乘车次,非常方便。
老话说“在家千般好,出门时时难”。旅游事业要发展,公共设施、指示标识一定要完善并人性化,让人感到方便,我们在这方面存在差距,例如公交车换乘标识不清晰,不方便,不科学。火车站里到处可见拎着大包、拖着箱子找来找去、上坡下梯疲惫的人群。(吟秋)☆☆
标语应该“为谁而贴”
近日,法制日报撰文《中国式标语变迁调查》,对中国的标语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一些媒体也发表了多种意见。标语,这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华网2007年4月22日)
目前,中国式标语,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标语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涉及各行各业。中国的标语很多,刷在墙上、挂在树上、甚至像广告牌一样矗立在街上,外国学者称“标语”应和“长城”、“熊猫”、“孔子”一样,列为代表中国的符号。同时,标语不仅是政府的专利,商家也会使用。二是标语内容有“污染”地区形象之嫌。一些地方的标语内容被时代所抛弃、言之无物、形式主义、粗俗者居多,有的甚至违背法律,不但造成大量浪费,甚至污染城镇“软形象”。比如“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放火烧山,牢底坐穿”明显和刑法相悖,还有“武装抗税是非法行为”、“光纤没铜,偷也没用”、“横卧铁轨,不死也要负上法律责任!”、“集体上访违法,越级上访可耻!”等,可谓花样百出。三是存在标语崇拜症和依赖症,形式主义严重。中国十分重视标语的作用,任何工作几乎都要辅助性地制造宣传标语,记者采访的官员大都认为:在开展一项工作前,宣传标语是必要的前期工作。有些地方,宣传标语甚至成为了政绩考核标准之一。
历史上,标语发挥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标语发挥了强大的宣传攻势,为制造强大革命声势、鼓舞革命热情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电视、报纸不很普及的建设年代,标语同样起着宣传鼓舞的作用。尽管今天我们有了强大的媒体平台,然而在广大的农村,标语有时仍然发挥着一些作用,至少老百姓知道,政府现在要做什么工作了,或是正在做什么工作。
但是,我们的标语进入了一个误区,标语的主要制作者——政府,没有公平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制作标语时,出发点大多是从政府如何管理的角度,都是要求“群众如何做?不做会怎么样?”而没有考虑群众知情的需要,没有告诉群众“政府应该怎么做?不做会怎么样?”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标语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生硬、强迫、威吓,只是宣传群众的义务,没有主张群众的权利;只是宣传政府的权力,没有主张政府的义务。比如计划生育宣传,为什么不宣传夫妇有“避孕知情选择权”呢?以致于一些地区“一孩上环、二孩结扎”,让老百姓心生怨言;关于上访的宣传,为什么单单强调禁止违法上访,而不宣传政府部门应该如何接访呢?还有过去为了催缴农业税费,不知写过多少标语,可是免交农业税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谁又见到了多少这样的标语,如此等等。
归根结底,一些地方在标语的宣传上,更多的是关注政府部门的利益,关注政府怎么方便管理?而于政府管理不利、利益冲突的条款,就大大回避,不以宣传,以致于有利于百姓的政策、法律,老百姓通过标语是很难看到的,却可能是通过电视等途径获得。
因此,标语不一定是坏东西,时下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在于如何用,在于“为谁而贴”,为官员本身而贴,还是为群众本身而贴,这才是根本所在。
超市贴标语制止偷花 称偷花者易患脑溢血
2007年04月22日 来源:重庆商报
超市贴标语制止偷花行为
昨日(21日),重庆市南坪南湖路二小区街口,一超市的外墙上有一则标语:“科学证明:偷花者易患老(脑)溢血且半边瘫;偷花者的家人进医院肯定与偷花有关;如送回被偷的花可因祸得福”。
该超市郑老板说,在超市开张时,就在店门口摆下十余盆花草。但花草常常在夜间被偷,于是,他想出了贴标语警示的办法。没料到除了有两盆兰花被人悄悄送回来之外,甚至还有人送花来寄养,现在达到22盆。
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生称标语之说毫无医学根据,只是人的心理作用。 (记者 孙须 见习记者 陈曦希 摄影报道)☆
重庆一街区标语: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帮
2007年01月26日 来源:重庆晚报
洋人街标语: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帮
观点
“我们希望这些标语让大家开心一笑的同时,也带出一点思考”。
近日,一组奇特的标语,在位于南岸区弹子石江边的“洋人街”上出现,这组标语将一些常用的格言、警句进行了颇有创意的改编,比如,“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帮。”前来洋人街游玩的许多市民都表示,这些标语比广大城乡结合部那些类似“计划生育好”这种直白的口号有趣。而有些市民则直接向洋人街上的标语发出挑战:“我有更好的创意,可不可以把我的标语放上去哟?”。
鲁迅重新教大家走路
昨(25)日,记者在洋人街上看到,千余米长的街区,到处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标语,甚至洋人街的工人食堂、公共厕所都未能“幸免”。记者注意到,洋人街标语中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观点和语言,很快就抓住了市民的眼球。在所有的标语中,人气最高的要数鲁迅先生的名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自然成了路”,在标语中,这句话被正话反说,成了“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而且署名者也变成了“改革中的鲁迅”,耐人寻味。
而最让男同胞汗颜的标语,则来自于一句非常无厘头的“给情敌的肥臀来上一脚”,富有幽默感和生活情趣。记者在这个标语下观察了10分钟,发现众多护花的男同胞的屁股,这时都会被自己的爱人的“花拳秀腿”莫名奇妙地来上两下,众女孩均表示,“看到这则标语就想当野蛮女友,警告他一下”。
标语是“偷听”来的
据了解,洋人街的标语,不只是为了逗乐,也有很强的公益效应。比如在人行横道处,洋人街就悬挂了一条非常“文艺”的标语——我在无人的街口默默静候红灯。而在商店门口,则非常温和地要求“小偷止步”,更让人回味的是,在洋人街的一栋房子上,一个肌肉隆起的大力士,非常强悍地告诉游人:“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帮”。
如此有创意的标语,到底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洋人街的负责人卢小庆告诉记者,这些标语内容并不完全是原创,“很多都是我们‘偷听’来的”。他说,这些标语其实就是美心员工平日休息、吃饭时的对话,或者玩笑时灵光一闪蹦出的“经典语录”,他们将这些不经意间“偷听”到的内容收集起来,然后稍作改动挂在了洋人街,“我们希望这些标语让大家开心一笑的同时,也带出一点思考”。
洋人街要建标语公园
记者还了解到,对于有市民亲自上阵“PK”标语的要求,洋人街已经接招,卢小庆表示,一个企业的创意毕竟有限,欢迎市民提供更好更有趣的标语创意,并披露,洋人街将计划建成全国最大的标语主题公园。
而由洋人街主办,本报(《重庆晚报》)作为独家媒体支持的创意标语大赛也将于近日拉开帷幕,优秀标语的创作者将获得现金大奖。
洋人街上的典型标语:
1、一个人如果面对众人批评仍微笑自如,那么他可能已经找到了替罪羊。
2、人不可能把钱带进棺材,但钱可能把人带进棺材。
3、每个人都有狗屁不通的时候。
4、我们因受到雷锋的影响,老是喜欢做好事。
5、制度让想犯错的人犯不了错,文化让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
广州 学汉语 广州 汉语培训 外国人学汉语汉风HSK汉语培训中心 电话: 020-86006099
返回目录 相关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