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听·读

 

 

庐山

 

 

 

庐 山

 

 

 

 

江南名楼滕王阁 (5'9'')

 

 

 

 

  滕王阁坐落在南昌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建筑规模很大,阁高九丈,共三层。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达 28 次之多,世所罕见。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现在的滕王阁整体布局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它在南昌城西形成了一片规模宏大、配套设施齐全的仿古建筑群落。从东面榕门路口进入,可看到一座高大的四柱七楼宋式彩绘大牌楼,往里50米,穿过一排碧瓦丹柱的仿古店铺,便进入了滕王阁园区,宽阔的阁前广场衬托着一座巍巍崇阔,滕王阁便完全展现在您的眼前。这是根据古建筑大师梁思成1942年所绘草图,并参照“天籁阁”所藏宋画《滕王阁》建筑而成。滕王阁主体建筑9层,净高 57.5米,建筑面积 1.5万平方米。下部是象征古城墙的约 11米高的大台座,台座之上取“明三暗七”格式,其两翼为对称的一级高台,高台上部为游廊,游廊南端为“压江亭”。北端为“挹翠”亭。主体建筑丹柱碧瓦,画栋飞檐,斗拱层叠,门窗剔透,其立面似一个倚天耸立的“山”字,而平面则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鲲鹏。

 

 

行走三清山(10'10'')

 

 

 

  神奇的造物主孕育了无数的名山胜水,雄峙于中国江西上饶地区境内的三清山,就是大自然精雕细凿的一件艺术杰作。

  三清山方圆两百二十平方公里,因主峰玉京、玉虚、玉华三峰似道教鼻祖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而得名,其顶峰海拔达1816.9米,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三清山历经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终以其雄奇险秀的神采成为大自然的瑰宝。三清山以山岳、古松、云雾、飞泉、道教古建筑称奇,怪峰异石仙迹神工,古松奇花万姿千态,飞瀑流泉瑰丽多彩,云海神光变换莫测,人文景观粗犷古朴,可谓处处有美景,时时露神韵。历代文人墨客不辞攀登之苦,纷纷登山吟赋,留下了“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等无数赞誉。当代著名的散文家秦牧则把三清山描绘成“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游客赞美三清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美在自然,奇在深幽,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

  三清山集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道教文化于一身,是造物主给世人的丰厚馈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开展风景名胜资源普查,三清山逐渐显露出她那令人惊异的芳容。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三清山,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从完全原始状态的深山幽林,逐步成为一个景观独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呈良好发展势头的风景游览区。近年来,三清山的开发建设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国内外客商看好三清山这块风水宝地,纷至沓来洽谈开发建设事宜。到本世纪初,三清山将成为文明遐迩、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国家一流风景名胜区。

 

 

江西龟峰(7'10'')

 

 

 

  龟峰,位于江西省弋阳县信江南岸,这里山峦峻峭,峰岩秀逸,怪石嶙峋,岩洞幽奇;云海层层,雾涛翻滚,朝阳似火,晚霞溢金;苍松挺拔,翠竹亭亭,草木葱茏,四季花香;林间珍禽和鸣,山涧怪兽出没;清泉细无声,雨花来无际……真可谓三十六峰,峰峰奇特;八大景观,景景壮观。素有“江上龟峰天下稀”的盛誉,还有人称此为“小庐山”。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盖龟峰峦嶂之奇,雁荡所无。”

  龟峰风景优美,奇峰如画,是一处魅力无穷的旅游胜地。龟峰有“绝世三奇”,即独步天下的龟形丹山之奇,天造地设的洞穴佛龛之奇和千古流芳的仁人志士之奇,集“绿色”、“古色”和“红色”旅游为一体。“绿色”是以龟峰为代表的自然风景观光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0%,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三十六峰八大景;“古色”是以南岩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游览区,有唐宋时期佛雕40余座,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而且历史上这里儒、佛、道三教融合;“红色”以方志敏纪念馆为代表,包括叠山书院、方志敏故居。

 

 

红色之旅自驾游:井冈山(7'12'')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解放前,井冈山没有独立的县级行政建制,是一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偏僻小山村。解放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全市现辖21个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97万余人,总面积为1297.5平方公里。

  井冈山山势雄伟,境内平均海拔达381.5米,市内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

  井冈山,具有辉煌的历史,绮丽的自然风光,革命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是一个集风光旅游、传统教育于一身的理想旅游避暑胜地。经过几十年开发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国民经济日渐壮大。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井冈山人民都豪情满怀地向前走,让世人清楚地看到这块红土地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一、深邃的历史内涵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历时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革命的一代英豪培育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将它概括为24个字,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以来,井冈山先后接待了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国内观众3000多万人次,其中有毛泽东、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彭真、杨尚坤、郭沫若、胡耀邦、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1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学生和青少年儿童400余万人次。巍巍五百里井冈,已和众多的革命遗址形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成为人们胸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井冈山对外宣传和进行爱国主义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并先后被中共江西省委命名为“江西社会教育基地”、团中央书记处列为“首批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十佳基地”、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6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民政部、总政治部六部委又将井冈山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井冈山革命纪念地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

  二、优美的自然风光

井冈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3度。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3.3度,极端最低温度-11度,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4.0度,极端最高温度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夏秋占73%,年平均日照1511小时,平均雾日97天,平均无霜期240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环山的地形影响,具有冬长、夏短、秋早、春来晚的特点。冬季一般长达4—5个月之久,冬天因四周茂密的森林阻击了寒流的侵袭,天气虽冷但少严寒:盛夏最长2个多月,山高气温低,林茂而风起,故盛夏虽热而无酷暑:秋天,满目黄杉红枫、漫山遍野,层林尽染,令人观之而兴起;春天,这里是积雪浮云端,山中增暮寒,构成了一幅“人间四月芳菲尽,井冈杜鹃始盛开”的秀丽景象。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261.43平方公里,分为11个景区,76处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这里千峰竞秀,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融雄、险、秀、幽、奇为一体,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温泉、珍稀动植物、高山田园风光应有尽有。既有气势磅礴的云海、奇妙独特的飞瀑、瑰丽璀璨的日出、蜚声中外的十里杜鹃长廊,又有享誉全球的黄洋界、茅坪八角楼以及被载入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的井冈山主峰,更有亚热带次原始森林、稀有的珍贵树种、栖息林海的珍禽异兽,这一切使这块红土地更具魅力,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经过几别—年的努力,先后开发了茨坪、龙潭、主峰、黄洋界、茅坪、龙市等6个景区、30余处景点。井冈山环境优美,风光绮丽,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超过80000个,有的地方达到150000个,人称“天然氧吧”。这里无污染,无噪音,森林覆盖率达86%,生态环境极佳,超过国家一级标准,是理想的旅游避暑疗养胜地,当年,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时挥毫写下了“天下第一山”的题词;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畅游井冈山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1982年,井冈山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1年与1998年分别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1年元月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

  井冈山素有“天然动植物园”和“绿色宝库”之称,是多种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是多种珍贵植物的自生自长的理想场所。现有各类动物267科(不含昆虫),鸟类144朴,栖息着2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其中兽类有46种,两栖类37种,代表动物有黄腹角雉、猴面鹰、藏酋猴、水鹿、穿山甲、乌梢蛇、百花蜥、水鲵(娃娃鱼)、虎纹蛙、棘胸蛙等等。据专家考证,井冈山是亚热带植物原生地之一,具有全球同纬度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次原始森林7000公顷,还有一片被联合国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常绿阔叶林。境内有植物38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2500余种,列入国家级保护的野生植物23朴,省级保护的78种,代表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白豆杉、伯栎树、银杏、香果树、半枫荷、观光木等。此外还有很多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如:兰花、石蒜、杜鹃类、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红润楠、槭树类等等。

  井冈山森林资源丰富,有山林面积189.7万亩,其中用材林70.2万亩,经济林10.7万亩,竹林16.2万亩,其它特用林10.5万亩、防护林3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14.6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551.8万余根。

  全市地势起伏落差大,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可开发水能资源4.57万千瓦。占蕴藏量的49%。目前, 已建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67万千瓦,人均拥有电量近740度,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达标市”。
 
  主要土特产有茶叶、石耳、玉兰片、香菇、猕猴桃、金桔、生姜、茶薪菇、花菇等。“井冈翠绿”茶是土特产中姣姣者,因其色、香、味俱佳,连年被评为省创新名茶,90年荣获国家级银质奖,91年获得“绿色食品”证书;“井冈碧玉”茶荣获江西省三新博览会金奖、国家农业部博览会金奖,绞股蓝养身茶荣获全国首届绞股蓝学术研讨会“神草杯”优质产品奖,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玉兰片是用笋做成的清香悦目的笋干片,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赞道:“蔬中珍品,脆嫩味美”。

  井冈山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金、钨、铁、石灰石、瓷土、稀土、萤光石等矿产资源,并逐步进行开发利用,其中瓷土资源储量很大,总储量达1000余万吨。长坪、拿山、东上的大理石质量上乘,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井冈山天然矿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可以消暑健身,称得上是矿泉水中的珍品,现亟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形成规模和品牌。

 

 

南国奇秀龙虎山(一) (7'38'')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据说东汉中叶时张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

  龙虎山景区有99峰、24岩、108个景物,景观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左右,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规模宏大的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龙虎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形成了赤壁丹崖的“丹霞地貌”,福建的武夷山和广东的丹霞山也属这种地貌。明净秀美的泸溪河从山中流过,如一条玉带由南向北把上清宫、龙虎山、仙水岩等旅游景点串连在一线上,从上清古镇乘竹筏顺泸溪河而下的20里山水景色宛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在龙虎山泸溪河两岸的悬崖绝壁上,有200多座崖墓。崖墓是我国古代南方百越民族的一种葬俗,就是将装敛先人尸体的木棺,悬架在高不可攀的崖壁之上或安放在崖洞之中。龙虎山崖墓现有三大谜团:有些洞穴无法使用仿古吊装法将棺木入洞,那么这些棺木是如何放置洞中?古越族中究竟是什么人能享受此种崖葬待遇?古越族人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葬俗?

  在龙虎山仙水岩景区,有一处被称为“华夏之惟一,域外更无双”的绝世奇观——男女生殖崇拜景观。在泸溪河畔,有一座平地拔起百米高的石笋山,名为金枪峰,不能不令人惊叹自然造物之绝妙。而更绝妙的是在仙水岩后藏着一个巨大的石洞,有七八层楼高,许多人把这里看成是生命的源泉,认为龙虎山隐藏着人类生命的奥秘,使龙虎山充满了神秘色彩,令无数游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南国奇秀龙虎山(二) (10'18'')

 

 

 

  仙水岩是仙岩和水岩的总称,距鹰潭市区20公里。水岩以其碧水丹山而闻名遐迩。这里怪石遍布,山水相映成趣,景点最为集中,有仙女岩、仙桃石、僧尼峰等十大美景,当地称之为“十不得”。

  一景:男女相依的僧尼峰,又称“尼姑背和尚走不得”。

  二景:含风不动水中莲,又称“莲花戴不得”。

  三景:形象逼真的仙桃石,又称“仙桃吃不得”。

  四景:横溪枕流的玉梳石,又称“玉梳梳不得”。

  五景:天师丹勺石,又称“丹勺盛不得”。

  六景:维妙维肖的蘑菇石,又称"仙菇采不得".

  七景:孤峰独秀的钟鼓石。又称“石鼓敲不得”。

  八景:漩涡翻滚的道堂岩,又称“道堂坐不得”。

  九景:红紫斑斓的云锦山,又称“云锦披不得”。

  十景:华夏唯一的仙女岩,又称“仙女配不得”

  仙岩:因唐代诗人顾况写有“楼台翻腾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而又名叫仙人城。是龙虎山主要景点之一。整座山峰拔地而起,犹如一柱擎天,经三道山门,攀588级台阶。沿途有仙鼠石、凤凰桥、仙水井、仙如庵、清浊水池、龙化池、兜率宫等十多个景点。

  仙人城顶上是观赏仙水岩全景的最佳角度之一,东眺“丹凤朝阳”、雄狮回首”、北赏“僧尼情缘”,西观田野风光,南看“七星拱斗”。龙虎山龙腾虎跃之雄尽收眼底。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广州 汉语培训 汉风HSK汉语培训中心 电话: 020-86006099

返回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