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海八百年22日将出水 “南海I号”古沉船打捞在即
2007年12月21日 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
“南海Ⅰ号”连船带文物和海底泥沙将装入这个巨大沉井中出水。罗国盛 摄
■新华网报道:
“南海Ⅰ号”预计22日出水
资料图片:水下考古队队员正清理“南海一号”上的文物。
新华网广东阳江12月20日电(记者赖少芬、车晓蕙)记者20日从“南海Ⅰ号”打捞现场获悉,目前“南海Ⅰ号”打捞已经进入倒计时,如果天气状况良好,沉船将于22日出水。 >>>详细
■人民日报报道:
核心提示
在海底沉睡800年的“南海Ⅰ号”即将实施整体打捞。这是世界考古史上首次对古沉船实施整体打捞。如果一切顺利,“南海Ⅰ号”将于12月22日出水,28日进入为其特别设计、建造的博物馆。打捞工作结束后,这座满载着古代中国海上文明信息的宝库即将打开。
出水因气候原因提前
整体打捞各项准备已经就绪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总指挥部会议日前确定,22日上午10时,“南海Ⅰ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打捞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据了解,亚洲最大的起重工程船“华天龙”号已经进驻“南海Ⅰ号”古船海域打捞现场,并通过GPS定位进行布锚就位。22日上午10时,“华天龙”号将承担起起吊“南海Ⅰ号”古船的重任。
起吊出水预计耗时2个小时。届时,70多家国内外新闻单位近200名中外记者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南海Ⅰ号”出水时间原定于12月24日。之所以提前2天,主要是考虑海洋气候的影响。气象部门预计,12月24日至26日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南下,很有可能对打捞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南海Ⅰ号”打捞作业现场,打捞现场总指挥吴建成向记者介绍说,整体打捞时将用钢篮把沉船连同海底泥沙整体包住,在水中整体平移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临时码头。
整个打捞过程中,将36根长约15米,宽0.8米左右,重5吨多的底托梁穿引到位是关键,之后才能在底托梁之间的空当穿进厚度为12毫米的钢板,以保证起浮时沉箱中的泥沙不会外泄,确保古船不受损害。
有关方面预计,整个工程处理和捞起的泥沙、瓷器及各种文物将超过5000吨。为了保证将“南海Ⅰ号”成功吊起,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在“华天龙”起吊的同时,计划安排一艘全潜驳船及时插入“南海Ⅰ号”底部将其托住,并承载整体平移,让打捞万无一失。
古船将迁入新居
“水晶宫”环境与“南海Ⅰ号”在海底时一致
按计划,28日,由全潜驳船承载的“南海Ⅰ号”将整体移往岸边新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椭圆体“水晶宫”内。
这个“海水环境密闭展厅”是一个水深12米的巨型玻璃缸,“水晶宫”内水质、温度等环境与“南海Ⅰ号”沉船所在海底完全一致,并具备防酸碱腐蚀,防风化,耐紫外线和抗氧化性能。博物馆开放后,游客可以通过地下一层的水下观光廊环绕参观。
“南海Ⅰ号”从海底打捞出后,计划每年定期清理,进行考古研究。届时参观的游客可以一边欣赏打捞出水的文物,一边观察考古人员在博物馆内现场水下发掘海底文物的过程。
广东省文化厅表示,“水晶宫”内将极力营造一个与海底一样的环境,让“南海Ⅰ号”在“水晶宫”内再躺800年。
“海上敦煌”吸引世界目光
南海海底预计有2000艘沉船
根据探测估计,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简直就是一座南宋瓷器博物馆。对于这座文化宝藏,自发现之日起,社会和学术界对它的关注就没有停止过。
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负责人、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认为,从文物量上来看,“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文物总数超过敦煌莫高窟5万至6万件的数量。将“南海Ⅰ号”称为“海上敦煌”恰如其分。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则认为,“南海Ⅰ号”是与中国北方大量陆地文明遗迹迥然不同的中国海洋文明遗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以前都是以文字记载,现在有了一个800年前完整的沉船实体,无疑为正确地复原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文化提供了具体的实物支点。
“南海Ⅰ号”之前,一些古港口也曾出土过少量宋代沉船,但大多破损、残缺,“南海I号”出水后,较为完整的船体将可能帮助专家破解大量宋代造船术、航海术的谜团。
景李虎介绍,以前我们根据古书、历史书解读宋代历史、宋代生活,所获的信息实在太有限了,之所以对“南海I号”采取整体打捞,为的就是不丢失任何历史细节,最大限度地保留一条接近历史原貌的通道。
为何把沉船命名为“南海Ⅰ号”?考古学家说,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
据估计,南海海底有2000艘沉船,“南海Ⅰ号”的发现和打捞,其意义不仅在于找到了一船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还蕴藏着超乎想象的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是古代中国水下考古的“新坐标”,对于整理和发掘古代中国海洋文明考古意义深远。(记者 李刚 贺林平)
发现记:
“南海I号”发现记:20年前阴差阳错揭开古船踪迹
800年前,南宋。一艘长30米、宽10米的木质船,满载瓷器等中国货物,航行至距广东阳江海岸线20海里时突然沉没,原因不详。这艘木质古船在海底水下20多米的淤泥中,静静地躺了800年,依然保存完好。考古人员发现,古船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当当响。
“南海Ⅰ号”这座海底宝库的发现,多少带一些 “偶然”。
交通部广州救捞局的记录上有这样一段文字:“1987年8月,中国救捞总公司决定和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打捞一艘沉船,由下属广州救捞局具体承接这一业务。尽管英方人员画出了细致的沉船地点,这条东印度公司沉船并未找到,而水下作业人员却意外发现了另一条古代沉船,并当即打捞出水一批珍贵文物,计有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铁器共247件,以中国生产的瓷器为主。”
就这样,“南海Ⅰ号”阴差阳错地出现在考古学家面前。
2002年3月,“南海Ⅰ号沉船水下考古队”对这艘宋代商船进行了小规模试掘,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而船上数量最多的瓷器,囊括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
从1987年夏天发现“南海Ⅰ号”到2003年国家有关方面正式向外界详细披露相关考古信息,“南海Ⅰ号”的一切都是秘密。为了保住海底古沉船的秘密,承担“南海Ⅰ号”警戒保卫任务的武警阳江边防支队不得不撒了一个长达16年的“炸弹”谎言。
附近的渔民都清楚地记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渔船经过距东平渔港约20海里的一片海域时,公安边防的巡逻艇都会赶过来要他们撤离,说这里有“炸弹”。
尽管是不得已的“炸弹”谎言,但还真管用。在16年里,官兵们不断重复这个“经典”的理由,劝说不知情的渔民离开“南海Ⅰ号”控制海域,防止拖网、抛锚对沉船造成损害。这个“炸弹”谎言直到2003年“南海Ⅰ号”的打捞计划逐渐公之于世才告终止。
现在官兵在执勤的时候,也会有渔民过来开玩笑说:“你们的‘炸弹’现在怎么样了?”官兵们也就会心一笑。(李刚 许广企)
大事记:
“南海Ⅰ号”考古大事记
制图:刘小青 图片提供:阳江市文化局
“水晶宫”做好准备迎接“南海Ⅰ号”
工作人员在蓝色“水晶宫”外围清理杂物。作 者:索有为(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广东阳江12月20日电(记者郑天虹、车晓蕙)记者20日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施工现场看到,“南海Ⅰ号”的新家“水晶宫”正在进行最后的防水防腐及消毒工作,已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出水的“南海Ⅰ号”。
800年的秘密 南海Ⅰ号打捞将揭6大历史谜团
2007年05月19日 来源:新民晚报
800多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远洋商船在南中国海沉没。800年后的今天,这艘被称为“南海Ⅰ号”的古沉船被中外专家考证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5月17日,随着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井下水,“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南海Ⅰ号”上的文物数量在6-8万件,巨大的考古价值蕴含在一个个历史谜团中。
谜团1 “南海Ⅰ号”为何沉没?
目前,有考古专家根据探摸阶段掌握的信息判断,“南海Ⅰ号”沉没原因可能与海上风浪有关。“由于船体没有发生大规模断裂,不大可能是因碰撞而沉没。而‘南海Ⅰ号’沉没的海域一直是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区域,沉没很有可能是因为遭遇巨大风浪”。
也有专家提出:“南海Ⅰ号”是不是因超载而沉没?考古人员对“南海Ⅰ号”前期探摸时,发现了一块体积巨大的凝结物,其中有一定数量的铁器。从目前情况看,“南海Ⅰ号”上不仅可能载有大量瓷器,还有一批铁锅等铁器,此外还出水了一些金器首饰及木器。
专家推测,如果遭遇风浪,“南海Ⅰ号”沉没海底的状态应该是翻倾;如果是触礁沉没,很有可能船头或船尾先插向海底。但是,从“南海Ⅰ号”沉没的状态看,甲板几乎与海平面平行。为何古船会平平地沉没?有专家认为,超载可能是原因之一。
也有专家对此猜想表示质疑:“南海Ⅰ号”长30.4米、宽9.8米,相当于宋代一艘100吨-200吨左右载重的船。载重量这么大,不大可能因为大量铁器、瓷器而沉没。专家认为,“南海Ⅰ号”究竟因为什么沉没,要等整船文物出水后计算一下总重量才能见分晓。
谜团2 始发港是哪里?
“南海Ⅰ号”的始发港是哪里?这是考古专家亟待破解的一个问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说,“南海Ⅰ号”沉没时船头朝向是西南240度,沉没朝向与当年的航向大致一样,“照这个朝向看,‘南海Ⅰ号’不是从国外驶入中国,而是从中国驶出,最新的研究显示,‘南海Ⅰ号’可能是驶向西亚或中东地区。”魏峻说,目前还没有任何信息显示“南海Ⅰ号”是从广东驶出,从船上已经出水的文物看,还没有一件属于广东地区的。
一些专家根据船载货物推断,“南海Ⅰ号”自泉州港及其以北方向出发的可能性较大。“南海Ⅰ号”出水了很多瓷器,其中就有福建德化窑和磁灶窑的瓷器,还有很多是浙江龙泉窑的。中山大学历史系宋代史专家曹家启教授分析,史料中曾有记载,当时中国商船少有向北航行的,多发自泉州及其以北港口。
谜团3 船主身份是什么?
此前,“南海Ⅰ号”曾经出水一条近2米长的鎏金腰带、一枚硕大的金戒指,腰带由四股八条金线编织而成,充满异域风情。今年在对“南海Ⅰ号”前期的凝结物清理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鎏金龙纹手镯,这枚手镯豪气十足,比大拇指粗,口径比普通家用饭碗大,两端雕成了龙头形状。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分析,从镯子上雕刻的图案和花纹看,具有中国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南海Ⅰ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都没有生锈,闪闪发亮。它们比较粗大,像金腰带长1.8米,手镯有四两重等,由此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黄金首饰的船主可能非常富裕。
谜团4 船上人员是否逃生?
从近年对“南海Ⅰ号”文物的试探性打捞结果看,目前还没有发现古人骸骨。那么,“南海Ⅰ号”沉没时,船上人员是否已逃生?广东省考古所所长黄道钦说,最终能不能从船内文物中发现人骨,有待进一步发掘。
黄道钦认为,“南海Ⅰ号”是一艘木船,与一些钢结构船不同,它不像泰坦尼克号那样沉重,因此沉没速度会比较缓慢;船身并不庞大,门窗也不高,“南海Ⅰ号”沉没时,船上人员想要逃离船只并不难。黄道钦说,很有可能“南海Ⅰ号”沉没后只有货、没有人,至于船上人员逃离后最终能否脱险,就另当别论了。
谜团5 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
“南海Ⅰ号”位于海面下20米深处,被2米多厚的淤泥覆盖。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比较坚硬。
对“南海Ⅰ号”前期探摸中,还发现了少量的船身上的碎木块。魏峻说,这些木块的材质有一部分是马尾松木。马尾松多见于南中国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因此,“南海Ⅰ号”的出生地极有可能是南中国。
为何“南海Ⅰ号”能够长存水下800年而不腐?“南海Ⅰ号”水环境课题组负责人、中山大学生物科学院徐教授介绍说,“南海Ⅰ号”在浸泡800多年后仍保存完好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南海Ⅰ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可以推测,船在沉没后的短时间内周围很快附着了大量淤泥,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对沉船周围淤泥的研究发现,淤泥内有很多生物,但没有存活的,这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厌氧状况非常好的环境。二是“南海Ⅰ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根据广东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
谜团6 船上有什么样的生活?
一面出水的宋代铜镜引起了专家的关注。这面宋代铜镜锈迹斑斑,但上面雕刻的花纹依稀可辨。专家称,这把宋代铜镜是非常典型的葵花形铜镜。更为别致的是,镜柄上有一条凹凸槽,根据手感,可以辨知铜镜的正反面。此前,“南海Ⅰ号”出水过眼镜蛇头骨。有专家推测,当年可能有阿拉伯商人把眼镜蛇作为宠物带上船,作为漫漫航行中的消遣。
在今年的探摸中,出水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陶罐,外形朴实。专家认为,这些陶罐很有可能是“南海Ⅰ号”上的船员所用,其中一些陶罐可能是用于盛酒。如果属实,宋代文献中记载的,远洋途中船员饮酒消遣的生活,就可能在“南海Ⅰ号”上得到证实。
“南海Ⅰ号”安然出水:古沉船整体打捞成功
2007年12月22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广东阳江12月21日电(赖少芬 车晓蕙)中国21日成功打捞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这艘装载着数万件珍贵文物的“宝船”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它的安然出水宣告,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获得成功。
21日上午11时的广东阳江海域,海浪起伏,波光粼粼。随着亚洲第一吊——“华天龙”的那只足有二十几层楼高的巨臂微微上扬,一个巨大的棕色沉箱泛着昏黄的泥沙从湛蓝的海水中徐徐升起。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说,“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成功,将对今后的文物考古和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日,全潜驳船将把“南海Ⅰ号”拖往岸边的临里码头,并送入专为它修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广东阳江文化局局长冯绍文说,“南海Ⅰ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后,不会马上打开沉箱,而是在密封“水晶宫”入口之后,注入海水并人工合成跟“南海Ⅰ号”在水下所处环境相似的温度、盐分、微生物、压力等,这将使“南海Ⅰ号”的考古工作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于1987年夏天发现的“南海Ⅰ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商船,沉没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由于当地海域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采用传统的水下考古方法将文物一件件打捞出水,会在抽泥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破坏,并损失很多珍贵的文物考古信息。
中国政府对“南海Ⅰ号”文物的考察和打捞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直至2003年,文物部门确定对这个装满秘密的古沉船实行整体打捞的方案,“南海Ⅰ号”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洋考古项目,而如此大规模地整体打捞,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成为首创。
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负责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说,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北大陆的古丝绸之路一起,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但现代历史和考古界都难以寻找到关键的实物证据。
他说,南海Ⅰ号”的发现和打捞,将给“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最可信、最典型的标本,它堪称“海上敦煌”。
在“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中,专门量身订做的“亚洲第一吊”——“华天龙”巨臂下牛角式的主吊钩,紧紧钩住16个吊点的32条钢缆,这些钢缆牢牢地把“南海Ⅰ号”从30米深的海底“牵”出水面,吊移到下潜入水的全潜驳船上。
由于在水下浸泡了几个月时间,沉箱原来的鲜艳橙色已经变成棕色,上面附着了密密麻麻的一层海底生物。记者在离它最近的1号作业平台俯瞰沉箱敞开的顶部,沉箱之内是一块块青黑色的淤泥、凝结物,点点白色的贝壳闪现其中,隐约可见一两片瓷器碎片,显示着古船文物的诱人魅力。
中国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专门定制了一个巨型沉井,将沉井压入海底整体罩住沉船后,再从沉井底部穿引36根钢梁,形成一个密封的“钢箱”,这个过程用了七个月时间。
从2001年至今,考古人员对“南海Ⅰ号”进行了多次试探性发掘调查,已打捞出4000多件金、银、陶瓷类器物,以及6000多枚宋代铜钱。根据初探,“南海Ⅰ号”船舱内还保存着6-8万件古代文物,价值非凡。
据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由阳江市政府管理,有望于明年底开馆。
“南海Ⅰ号”出水后考古还将持续多年
2007年12月21日 21:25:49 来源:新华网
12月21日,吊船在起吊装有“南海一号”的沉箱。当日,古沉船“南海一号”在广东阳江海域被打捞出水。在海底沉睡多年的“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商船,沉没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为6至8万件。 新华社记者周文杰摄
新华网广东阳江12月21日电(记者郑天虹、车晓蕙)记者从21日在广东阳江召开的“南海Ⅰ号”出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海Ⅰ号”出水后,其考古工作还将持续多年。
广东阳江文化局局长冯绍文说,由于整体打捞后,水下文物的保护没有可以参照的经验,在海底淤泥里的木器、铁器、银器、瓷器等文物来到陆地后如何保护是一个新课题,这将使“南海Ⅰ号”考古工作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冯绍文说,“南海Ⅰ号”入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后不会马上打开沉箱,而是在密封水晶宫入口之后,注入海水并人工合成跟“南海Ⅰ号”在水下所处环境相似的温度、盐分、微生物、压力等。
据专家估计,“南海Ⅰ号”上有6万-8万件文物。考古工作者将在水晶宫内对这些文物进行发掘和考查,届时游客可以在“水晶宫”两侧的长廊上观看考古的全过程。
据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由阳江市政府管理,有望于明年底开馆。
12月21日,被沉箱罩住的“南海一号”古沉船被打捞出水。当日,古沉船“南海一号”在广东阳江海域被打捞出水。在海底沉睡多年的“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商船,沉没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为6至8万件。 新华社记者周文杰摄
新闻背景:“南海Ⅰ号”考古大事纪
考古发现:中国“寻宝”海上丝绸之路
揭秘:谁在盗捞南海海底沉没的宝藏?
2007年12月22日 来源:现代快报
英国职业寻宝人哈彻 砸碎“东方泰坦尼克号”
1999年,南海海底30米深处,一座堆积的“小山”吸引了迈克·哈彻的注意。盗贼般的直觉告诉他,在黑暗的海洋深处,只有精致的中国瓷器才会发出那种惊人的光泽。他毫不犹豫地下令打捞,结果多达百万件清代康熙年间的瓷器出水。捞宝船队上的人都露出垂涎的目光,但哈彻却命令:砸碎它!对哈彻来说,世界文物收藏市场上,永远是物以稀为贵。哈彻走了,浩劫留下:百万件瓷器中,60多万件被砸得粉碎。
如果没有英国人迈克·哈彻的当头一棒,南中国海的古老沉船和沉睡了千百年的宝物,将会是另一种命运。
潜伏在南中国海
巨大的财富诱惑,是所有海上寻宝人的第一原动力。迈克·哈彻开出高价,引诱同他一样做着“捞宝梦”的人替自己卖命:考古专业的高材生、技术纯熟的潜水员、海难事故的研究者、东方海域的知情人;此外,他还携带着小型武器。
一艘名叫“泰星号”的清代沉船,满载着传说中的宝物,奇迹般地沉没,消失于苍茫。在寻宝人的梦想中,它是东方的“泰坦尼克号”。
1999年,哈彻重金聘请的考古人员,在荷兰人詹姆斯·哈斯伯格所写的《东印度航行指南》上,发现了这个惊人的秘密宝藏。“1822年1月14日,‘泰星号'船上载有2000多名乘客和船员,压舱的是100多万件福建德化的瓷器。船驶到中沙群岛时,触礁沉没。”
哈彻立即顺藤摸瓜找到了“印第安娜号”的航海日志。在发黄的资料中,大致锁定了“泰星号”的沉没位置。哈彻带上自己的船队,悄无声息地潜入中国的南海水域。
开始的头一个月里,搜寻并不顺利。直到1999年5月10日晚上,声波定位仪才显示出不规则的海床,可是磁力计却没有太大异常。
转折是在两天后,5月12日,潜水员潜入深达30多米的海底,看见了一个又一个的直径达1米的铁环,然后发现了一处小山似的堆积物,方圆足有400多平方米,竟然全是瓷器!
哈彻大喜过望,请来了英国著名海难研究专家尼戈尔·匹克福做鉴定。“这就是‘泰星号'!这百万件瓷器全部出自康熙年间的中国四大窑系,几乎件件都是精品。”
这些精品没有在海难中毁坏,但大部分却在重现于世后被砸碎。那剩下的36.5万件绝佳瓷器,被哈彻偷偷拖出了南海,运到德国待价而沽。随后持续了9天的拍卖会,为哈彻带来的是整整3000万美元的横财。
3万美元买不回一件
砸碎“东方泰坦尼克号”之后的这场拍卖会,无法不让中国人想起多年以前,荷兰嘉士德的中国文物专场拍卖会。那是中国水下考古人最心痛的记忆。
1984年,迈克·哈彻潜心研究曾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尘封的档案馆里,“哥德马尔森号”吸引了哈彻的目光。1752年冬,“哥德马尔森号”商船满载着瓷器和黄金,从中国广州驶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这艘船在航行了16天后,触礁沉没。
哈彻在南海海域探测到了这艘沉船。23.9万件青花瓷器,125块金锭、总重达45公斤,还有两门刻有东印度公司缩写VOC的青铜铸炮……打捞出水的文物让哈彻眼花缭乱。哈彻将它们悄悄拉到公海,隐匿一年后,拿出 “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的国际公约,将沉宝交给荷兰的嘉士德拍卖行。此举换回了2000多万美元的回报,使他成为“最富有捞宝家”。
1986年4月,阿姆斯特丹,嘉士德中国文物专场拍卖会开幕。一次拍卖会上出现23.9万件之多的中国文物,这样的盛况,在欧洲收藏史上前所未有。中国驻荷兰使馆急电国内,请示此事。
国家文物局文物处的杨林紧急受命。他翻遍了国际海洋公约、世界各国海洋法,却找不出任何一条能制止此事的法律依据。无奈,国家文物局只好派出了两位陶瓷专家耿宝昌、冯先铭,前去阿姆斯特丹一探究竟。但他们只带了3万美元。
拍卖行把优先竞拍的待遇交给了中国人——1号牌。可是,在整整3天的拍卖中,中国人连一次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得到——每一件瓷器的起拍价格,都在估价的10倍以上,3万美元形同废纸,20多万件珍贵的中国文物花落旁家……20多年后的今天,当中国全力以赴打捞“南海一号”时,留下了一句悲愤的话:“中国水下考古能有今天,是哈彻‘逼'出来的。”
小孤儿,大海盗
在国际海洋考古学界,迈克·哈彻的名字,已经等同于“灾难”。
他惯于毁宝提价,从来都“说不清楚”打捞的地点。对于“哥德马尔森号”,他拒绝回答详细位置。而古航海日志显示,这艘中国商船是在香港西南海域触礁沉没。对于“泰星号”,他自称在“赤道南部两度、爪哇北部、苏门答腊东部和新加坡南部之间的某处海底”,但事实上,他的船队如幽灵般在香港海域勘探了一个多月。
生于1940年、黄头发、赤红脸、长得五大三粗的迈克·哈彻,从不掩饰对财富的狂热。“我在孤儿院中长大,我阅读寻宝发财的书,希望有一天也能找到大笔宝藏。这些书影响了我的一生。”
1970年,30岁的哈彻跑到了澳大利亚,成立了一家海洋商业打捞公司,打捞二战期间被击沉的商船和军舰。一个偶然的机会,哈彻遇上了生命中的第一艘古船——载有2.2万件中国明代瓷器的南海沉船。他试探着把瓷器卖给收藏家,结果却大吃一惊:数百万美元,比前三年的收入还多!
自此,哈彻决定改变业务方向——寻找南海古沉船。渐渐的,哈彻成名了。他成了“最出色的海洋探险家”、“当代最成功的寻宝人”。
不过,哈彻并非一直顺利。2007年初,他吃上了国际官司——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的1.5万名投资者状告哈彻骗走他们4000万美元的投资。原来,2006年,一名澳大利亚人、一名新西兰人和哈彻合伙,成立了“哈彻信托投资基金会”。他们四处宣称“又发现一处巨大的海底沉宝”,吸引了大批投资者,仅在日本就有1.3万人把血汗钱送进了哈彻的口袋。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哈彻毫无动静。
背着4000万美元债务的哈彻的最新表态是,“我确实在南海开发新的捞宝项目,但是你们得有耐心和信心,迟早有一天,会得到回报的。”这一纸声明,引起了海洋考古专家深深的担忧。假如哈彻真的发现了又一个巨大的宝藏,为了填补这4000万美元的漏洞,他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南海,将无法平静。
美国老兵
盗捞万件中国古董
四年过去了,尽管美国退伍老兵费尔·格雷科仍背着“盗捞”的犯罪嫌疑,但他藏在洛杉矶家中的2.3万件中国古董已越来越少。发达的互联网让他轻易绕过公开拍卖文物的法律障碍,将古董卖给了私人收藏家。似乎无人能够阻止他的“黑手”伸向南海深处的中国沉宝。
瞒天过海20年
2003年8月,纽约格恩西拍卖行接受一家名为“牧马寻宝公司”的委托,准备公开拍卖一大批汉唐陶瓷、明代花瓶等中国珍宝,底价总计1500万美元。就在拍卖槌即将敲下的那一刻,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突然喝停,理由是“牧马寻宝”涉嫌非法打捞与走私。中国文物怎么会在纽约拍卖,又为何被菲律宾政府喝停?这背后是一个海盗式捞宝故事,费尔·格雷科就是那个海盗。
费尔·格雷科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老兵,曾参加越战。1972年,当他离开越南时,身上的大背囊里,装满了《南海古贸易调查报告》、《东南亚考古现状》、《中国古董》等书籍。回国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格雷科前往非洲马达加斯加寻宝。没想到首次下海就捞到了金块,格雷科发现寻宝才是财富之路。
由于熟悉亚洲文化,格雷科认定南海海域内沉没的中国古船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宝库。他立即回到亚洲,瞄准了菲律宾、印尼及越南附近海域。他先在菲律宾住了至少10年。其间,格雷科在香港成立了名为“牧马寻宝”的公司,筹措寻宝资金、招募文物行家。另一边,他千方百计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负责人攀上交情,了解该国捞宝手续底细。暗中,格雷科已经招募了数百名菲律宾渔民中的潜水高手,集合他们打捞海底沉船上的“瓶瓶罐罐”。
在后来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格雷科说:“在20年的海底寻宝行动中,具体情况从不为外人所知。而且大多数国家都还没意识到水下文物的价值,一旦它们知道价值,那我们就没法干了。”
绕过法律网上拍卖
而对拍卖行,格雷科谎称,他的海底寻宝行动是“完全合法”的,获得了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和有关方面的特许,直至被喝停的那一刻。
据菲律宾《调查者报》报道,格雷科海底捞宝的“巅峰期”始于1997年,一直持续到2002年。其间,他在南海海域先后发现了16艘海底沉船,捞起了约2.3万件古董。令人吃惊的是,数量如此之多、价值如此之高的文物,竟然悉数被格雷科悄然运回美国。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海底探险家埃莫里·克里斯托夫和《纽约时报》记者曾到访格雷科位于洛杉矶市郊的住所:花园里赫然立着几个高度超过两个成人的巨型花瓶;6座被怀疑来自明太祖墓前的石雕,摆在花瓶两侧;精美的瓷碗、陶碟要么被随意摆在地上,要么一叠一叠地堆放在一起……记者不禁惊叹:“格雷科的家简直就是小型中国古董博物馆!”
更深的黑幕随之也被揭开: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否认曾向格雷科颁发过任何捞宝及文物出口的证件。2004年,菲律宾司法部要求美国引渡格雷科,并签发了逮捕证。
由于美国政府拒绝配合,格雷科并没有受到上述指控的影响。在委托拍卖流产后,他决定改在互联网上拍卖,通过电邮与买家交易。国际考古学家对此愤怒不已,因为不知究竟有多少珍贵文物就这样从格雷科手中消失,从此彻底破坏了考古价值。
“海盗”遭到通缉
澳大利亚考古学家布莱恩·霍曼揭露了格雷科手中古董可能的真实来源。
从2000年开始,格雷科先后多次同霍曼联系。格雷科曾向霍曼展示其捞宝录像。霍曼说:“从海象和水下环境来看,我初步断定那应该是中国所属的南海水域。他展示的中国文物,从所附珊瑚虫及其他附生物的痕迹来看,也能断定应该是中沙或者西沙水域。”
但2006年1月底,拥有印度尼西亚永久居留权的格雷科,被印尼政府通缉,因为他涉嫌“大量走私国家级文物”。2006年2月,格雷科连人带船在阿联酋迪拜被扣押,船上所有文物被没收,他本人也被拘禁180天。去年年底,格雷科终于回到美国。他毫无悔过之意,向媒体辩解说:“我不是寻宝者,不是考古学家,也不是出口商,我只是海底沉宝的保管员……我很自豪成为它们的守护者!”本报综合消息
比利时人海曼斯抢夺五代十国沉宝
和职业寻宝人不同,比利时人吕克·海曼斯是一个金融投资家,南海是他的又一个“商业领域”,而印尼人是他的新“合作伙伴”。只不过,他们都没有料到会如此幸运:一艘满载宝藏、填补历史空白的中国古沉船,正在海底等着他们。
全程记录了海曼斯寻宝之旅的一家水下摄影公司,后来这样描述宝藏发现的时刻:“2004年9月,爪哇海60米深的海底,那真是激动人心的一刻:14000串珍珠、4000块宝石、400件暗红色的蓝宝石和2200块石榴石,而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爪哇海的惊喜
2003年的一天,一位欧洲客户敲开了吕克·海曼斯的家门,“最近有印尼人要打捞南海附近的海底沉船。我打算投资500万欧元,你注册一家公司,所得收益五五分成,怎么样?”这是海曼斯第一次听到“水下考古”和“南海”。考虑清楚后,海曼斯不再犹豫。不久,他就带着法国潜水专家丹尼尔·威斯奈凯尔,以及两艘比印尼海军军舰还先进的船只,来到了印尼的爪哇海面上。
2004年9月,威斯奈凯尔对海曼斯说:“渔民给我们送来了撒网时捞到的陶瓷碎片。”海曼斯和潜水队下海勘察,第二天威斯奈凯尔就瞄到了几块陶瓷碎片,接着,是一个高约30厘米的瓶子。威斯奈凯尔揭开瓶子看见了一柄金马刀的手柄。“我们找到宝了!”这是一艘很大的沉船,70米长、15米宽。海洋考古专家说,商船来自公元10世纪的中国,距今已有千年。
它来自五代十国
海曼斯在船队坐镇整整19个月,指挥潜水队先后下潜2万次,把将近25万件珍宝逐一打捞上来。
不久,雅加达一间毫不起眼的小仓库里,出现了一幕奇观——地上堆放着成千上万件古色古香的瓷器;古埃及法密德王朝的七彩玻璃器皿随处可见……最令人称奇的是那些瓷器:碟子上的饰纹是龙、鹦鹉和其他异鸟;茶壶上的莲花图案清晰可见;青瓷上的釉完好无缺。海曼斯找来的德国陶瓷专家彼得·施瓦茨惊叹道,这是中国官窑的瓷器。
最让考古学家们惊叹的是:这艘沉船出自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唐朝的强大,使得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主要贸易途径。直到唐朝衰落,北方战乱,海洋才成为中国贸易的新出口。“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兴盛。然而,当时正值战乱,历史学家对这时期海上贸易的情况所知甚少,几无记载。
印尼人翻脸了
就在海曼斯打算对一个新的宝藏“跃跃欲试”时,印尼警察查封了他在雅加达的藏宝仓库,指控海曼斯的公司“非法捞宝”。或许,面对着估价4000万美元的一仓库宝藏,已经掌握了打捞沉宝方法的印尼人,若想甩开海曼斯单干,是个不错的打算。
年终特稿:2007年我国考古新发现
新华网杭州12月15日电(记者余靖静 廖君)290多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初露端倪”,承载至少6万件文物的南宋沉船即将浮出海面,85公斤的“玉猪”惊现安徽,最早的真丝纺织品出土江西,湖北荆州精美的4层丝绸棺罩举世罕有……2007年的众多考古发现,令世人用更新的眼光来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科学家称“石头剪刀布”必胜秘诀:先出剪刀
2007年12月21日 来源:现代快报
科学家声称,已找到玩游戏“石头剪刀布”的必胜秘诀:先出“剪刀”。
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刊登文章说,“剪刀先胜”策略具有心理学依据。文章说,众所周知,这一游戏的定律是:石头磕剪刀,剪刀裁布,布包石头。而科学家研究发现,玩游戏时人们最常出的第一招是“石头”。因此,稍微精明一些的游戏者第一招通常出“布”。而假如你出“剪刀”,就可出其不意获胜。
“剪刀先胜”策略曾帮一家拍卖行战胜商业对手,赢得巨额合同。2005年,日本一名收藏家打算拍卖一幅印象派名画,但在著名的索思比拍卖行和克里斯蒂拍卖行之间难以抉择,不知委托哪家好,最后他决定让两家代表以“石头剪刀布”方式决胜负。克里斯蒂拍卖行负责人向员工包括自己11岁的女儿寻求制胜策略。小女孩让爸爸先出“剪刀”,因为“每个人都以为你会先出石头”。结果不出所料,索思比的代表以一只张开的手掌迎向克里斯蒂代表的“剪刀”,失去了这笔价值约2000万美元的合同。
文章还说,还有另一些窍门能保证玩家立于不败之地,比如直接告诉对方你准备出什么招,然后实施。“没人相信你真会这么做,因此他们反而不会出能打败你的那招”。
广州 汉语培训 汉风HSK汉语培训中心 电话: 020-86006099
返回目录 相关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