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进程 195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按照户口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政策。这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户籍制度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由此产生了与户籍相关的“居住”和“暂住”等概念,事实上造成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卫生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 1951年的户口簿  2012年广州户口簿  入学比入户更重要(2010年)  居住证制度   
  2.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
1978年12月18-22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了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不合时宜的政治口号的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主,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转折,中国从此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率先开放的沿海城市 >>  3.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胡锦涛主席在谈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0世纪70年代,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大多数村民都曾出门讨过饭。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了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大包干”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一号文件,肯定我国农村正在出现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后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得到了普遍推行。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深圳国贸大厦位于嘉宾路与人民南路交汇处,1984年10月动工兴建,1985年12月竣工。楼高160米,共53层,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建筑。建设者们曾创造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有力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国贸大厦早已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窗口”,也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春天的故事
新版《春天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左二)在深圳登上20层高的国际商业大厦楼顶,眺望建设中的罗湖新城区。 1992年邓小平南巡  
   >> >> 
走进中国 中国地理  中国各省市山水地形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新疆 西藏 四川 重庆 贵州 云南 河南 安徽 江西 湖南 湖北 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返回课程目录>>> 0,1,2,3,4,5,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