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报告:“危言”应可“耸听”
2007年11月24日 来源:人民日报
11月1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最新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全球变暖已是不争事实”,并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潜在恶果进行了更多描述。
报告认为,全球变暖现象可能90%源于人类的活动。1970年至200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70%。报告预测,至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上升1.1至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厘米,纽约、孟买和上海都有可能被淹没。如果气温上升1.5摄氏度以上,全球20%至3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如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至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全球变暖将导致气候灾难更频繁、更猛烈,“未来水世界”的场景和干旱缺水的困局会同时出现。
IPCC的最新报告讲述了一个人类工业化以来的“盛世危言”,语调更为明确,描述更为“恐怖”。这似乎应了中国“天道好还”的古话。数百年来,人类无止境、无节制地攫取大自然亿万年内蓄积的能源,并向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现在,老天爷还以全球的气温上升。
对IPCC报告的预测,或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无人可否认“全球变暖是不争事实”这一说法。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正相关联系,也是相当明显的。在某种意义上,全球变暖已不只是“远虑”,而且是“近忧”了。
人类的工业化进程是和碳能源的利用同时到来的。地球碳能源的蓄藏是有限的,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而且增长迅速。这种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渐明显。最近石油价格的飞涨,从本质上说,也是这种矛盾的市场反应。传统工业化方式出现了内在与外在的严重矛盾和后果,或许,人类应该进入一个“工业化反思”的时代。
IPCC的这份报告将成为今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指导性文件。面对这份文件,各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将进行痛苦的抉择。(黄 晴)
人类离危险临界点还有多远?
2007年09月15日 来源:《环球》杂志
资料图片:2005年10月2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市,一对父子在被毁坏的家园旁。 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卡特里娜飓风在经过美国佛罗里达南端的时候,才只有3级,但一进入墨西哥湾,立刻上升为5级,风力达17级以上,破坏力猛增到最强档,原因是墨西哥湾的海水因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非常暖和。”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的办公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智囊团”重要成员丁一汇为《环球》杂志记者详解了卡特里娜飓风升级的全过程。
在上楼之前,记者看到科技大楼一层的大厅正在举办关于中国最近气候灾害的展览,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让人深切感受到危机的迫近。
被气象学家们称为“极端气候事件”的重大灾害性天气,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加大。长期统计显示,随着海洋温度的上升,上世纪70年代后,地球上的强台风数量增加了。
英国自然灾害专家比尔麦圭尔最近发表文章提醒说,忘记全球恐怖主义吧,因为地震、超级火山和飓风的定时炸弹正在滴答作响,它们的威胁更猛烈。
麦圭尔列举了可能发生的十大灾难,其中包括:飓风席卷纽约、海啸摧毁北大西洋沿岸、2030年地中海沿岸沙漠化、本世纪内海平面可能上升1~2米——上升1米将威胁到地球上1/3的农田,如果上升4米,美国迈阿密海岸线以内60公里的区域都会变成汪洋大海……
那么,人类离安全气候的边缘还有多远呢?德国科学家说,只有2摄氏度——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再升高两度,那么人类的生存条件就将受到威胁,人类社会就将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尽管对“两度”临界点人们还有不同的看法,但看过科学家们和作家们描述的破坏性发展所制造出来的明日世界有多么触目惊心,相信大多数人能够认同气候问题和有节制发展的重要性。
《环球》与丁一汇的对话就从这“危险的两度”开始。
2007年5月15日,冰山的影子倒映在格陵兰岛沿岸的水面上。据测算,格陵兰岛的冰盖约为260万立方千米,目前正在以每年100至150立方千米的速度消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6月4日公布的《全球冰雪展望》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冰川、积雪加速融化的严重后果,并呼吁各国联手采取切实行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新华社/路透
危险的“两度”
《环球》: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在八国峰会上表示,希望八国同意在本世纪末将气温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丁一汇:对于目前的全球变暖问题,欧盟国家特别强调地球温度升高会使人类生存环境达到一个危险的水平。这个危险的界限呢,他们现在就定义为2摄氏度。
这就是说,未来如果地球温度继续升高两度,那么我们的经济、生态系统、粮食安全、水资源、海岸线、海平面上升等等,都会发生异常的变化。最后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条件,那人类社会就不可持续发展啦。
变暖两度以下,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还有有利的一方面,比如原来种两季稻的地方可以种三季了。但是一旦超过两度这个界限以后,那就全是害处了,并且两度以下那些不利的方面还会非线性地增长。比如气候变化所致的水资源短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两度以下大概也就影响几千万人,可是一旦达到两度以上呢,突然就增长到35亿人口!这个就相当厉害了。
《环球》:如果听任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发展下去,地球温度离达到两度界限还有多长时间?
丁一汇:根据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结论,大概是在2050年前后。所以说默克尔在G8峰会上要让西方发达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能够同意在205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0%这个非常高的目标。如果这一目标达到,实际上就使得温度可以控制在上升2摄氏度左右。
《环球》:这个两度的界限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公认吗?
丁一汇:两度这个界限是欧盟科学家提出,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引用了该结果。他们特别强调以两度来作为危险水平。当然,按理说这也是不确定的。因为对各个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两度不可能都是灾难性的。不过,中国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没到能够提出一个准确阈值(就是临界值)的水平。
欧盟国家提出两度概念之后,紧接着就是下一个行动。在世界银行当过经济顾问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斯特恩写了一本800页的书,叫做《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强烈地表达说,为了不超过两度界限,全世界必须在2030年前采取一致的行动来进行减排。行动得越早,全世界的国民经济损失越少,可以控制在5%~10%。如果在2030年以后再减排,那么全世界国民经济损失平均来看,就要达到20%。
斯特恩提出的这个理论被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写在报告里面了,所以这样一来,要在2030年前尽量减排,就变成一个政府行为了。但是2030年之前这段时间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却正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压力与对策
《环球》: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减排与经济发展必然是对立的吗?
丁一汇:按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就意味着能源大量不断的使用。如果中国承诺减排,经济必然受挫。什么叫减排,减排就是我们要花大量的钱去改造能源系统、工业体系。美国当年退出京都议定书,就是因为它不愿改造,认为成本太大,并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会降低——成本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这样,我们就需要一个权衡,要讲道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思路,有这样两个主线:
第一个主线是,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6000万人在贫困线以下。而每个人生下来,都应该有享受生活的权利。我们还是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提出的第一个总体方针,即继续经济发展的这条主线,是不能丢的。
第二个主线,从长远来看,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方今天给我们提出来的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零排放、低碳经济,所有这些概念对中国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利的。我们应该逐步过渡到这条路。
《环球》:强大的压力是否也能成为中国开发新能源的动力?
丁一汇:这就是科技部长万钢所谈到的,我们对气候变化要大力进行创新型研究和增加投入。
现在所有的高效减排和节能新技术,基本都掌握在西方。比如中国最需要的,是煤的环保使用技术。中国煤的储量非常大,几百年都用不完,别人用完了我们还有。但我们要长期地安全地使用煤,就需要一种叫做“碳捕获和储存”(CCS)的技术——煤烧完后,赶快把它捕获起来,然后液化,再把它输送到一个封闭的地方——地层里面,埋起来,这样就不参加大气的循环,二氧化碳排放就不会增加。
但这个技术中国不掌握,而西方掌握。欧美计划在2015年前将之商业化或供给工业使用。不过,现在他们不肯通过国际合作渠道低价转让给中国。因此,中国科学家要独立自强去创新。
APEC气候风暴背后
《环球》:在这次APEC会议上,气候又成为重点议题。您是否了解各国对这次气候交锋的准备工作呢?
丁一汇:就在上个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派了个特使到中国来。他拜访了中国外交部和发改委,还请了4位中国专家到澳驻华使馆,把霍华德将要在APEC会议上公布的一个方案给我们看。
这个方案的精神主要是两点,第一点,它说现在世界发展的中心已经由美洲移到了亚太地区,所以气候变化的对策等应该以亚洲经济发展为主要对象,而《京都议定书》不谈发展中国家(减排),过时了。
第二点,它认为《京都议定书》还有一个弊病,那就是如果发展中国家不参与减排,《京都议定书》上的“附件一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即使减排,也赶不上发展中国家排放的增量。
所以他们认为要搞一个“新东西”。虽然对这个“新东西”,他们没有具体讲出来,但我觉得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有发展中国家参与。只是参与的方式你可以自己提出来,可以自下而上。
一旦抛开《京都议定书》,发展中国家以后就没有一个国际的公约在那里保护,压力就会非常大。
《环球》:APEC会议期间,胡锦涛主席将发表中国对于气候问题的看法和主张。
丁一汇:我觉得这个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从G8峰会到12月将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各国领导人气候变化会议,中国都是重要参与者。对巴厘岛的会议,正在积极筹备。(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已经到中国来过一次,就准备工作咨询我们这些科学家。
中国迟早要面临这样的局面,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一要坚持立场,就是说,共同确立的责任;第二还要坚持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第三我们肯定还要积极支持保护气候的国际努力。(《环球》杂志记者/卞卓丹 实习记者/苏蕾)
全球变暖可能威胁非洲三分之一海岸线
2007年11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约翰内斯堡11月8日电(记者 袁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8日在此间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有可能威胁非洲三分之一的海岸线,保护好自然资源对非洲至关重要。
南非新闻联合社援引施泰纳的话说,据估计,非洲沿海三分之一的地区到本世纪末将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港口、炼油厂等基础设施会遭到威胁。
非洲大陆的海岸线长达3万多公里。施泰纳说,事实上,部分非洲海岸现在就已处于被侵蚀的状态,气温升高还给沿岸贝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施泰纳指出,事实表明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影响未来还会更加严重,非洲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渔业和旅游业等,因此如何保护好自然资源对非洲至关重要。他说,非洲国家要加强协作,共同努力保护非洲的海洋资源和海岸环境。
格陵兰岛民享受全球变暖 沉睡多年老树发出新芽
2007年11月06日 来源:信息时报
全球变暖使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威胁,但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的居民却并不担忧,他们正享受气候变暖带来的种种好处。由于冬天来得更晚去得更早,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因有了更长的生长期而产量提高,他们饲养的羊群因放牧时间增加而长得更肥;他们还尝试把生长在温暖地区的蔬菜引种到当地以增加食物的种类。
海湾冰封期缩短使格陵兰岛民可以更多乘坐船只来往,交通因此变得更容易。
卡纳西塞克树林里发芽的松树
温度上升使当地农场养殖的羊群更肥,繁殖更容易。
沉睡多年老树发出新芽
纳萨尔苏瓦克镇位于格陵兰岛(丹麦)南部,当地一处被称为“卡纳西塞克”的小树林最近发生了一些怪事。这片林子里四棵最古老的松树正在“复活”,它们由德国植物学家罗森维格在1893年种下,在过去数十年中保持沉睡状态,如今它们的树冠奇迹般发出了新芽,一簇簇淡绿的松针不知何时冒了出来。“这些老松树正在萌发第二春,”当地居民保尔·布吉克说。
格陵兰岛的面积有欧洲的四分之一大,但是像“卡纳西塞克”一样大小的松树林只有9处,所有树木都是人类栽种的。整个岛只有51个农场,所有的农场都养羊,现在有一家农场正在尝试养牛,并且已经有了22头牛。当地的农场以前只能种土豆,这也是格陵兰岛民的主要蔬菜,除此之外的大部分蔬菜都从丹麦进口。
岛南将遍布农场和树林
现在情况不同了,全球气候变暖使沉睡多年的老松树萌发了新芽,格陵兰岛当地种植的花椰菜和卷心菜也首次在当地一家超市上市,当地有5家农场开始进行土豆的商业化种植,另有5家则在试着引种新品种蔬菜。当地政府农业部门主管官员肯尼斯·霍格丝毫不怀疑,格陵兰岛南部最终有可能布满蔬菜农场和茂密的树林。
卡纳西塞克树林距离纳萨尔苏瓦克不远,只有2.5英亩大小,“如果气候再暖和一点,这片林子有可能提供足够多的经济用木材,”霍格说。
温度决定居民一切生活
往格陵兰岛北部去,是世界第二大冰川,260万立方公里的冰盖覆盖着整个岛屿80%的土地,目前正在以每年100至150立方公里的速度消融,不但影响着全岛56000居民的生活,也影响世界其他地方。如果这些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2米。
霍格介绍说,温度决定当地居民生活的一切,更加温暖的气候将带来诸多好处,譬如将有助于当地农业的大发展,但温度降低几度就会使情况有很大不同。
冰期使这里变荒凉
格陵兰岛作为丹麦的自治州,全岛面积为217.56万平方公里。 据记载,约在公元982年,有一个叫“红发”埃里克的诺曼人从冰岛出发去寻找新大陆,意外发现了这个大岛。埃里克把最先发现的一片陆地命名为“格陵兰”,意为“绿色的土地”,企图诱更多人迁徙到这个荒凉的冰原上。
格陵兰岛当时的气候比现在温暖,那时还有大片的森林和肥沃的土壤,随后移居到此的一部分维京人可以在这里种植农作物和养羊谋生。但是从16世纪开始的小冰期使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温度降低,格陵兰岛北部的居民无法生存下去,种植农作物也不再可能。
汉斯·古博格在岛卡考图克港附近一处农场挖掘花椰菜。
卡考图克附近农场种植的观赏性卷心菜。
人们可享用“格陵兰蔬菜”
古博格随手从地上拔出一片花椰菜的叶子,这里产出的花椰菜甜味更重一些。寒冷的气候让花椰菜生长的速度比温暖地带更缓慢,而这里夏季每天有20小时的日照时间,再加上昼夜温差大,使得花椰菜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凝聚糖分。“它味道浓郁,因为营养全部集中在只有普通花椰菜三分之一大小的个头中,”古博格介绍说。
古博格挖了十几颗花椰菜,把它们装上汽艇后运到卡考图克的超市里去出售。很快,人们就会在饭馆里享用这些新鲜的格陵兰蔬菜,此前的人们则只能吃到格陵兰羊肉和格陵兰驯鹿肉。“格陵兰人大都习惯于猎人生活,要让他们改变现状需要时间,”古博克说,“但我相信格陵兰岛南部将来可以种植更多农作物。”
物产更丰富 交通更容易
气候是这里的决定性因素,气温每上升一摄氏度,当地居民生存的机会就增大一分。格陵兰岛南部的气温从上世纪80年代探低之后,开始逐步上升。根据丹麦气象局的记录,1961年到1990年之间的平均气温是33摄氏度,但是2006年,这里的气温达到了35摄氏度。
冬天逐渐来得更晚去得更早。当地居民养殖的羊群有了更长的放牧时间,这意味着羊的数量和羊肉的产量可以更高;农作物生长的时间也可以更长,这意味着产量的增加;居民在户外工作的时间也可以更长;由于湖面和附近海面冰封的时间缩短、频率减少,人们也可以有更多机会乘坐汽艇出外,大大方便了出行。
格陵兰鳕鱼喜欢更温暖的海水,气候上升使它们更频繁地出现在格陵兰岛附近的海域;农作物种植季节现在从每年的5月中旬持续到9月中旬,比十年前增加了三周时间。“春天现在来得更早,人们可以更早地接生羊羔,更长时间的放牧,”当地68岁的农场主恩诺克·弗雷德里克说,他家的农场就在卡纳西塞克附近,之间通过崎岖泥泞的山路连接,“气候变暖让年轻人的未来有了更多可能性,”弗雷德里克说。
更多新植物安了家
当地媒体近来有零星报道说,有些人家的庭院里种植的草莓竟然结出了果实,这给当地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丹麦园艺家汉斯·古博格对此印象深刻,“其实他们知道总共结出的草莓可能只有20颗或者25颗。”
来格陵兰旅游的人们,现在除了可以游览空旷的冰原,也可以观赏种类更多植物,大片的土豆地中夹杂着一年生的花:菊花、堇菜、还有矮牵牛花,这些都是格陵兰岛从未有过的植物。(阿哲)
英专家称:全球变暖使空气湿度提高
2007年10月13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专电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周刊日前发表的英国专家的研究论文认为,人为造成的全球变暖使空气湿度提高,这可能导致全球降水模式发生改变、热带风暴加剧以及人类健康受到热应力的不良影响等后果。
论文说,1976年至2004年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了0.49摄氏度,大气水蒸气浓度升高了2.2%。该项研究的负责人、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内森·吉勒特说,到2100年,大气湿度可能再提高10%。
此前,科学家已经注意到,随着气温的升高,陆地和海洋表面蒸发的水分增多,从而导致空气湿度在过去几十年间有所升高。
但是,由于当时的数据多为地区性的而不是全球性的,而且计算湿度的方法各不相同,因此科学家并不清楚湿度增加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后果。
论文采用了一套新的湿度观察数据。该数据是在20世纪末通过“地球气候系统”这一强大的计算机模拟系统计算得出的。
吉勒特说,水蒸气增加是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一个“正反馈”,是一个恶性循环。
水蒸气是一种温室气体,和碳污染一样,它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水蒸气吸收空气中的太阳能,从而加剧全球变暖,继而使湿度进一步升高。吉勒特认为,湿度升高可能带来非常广泛的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可能受到影响。热带气旋可能增强,因为湿度是这类风暴的诱因之一。
英研究称全球变暖或导致物种大灭绝
英国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24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不断上升的气温可能使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物种在未来几个世纪内灭绝。
这一研究成果24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研究人员说,这是科学界第一次研究气候、物种灭绝程度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的联系。
研究人员分析了5亿多年来的化石记录以及气温变化,发现地球历史上5次最大规模物种灭绝(即超过50%的生物绝迹)中,有4次发生于地球的高温期。
“这种联系总体来看适用于所有历史时期,”参与这一研究的生态学家彼得·梅休说,“如果气温上升,物种灭绝(数量)也会随之上升,生物多样性就会下降。”
据联合国下属的气候变化政府间论坛预计,全球平均气温截至本世纪末的上升幅度可能在1.8摄氏度至4摄氏度之间。梅休警告说,如果按最大上升幅度计算,届时地球的平均气温将接近2.5亿年前的气温,当时地球上95%的动植物灭绝。
美国人看全球变暖:威胁已“迫在眉睫”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1日发布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全球变暖威胁“迫在眉睫”。
这项调查由耶鲁大学和盖洛普咨询公司等联合进行,共对1011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电话调查。其中62%的受访者认为,人类社会只有立即采取强有力措施减缓全球变暖,地球上的生命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
“这次调查最令人惊讶的结果之一是发现美国人(对全球变暖)的紧迫感增强。”耶鲁大学气候变化项目主任安东尼说。半数以上受调查者认为,全球变暖已经对人类产生了威胁。
此次调查中,多达40%的受访者说,在明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候选人对于全球变暖问题的立场,将影响到自己的最终选择。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太平洋岛国担心被淹
2007年10月20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汤加努库阿洛法10月20日电 第38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日前在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闭幕。
由于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太平洋岛国面临被淹没的处境。来自基里巴斯、图瓦卢、瑙鲁、纽埃、库克群岛和马绍尔 群岛等国的领导人在会议上呼吁,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责任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遏制全球变暖。
10月16日,在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各国元首及代表出席第38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当日,第38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在努库阿洛法拉开帷幕。会议审核了“太平洋计划”过去一年的落实情况。 新华社记者公磊摄
据报道,一些太平洋岛国最高点仅在海平面以上几米,近年屡遭风暴海潮袭击。这些岛国担心国土最终会被海水淹没,国民须移居他国。例如面积仅为26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的小岛国图瓦卢,最高海拔不到4.5米,因海平面上升,该国从2002年开始有计划迁移居民。有报告说,如果海平面持续上升,图瓦卢可能成为地球上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国家。
纽埃总理扬·维维安在会上说:“这非常非常严重,因为如果不采取行动,我们(国家)肯定会消失。这一问题相当严重,太平洋岛国过去15年到20年来一直在高声呼喊,却没有人倾听。”
瓦努阿图外长乔治·安德烈·韦尔斯说,海平面上升会严重影响当地农业、水质和基础设施发展,今后10年到15年全球必须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通讯:小岛国因气候变暖发出紧急呼救
2007年10月18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努库阿洛法10月18日电(记者米立公 夏文辉)“海平面上升将对小岛国造成灾难性后果。灾难不远了,我们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在正在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举行的第38届太平洋岛国论坛上,小岛国纽埃的总理维维安针对地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出如此紧急呼救。
维维安说,从20年前起,小岛国就不断呼吁各国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然而人类的关注远远不够。海平面不断侵蚀小岛国十分有限的居住区域,一些岛国的沿海居民已经被迫搬迁。
媒体有关海平面上升影响小岛国的报道为维维安的这番话提供了佐证。
在岛国基里巴斯的沿海村庄波提奥,25岁的皮塔·博卡瓦无奈地望着一次次冲上沙滩的海潮。此前海潮冲毁了他的小屋。他担心,随着海平面不断上升,过些年海潮将冲进整个村庄;在斐济维提岛,部分多年前还是沙滩的海岸,如今已成为绵延的浅滩,渔民站在齐腰深的海水中捕捞;在马绍尔群岛的一些海岸,海水不断冲蚀椰林,不少椰树的根部裸露在海水中,成为海平面上升的最早受害者;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的小岛国图瓦卢,最高海拔不到4.5米,因海平面上升,该国从2002年开始有计划迁移居民。有报告说,如果海平面持续上升,图瓦卢可能成为地球上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国家。
如何遏制气候变暖,减缓海平面上升对岛国造成的威胁,是太平洋岛国论坛几乎每年都要讨论的议题。与会领导人反复强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再过50年,南太平洋部分面积狭小的岛国将从地球表面消失,那些世代生活在小岛国的居民,将沦为“海洋难民”,离开生养地。
本届论坛18日发表声明说,气候变暖的威胁不仅存在,而且在不断增大,人类必须尽快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否则将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声明提出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对气候变暖的方向和规划都已明确,但缺乏必要的力度,一些规划流于形式;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难以保证,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岛国因此无法按时落实论坛确定的计划;弥合各方存在的分歧,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落实国家责任,大国和富国应作出表率。
太平洋岛国论坛已确定本地区优先工作计划,包括增强政府和国民关注气候变暖的意识,协助成员国制定应对气候变暖的具体措施,并加强政府及机构间的协作等。
当前的突出矛盾是,受海平面上升威胁最大的多是小岛国,但它们的呼声往往最弱。为此,纽埃总理维维安表示出几分无奈。“国家小,引起的注意就小。威胁已经逼近,但还有很多国家的应对有点慢条斯理。”
“我们要向大国呼救:如果你们不听,我们不做,等灾难来了,我们就完了,”维维安说,“要采取坚决行动,人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报告显示非洲农业产量到2020年可能减产一半
2007年09月26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内罗毕9月26日电(记者 刘颖) 据此间媒体26日报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日前在伦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受气候变化影响,到2020年非洲的农业产量可能将比目前减少一半。
此间媒体援引报告作者马丁·帕里的话说,由于非洲北部和南部地区干旱问题日益严重,非洲可能是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他指出,缺少技术来适应环境变化也是非洲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原因之一。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非洲农业与降雨量关系密切,95%以上的非洲农业都依赖天然降雨。包括津巴布韦、斯威士兰和莱索托在内的南部非洲地区,今年来由于遭遇旱灾,玉米产量下降了40%到60%。
根据这份报告,目前非洲四分之一的人口缺水,到2020年非洲缺水人数预计还将增加5000万。
全球变暖 海象“搬家”
2007年10月08日 来源:新华网
成千上万只海象今年夏天以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北海岸现身。环境保护主义者认为,全球变暖导致北冰洋海域的冰原融化、面积缩小,影响了海象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海象“搬家”
美联社6日报道,从今年7月开始,成千上万只海象离开了它们原先栖息的冰原地带,迁移到美国巴罗和利斯本角之间绵延近500公里的海岸上聚居。
海象,尤其是处于繁殖期的雌海象,夏秋季节通常出现在北冰洋附近海域冰原地带。但是今年夏天,北冰洋附近海域冰原面积创历史最低纪录,冰原区也推移至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洋底生物富饶的大陆架外围远处的北部地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国家冰雪数据研究资深科学家马克·塞雷利兹说,今年9月,冰原面积比1979年至2000年的平均值低39%。冰原面积曲线图呈螺旋下降趋势,到2030年,整个北冰洋海域冰原可能全部消融。
海象通常以蜗牛、蛤蜊等生物为食。但是,鉴于冰原下海水深度超出海象大约190米的下潜范围,成千上万的海象只得选择迁移到阿拉斯加崎岖不平的海滩栖息。
引发担忧
“在我看来,动物(海象)迁移是为了觅食,”美国联邦海洋哺乳动物委员会负责人蒂姆·里甘说,“问题在于它们能否在想去的地方找到足够的食物。”
生物学家指出,从长远看,如果海象集中在海岸线而没有分散在海域冰原上,它们将面临觅食压力。
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说,大量海象迁移同时引发人们对其他动物安全方面的担忧。例如,如果飞机低空飞过,轮船或是北极熊接近时,海象都会由于受惊吓而冲到海里,它们约900公斤的体重可能把其他动物压伤或压死。
此外,与海豹不同,它们不能一直游泳,觅食过后必须停下,在陆地或冰原上休息。里甘说,历史上,海象利用漂流的冰原边缘作“传送带”,随着夏季和春季冰原的向北推移以及冰原边缘的融化,成年海象让小海象在冰原上休息,而雌海象潜到海底觅食来喂养它们。
但是海岸无法向海象提供“传送带”。里甘说:“如果它们走很远,这将消耗更多的能量,而用于其他用途的能量就相应减少。”
加强保护
“阿拉斯加保护方案”组织主席德博拉·威廉斯说,1995年至2000年期间,人们从来没有讨论过冰原消融对海象及其他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
“这令人伤心,”她说,“这比人们预想的要快,这也是为什么要采取紧急措施的原因。”
楚科奇海另一侧的俄罗斯海象观察者说,更多的海象出现在楚科奇海海域,他们还向阿拉斯加野生动物保护官员报告了野生动物受惊吓和践踏问题的严重性。
里甘说,如果冰原消融是造成海象迁移的关键,除了预防,没有其他选择。“要保存海象的冰原栖息地,我们能做的很少、很少,”他说,“但要改变现状,每个人必须做出实质性努力。”(闫亮)
全球变暖致海冰融化 北极熊在本世纪末将消失?
2007年09月09日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9月4日,在德国柏林动物园,北极熊克努特在玩耍。 克努特出生于2006年12月5日,因为妈妈的遗弃而由饲养员抚养长大,其憨态可掬的模样一度成为全球闻名的动物明星。新华社/法新
近年来,人们对全球变暖的危害越来越重视。科学家们9月7日预测,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2/3的北极熊死亡,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北极的海冰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而逐渐消融。此外,格陵兰冰盖消融加快还将在当地引发地震。
世纪中叶北极熊至少减少2/3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政府负责地球科学研究与实况调查的主要机构“美国地质调查”(USGS)9月7日预测,北极熊在下半个世纪将消失,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它们的生存区域逐渐减少。USGS的报告中说:“如果海冰继续减少,到21世纪中期,世界上现存的北极熊将损失约2/3。”
科学家们说,北极熊依靠海冰生活,海豹是它们的主要食物,而它们通常是在冰上捕食海豹,很少在岸上或水中捕食。他们还指出,由于北极海冰减少的总量可能被低估,因此他们对北极熊数量减少的预测还算是比较保守的。据悉,一只北极熊的寿命通常为大约30年。
冰盖消融加快将引发地震
据英国《卫报》报道,科学家们近日称,格陵兰冰盖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化,当几立方公里的冰破裂时将可能引发地震。
报道称,伊路利萨特的冰川现在正以比10年前快3倍的速度流入大海。这些融化的水涌入冰川底部,产生一个500米深的湖,这个湖将引起冰川“漂浮上岸”。科学家们指出,冰川的加速消融造成海平面上升,这将是灾难性的。
芬兰科学家韦利·卡利奥说,当几百年来形成的坚硬的冰破裂时将引发地震,虽然震级不高(1至3级),但是以前在格陵兰西北部从来没发生过地震。(李卉)
美国科学家:阻挡全球变暖 种树效果不理想
2007年08月20日 来源:新闻晨报
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在花钱坐飞机出国度假的同时,也会花钱种树。因为他们听说树木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便希望通过种树来弥补自己因乘飞机而“制造”的二氧化碳。
但美国杜克大学和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一项联合研究显示,人们可能高估了树木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
进行长达13年研究
基于“自由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技术完成的实验证明,那些曝露在过量二氧化碳中的树木并非都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好手”。它们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取决于水分和养分的供给。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19日报道,这项研究已经进行了13年。从1994年6月开始,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就在杜克森林“自由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实验田里种植火炬松。研究人员向一部分试验田中输送含较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空气,并通过与对照组试验田的比较得出数据。结果发现,只有那些生长在水资源和营养富足地区的松树才能真正吸收足够的二氧化碳。
采用“自由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技术是因为它能够模拟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真实”环境,从而研究这种环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本项目中使用的“自由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系统由美国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设计,它是同类系统中最复杂的一个。这个系统能减少顺风状态下输送二氧化碳可能造成的气体损失,也能防止注入特定试验田的二氧化碳逸散到其他试验田中。
大量施肥污染更严重
结合“自由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研究成果,研究小组负责人、生态学者拉姆·厄伦表示,多种树可能不能成功阻挡气候变暖的脚步。他说:“树多并非完全等于二氧化碳少。”
他强调,如果树木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供应,那些没有被吸收的二氧化碳会很快逸散回大气中。“我们之所以无法增强森林固碳的能力,是因为我们不能给如此大量的树木提供充足水分和养分。”他说,“大量施肥导致的污染将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后果严重得多。”
而推广“种树弥补二氧化碳排放”措施的一家环保公司负责人吕·哈特韦尔说:“种树或许不那么有效,但这是我们对抗全球变暖问题的唯一办法。而且我坚信,种树有效。所以我们不会就这样把铁锹丢在一边,什么都不做。”
英国人参与种树活动
树木向来被认为是吸收温室气体的有效工具,许多英国人都参与到“种树弥补二氧化碳排放”的活动中来,其中不乏社会名流。
滚石乐队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是倡导种树减排的典型代表。他们都签名表示支持这项活动,滚石还于2003年举行过一次“碳中和”巡回演唱会,承诺每售出60张门票,就要种一棵树来弥补。
著名摇滚乐队“酷玩”主要成员克里斯·马丁2002年宣布,要通过在印度南部种植1万棵芒果树,来弥补他们在第二张专辑发行过程中引起的环境污染。
就连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也表示,他将为自己所有的空中和陆上旅行“负责”,即通过掏钱种树弥补这些旅行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据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统计,2006年英国人在这项“弥补”措施上的花费高达6000万英镑(约合1.2亿美元)。而到2009年,这项花费将上升到2.5亿英镑(5亿美元)。 (夏璐怡)
全球变暖 我们咋办?
2007年09月20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9月4日,两位游客面对云南省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气象局专家研究认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梅里雪山的雪线退化十分严重,明永冰川至少减少四分之一,冰舌缩减至少40米。 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世界的确在逐渐变暖了。与1900年比较,全球陆地、海洋的温度大约升高了0.8摄氏度。温度升高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带来了几个可观测的效应:
首先,是冰山融化。青藏高原在4000米之上大约有4.6298万座冰山。在过去20年里,西藏的气温已升高了1.1摄氏度。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区域,因为世界上有七大河流都是发源于此,大约有20亿人靠此生活、进行工业和农业生产、从事航运和发电等。事实上,青藏高原是整个亚洲大陆的生命线。
今后10年,全球冰山消退状况仍将加剧,有些河流在旱季时将蜕变为溪流。南美洲冰山的消退也敲响了警钟。据预测,到2015年,所有的秘鲁冰山都将消逝。
另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2月份报告,在过去100年里,北极平均气温升高是全球气温升高速度的两倍。2006年的观测表明,在过去30年里,北极终年冰山消退了20%,消退的面积大约是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面积之和。
此外,格陵兰冰层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从1996年的每年90立方公里,到2005年—2006年间的220立方公里。全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格陵兰冰层融化,海平面也将随即上升7米,这将淹没掉很多地势偏低的沿海陆地和城市。
这是2005年9月北极地区海冰景象的卫星照片。据测算,北冰洋2005年9月21日的海冰面积约为530.95万平方公里,为自有卫星监测以来的最小面积。新华社发
5月15日,冰山的影子倒映在格陵兰岛沿岸的水面上。据测算,格陵兰岛的冰盖约为260万立方千米,目前正在以每年100至150立方千米的速度消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6月4日公布的《全球冰雪展望》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冰川、积雪加速融化的严重后果,并呼吁各国联手采取切实行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新华社/路透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温度将比1900年上升1.5摄氏度;2050年,将升高2.0摄氏度。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尽管政府政策是必需的,但节能需要从个人做起。毫无疑问,美国人均能源消耗比其它国家更高,并且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约束。
现在,假设我们动员世界各国参与类似于阿波罗计划的拯救地球全球计划,通过节能、碳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开发的有效组合,我们可以将预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一半。由此,我们可以使二氧化碳保持在460PPM水平上,温度升高也仅仅高于工业化前的1.2摄氏度。这样,地球仍然保持在一个可控的状态而不至于失控。但问题是,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
还有一个因素也非常重要,却没有得到媒体的关注,那就是稳定世界人口。当前,世界人口大约为65亿左右,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2亿,到2050年为90亿。更多的人口意味着对自然更多的索取,当然也包括能源消耗。如果我们不从控制人口增长这一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再多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全球变暖 我们咋办?
这是一个问题。
(美国国际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郭久亦)
全球变暖气温升 冰雪融化北极熊被淹死
胡锦涛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09月08日 来源:新华网
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澳大利亚悉尼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新华网澳大利亚悉尼9月8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9月8日,澳大利亚悉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霍华德总理,
各位同事:
很高兴同大家再次相聚。我对霍华德总理和澳大利亚政府为会议所作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更加活跃,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环顾我们所在的亚太地区,经济平稳增长,各国联系密切,相互依存加深,共同利益扩大,各种对话合作机制积极活跃,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失衡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能源资源压力增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近来,气候变化引起亚太地区各国普遍关注。气候变化事关亚太地区的发展,事关亚太地区全体人民的福祉。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亚太地区既面临严峻挑战,也拥有独特优势。亚太地区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占世界人口的42%、世界经济总量的53%、世界贸易的46%。亚太地区有丰富的多样性,既有经济高度发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0美元的发达成员,也有处在工业化进程之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600多美元的发展中成员。亚太地区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技术先进、资金充裕的成员,也有亟需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的成员。近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一些有益倡议,采取不少积极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开展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推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而且将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务实合作,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坚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事关各方利益,需要各国联手应对。在气候变化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开展合作才能互利共赢。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高的现实,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清洁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发达国家应该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承诺,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停滞发展,或者无视气候变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第三,坚持公约主导地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最具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应该维护公约及其议定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和主渠道地位,将公约确定的原则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原则。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才能统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大力促进技术合作和转让。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保护森林,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在人工造林和森林恢复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中方愿同亚太地区各成员分享这些技术和经验。为此,我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搭建亚太地区各成员就森林恢复和管理开展经验交流、政策对话、人员培训等活动的平台,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我们欢迎亚太地区各成员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各位同事!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我们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植树造林、实行计划生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1991年至2005年,中国累计节约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累计少生3亿多人,相当于每年少排二氧化碳12亿吨。
中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的能源需求必然会有所增加。同时,由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繁重任务。我们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中国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到2010年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等目标。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将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努力;将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相关活动,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参与并支持“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等其他合作机制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
我们愿同大家一道,继续为推动建设一个清洁、和谐、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亚太地区作出努力。
谢谢大家。
广州 汉语培训 汉风HSK汉语培训中心 电话: 020-86006099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