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打开中国教育新篇
金羊网 2007-07-07
前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独特评说
本报首席记者 樊克宁 本报记者 陈晓鸿
1999年的大学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挤上高考独木桥;竞争激烈带来沉重的学业负担,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抨击应试教育……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扩招被看成一剂良方,中国教育新的一页被打开了。
8年,大学新生从扩招前的108万人,激升至今年的567万人。回看历史,记者对话前国家教育部学生司司长、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听这位大学扩招的操刀人的独特评说。
瞿振元:
●大学扩招,不是教育部决策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集体讨论决策的
●扩招对于提高劳动大军的素质,有无可估量的贡献
陈晓鸿 摄
决策动机:打开教育瓶颈
记者:并轨收费改革一完成,马上进行高考扩招。当时是怎么决策的?
瞿振元:扩招其实不是部门行为,不是教育部决策的,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集体讨论决策的。我记得是在1999年,当时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教会,在会议筹备过程中,党中央决定扩招。
记者:当时您是学生司司长?
瞿振元:对,王炽昌搞完“并轨”后就离任了,我接着上任搞扩招。学生司的基本工作,一个是招生,一个是就业。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个决策执行好,平稳地做好工作。
记者:决策扩招的动机?
瞿振元:传说是各种各样的。比如说亚洲金融风暴过后,为了扩大内需,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提议把大学扩招作为扩大内需的举措之一,等等。其实,党中央、教育部都不把大学扩招简单理解为解决经济驱动力。因为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当中的一个瓶颈,是规模偏小的一部分,当年我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进入5%左右,我们经常说上大学是“百里挑一”的事情,这样一种规模跟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是不相适应的。说实在话,作为法律的语言,应更少地使用“积极”这些态度性的语言,但是当时我们的有关法律里面都用“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这样的说法,说明发展高等教育是普遍共识。
记者:有一种说法,当时已经将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升格为批评应试教育,教育部希望通过扩大招生规模,解决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稀缺而带来的中学阶段竞争激烈的问题?
瞿振元:这个角度也是对的。1999年开全教会时,也提出是不是从出口的地方松一些,不要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把这个桥做大一点,还要建立交桥,打通多种交通渠道,多途径升学,建立终生教育体系,以减轻升学压力。就是说从教育内部各个层次规模、从社会需求、从国家发展、从实施素质教育这四个角度看,都需要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可以说扩招是必然的事情。
当年决策当年扩招,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记者:1999年做决策,很短时间就执行了。这种情况就像决策七七级恢复高考一样,时间是比较短的。
瞿振元:决策后,对于我们操作部门来说,也议论过是1999年做还是2000年做?中央确定,当年就扩招。你想想,五六月份确定扩招,7月份就考试,9月份就入学,留给工作的时间是很紧张的。当时全教会上,朱镕基总理说“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讲得非常恰当。我当时开了一个玩笑,我说食堂24小时开,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住宿,总不能一个宿舍倒着轮班住吧,一些领导就笑了。当时准备工作很仓促,但扩招工作有条不紊,保证了当年顺利录取,入学。
记者:我印象中有的地方连出租屋都被包租,作为学生公寓。
瞿振元:当时好多设施老化、宿舍陈旧,学校压力很大,大家想了很多办法。事实上,扩招是一个推力,带动了大学很多问题的解决。扩招后8年来,包括住宿、吃饭、运动场地、科研条件……多方力量投入,使高等教育资源大大膨胀,这是好事。但是,也有人批评很激烈,他们经常引用梅贻琦先生的话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梅先生的话当然是对的,是经典之语。但也要看到梅先生讲话的语境。其实当时的清华大学经费充足,“大楼”问题已经解决,薪俸也高,更凸显大师的稀缺。“大楼”和“大师”之间也有辩证关系。你能够说,如果今天没有大楼,对大师有吸引力吗?你看这几年我们有了一定物质条件以后,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招聘“大师”就有了现实的可能。
记者:今年有这样一种情况,比如说有一些大学,像吉林大学,包括很多高校,贷了很多钱搞建设,于是有一个名词出现了,叫作“高校破产”。这个跟扩招有关系吗?
瞿振元: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教育设施的增量,是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形成的,总的来说形成了国有优质资源,绝非是奢侈品。追求大而全,那是个别的。稍微有良心的都可以看到,大学的那些大楼在那里,是教学、科研的必要的现实条件,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至于如何合理地消化矛盾,减轻高校负担,可以坐下来好好论证。
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有必然联系吗?
记者:您认为扩招有没有带来什么问题?
瞿振元:我印象挺深的是,当时连中央领导同志都看到了这个问题,就是除了担心物质条件不够以外,还忧虑将来学生的就业问题。过去读大学,不止是就业,是当官,做国家干部,吃皇粮,这就是计划体制。而且中国人还有这样的观念,文盲不就业可以接受,高中生不就业已经不舒服了,大学生不就业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问题,况且我们是缴费上学。因此,扩招时是考虑到了就业问题的,你们如果去查当时的讲话,都预见到了。决策扩招,这不是一个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东西,是有考虑的。
记者: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确实出现了,似乎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瞿振元:思考这个问题得换一个角度。不是说扩招了才有这些人的就业问题,他们早已出生了,等着就业呢。摆在高中毕业生面前的问题是,马上就业,还是上了大学再就业?他们的就业问题不是扩招带来的。扩招使大学起到了就业蓄水池的作用,延缓了一批人的就业时间,而且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使他们能更好地去就业,应该是这个关系吧。我们现在一年大学毕业生500万,主要在城镇就业,而新增的城镇就业岗位是1000万左右,这就意味着新增的城镇就业人口当中,一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说明扩招对于我们劳动大军的素质,有无可估量的贡献。
记者:您在这里谈到了劳动大军,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读了大学,不应该进入体力劳动的阵营。
瞿振元:大学扩招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从不到10%的毛入学率,一下过了15%,后来又过了20%,现在是23%。我们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才用了五六年时间,西方国家一般要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二三十年,人都换了一两代了,“观念问题”消化起来就会比较容易,比如说有人拿了文凭还去开货车,不会被认为是个问题。现在我们只有五六年时间,都是同一代人,观念不适应很正常,我们大家要一起去经历转变中的痛苦。
扩招降低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
记者:扩招也面临一种指责,就是文凭含金量降低了。
瞿振元:扩招前的招生人数108万,现在招生567万,我可以有把握地说,这567万学生中的前108万,仍然是最优秀的,不会比过去逊色。那我还有459万,这部分过去只能受高中教育,现在受到了高等教育,你说,扩招是不是总体上对人才的贡献多了?当然这459万是不是一定要在质量上跟那108万比呢?本来这些人过去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得到了这个资格,而且完成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学习任务,你说好还是不好呵?
扩招到多大规模才算是适度的?
记者:大学扩招,扩到怎样的度最适合?现在有的地方不到两个人就录取一个了。
瞿振元:北京可能更高一点,录取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上海也是。农村相对低一点,也跟过去不能比了。什么度才合适?这个度不能完全由人去算,这是一种社会的选择,应该跟社会分工体系相联系、相适应。因此,这个“度”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的。但是得承认,教育的发展要比现实的需求适度领先,要能够预见到今后的发展,应有适当的人才储备,但也不能储备太多,这就是“适合的教育”。不要因袭“唯有读书高”,制造“人人都要上大学、只有上大学才有出路”的舆论,而要鼓励终生学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使每个人受到“适合的教育”,在各个“行当”上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图: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大学新生从108万人升至今年的567万人 宁彪 摄
高考指挥棒改变几多快乐童年
专家指出:高考需要被淡化,成功概念需要多元化,社会应提供更多成功机会和渠道
金羊网 2007-07-07
本报记者 王倩 实习生 曾彩霞
从出生起,直到18岁,不对,直到终老,高考影响着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命运从此改变的神话并不只是下乡知青那一代的专利。给很多人更刻骨铭心的是,高考伴随着他们整个童年。
故事一
“差生”刘西工作后成了上司和客户眼中优秀者
考场失意无碍职场成功
23岁的青年刘西(化名)就职于一家大型保险企业。他的上司经常拍着他的肩膀说:“新来的年轻人中,你的业绩增长最快,好样!”刘西敲开客户的门,老太太拉着他的手满脸堆笑:“瞧这孩子,一表人才又善解人意。”
但很多人没想到,在上司和客户眼中如此优秀的刘西,却曾是高考的失败者,而他的童年,也一直在高考的阴影下挣扎。
“我小时候既厌学,又顽皮。”但他并不是那种喝酒打架的坏学生。上小学三年级时,数学老师给了他人生第一个重大打击——因为做题慢和固执,老师常常体罚他。“打手板把塑料尺打断了,老师就抄起铁尺打,打得不过瘾就用皮鞋踢我,打完了还不许告诉家长。”
“我考试不及格,拖了全班的后腿,影响了全校的成绩,学校嫌弃我,我也憎恨学校。”渐渐地,刘西看见书本就头疼,甚至不开口讲话。刘西说:“也许我的例子比较极端,但很多人其实和我一样,由爱学变成厌学,最终成为高考的失败者。”
“我好心疼儿子,但我能有什么办法?”刘西的母亲说,“我知道他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可不读书他以后怎么办?他能养活自己吗?”
后来,刘西的幸运来得让人诧异。他在保险业务员的考试中,仅用3天就记住了字典那么厚的法律和保险业务知识。这个“门槛”不高的工作成为了他人生的大舞台,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30年高考,给无数青少年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成功机会,但也不要忘记,还有无数的孩子,因为自己特异的个性和天赋,在大一统的高考之路上做了别人的“垫脚石”。其中,幸运者如刘西,保存了较为健康的人格,而不幸者却是更多,令人唏嘘。
故事二
担忧国内大学教学质量,打算送孩子出国读书
大学教授不想儿子高考
早上七点半上学,中午在校午餐,下午放学参加乒乓球兴趣班,五点回家做作业、吃晚饭,“一三五”晚学“奥数”,“二四六”晚学画画,双休日学小提琴和英语……这竟然是一名9岁小学生的日程表!
这名小学生叫小涵,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学生。
周三下午,小涵打完乒乓球回到家,想拿起遥控器开电视,妈妈立即变脸:“作业完成了?”“还有一些。”“那还看电视?!”小涵惟有乖乖掏出课本……
晚上7点,饭桌上。小涵滔滔不绝:“我同桌又病了”,“老师讲了个好听的故事”,“我今天第一个交作业”……眼看快到点去“奥数班”,妈妈下令:再说话就不让你看电视!
从补习班回来已经晚上10点。洗漱完毕,小涵想看电视。妈妈又催:“快睡觉!不然明天要迟到。”
小涵的爸爸刘先生是美术教授,他说,“孩子比我忙”。小涵妈妈为了照顾儿子,放弃外企高薪,转在家做会计。夫妻俩感叹:其实家长跟孩子一样累。
小涵每天的学习任务虽然排得满满的,但刘先生却表示,没打算让小涵参加高考。刘先生说:“中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应试不断,为了考大学,孩子都成考试机器了。”他身为大学老师,却担忧现在的大学教学质量:“大学课堂依然满堂灌,学生独立思考少,动手和实践机会也少。尤其大学扩招后,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等孩子稍大一点,就送国外读书。”而现在小涵的所有学习与兴趣培养,都是为了将来能更好适应外国生活与学习。
专家讲述
考大学越来越简单,为何学生童年仍被指挥得团团转?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孩子压力越来越大
讲述人:吴琦,广东省首批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之一,曾在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培正中学执教并任校长。
“我就是七七、七八级的高考辅导老师,我带过30年的高考生。”
当时,我还在海南岛五指山一个县的师范学校教书,我们应几个农场的邀请,对准备高考的知青进行辅导。说是辅导,其实就只能把整个中学阶段的知识,浓缩到一小时多讲完。我们所到之处,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都被挤得水泄不通,但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我和我身旁两个平方米不到的小黑板。
而真正说到高考影响和改变童年,是80年代以后的事。最初考生都是自觉自愿参加高考的,在面临下乡的同样命运时,命运已经选择了一次,只有那些一直把书本带在身边、每天劳动再累也坚持看书学习、无论别人怎样悲观自己都绝不放弃的人,才搭上了高考的幸运车。这些青年,没有人去逼他们,反而再多的困难都拦不住他们学习的热情。记得有一位当时被认为出身不好的广州知青,为了圆大学梦,居然坚持几年利用放牛时间,将一本三四百页的《袖珍英汉词典》背得滚瓜烂熟,他最终考上了一师范大学外语系。
人们总说现在高考太难,但其实从录取率讲,当年的高考才真的难,能考上大学的人凤毛麟角,所以出人头地。整个社会就对高考留存了这样的印象——高考是一道龙门,改变命运就靠这一跃。
但其实人们没有看到,“文革”结束后,恢复的不光是高考,而是整个教育,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进步使得读书变成人人有份的事。仅从人数上看,高考已经从当年的涓涓细流变成今天的滚滚洪水,河道宽了,入海口也宽了,其实考大学变简单了。难的是,要想像当年那样一跃成龙已经不太可能了。
现在学生的童年的确被高考指挥得团团转,其实确切地说,不是高考,而是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愿。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从社会对这一现象的失望就能看出这心愿有多强烈,对高考寄予的厚望有多沉重。当发现只是随便考上一所大学不足以实现这一愿望时,家长们就又将目光集中在少数几所顶尖大学。目标变小了,竞争对手变多了,这个难度自然越来越大,孩子的压力自然也越来越大。
高考已经到了需要被淡化的时候,社会应该提供除高考以外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渠道,成功的概念也应该多元化。只有这样,因材施教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图:最后的冲刺,谁也不敢怠慢 本报记者 侯恕望 摄
图:此情此景,是许多高考过来人似曾相识的记忆 本报记者 侯恕望 摄
文科&理科,就业冰火两重天 文科不该设本科
2008年01月14日 082458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7年年底在体育中心大型招聘会入口处的大学生们。
是扩招导致还是女生多惹的祸
“真后悔读了文科。”中国传媒大学研三学生魏杰(化名)最近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入错了行”,“文科和理科,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我在北邮的同学,他们班现在80%的人都至少有个保底的offer(协议意向)了。可我们班,80%的人都还没着落。”
“文科生就业更难?文科生的数量本身就少吧!我上学那会儿,理科开了8个班,文科才两个班。”在一家网站任公关经理的李文,并不认为文科生就业更难。
文科生找工作更难,是事实还是假象?
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文科生就业更难?
“文科生就业确实比理科生更难,而且历来如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认为,目前重理轻文、重科技轻人文的思维并未发生很大改变,这个问题确实存在。
“尤其在我们高职院校,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办公室主任张兴国说,高职院校对工科生的培养普遍有很强的针对性,甚至是订单式培养,而“现在企业用人,希望到了就能用,不乐意自己再花时间培养,这一点从高职生比许多本科生更受欢迎也能看出来”。针对性不那么强的文科类专业,因此就业时相对更难。张兴国举例说,“像我们学校,现在学生的签约率大约为70%,另外一所文科类的高职,现在签约率还不到30%。”
“文科生的替代性很强。比如一个文科职位摆这儿,正好有个朋友的亲戚孩子找工作,那就让他干呗——反正让谁干不是干。理工科相对专业性要强很多,不是谁都能干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力市场教研室主任丁大建副教授说。
“不过,说文科生就业更难,只是总体上的情况。具体到某个专业、某个学校的文科生的话,他们的就业形势未必就比理科生差。”许纪霖说。
“不能一概而论。”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军凯出言谨慎,“现在找工作难,文科生难,理科生也难。”
文科生扩招明显幅度更大
“文科生就业难,最主要的还是招得太多。”许纪霖说。
伴随着文科学生“找工作更难”的感受,可以看到的是,1998年以来,文科类专业的扩招幅度明显高于理工科。
“我是亲眼看着我们这个专业,上课怎样从小班换成大阶梯教室,同学从‘称兄道弟'到‘相见不相识'的。”北京师范大学刚刚毕业的文科博士张华说。
据教育部的统计,普通高校2004年入学(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为209.9万人,较扩招前的1998年增加了2.2倍。其中,经济管理类增加了4.0倍,包括新闻、外语等在内的文学类增加了4.0倍,法学类增加了2.6倍,与此同时,工学类仅增加了1.4倍,医学类增加了1.5倍。
也正因此,扩招以来,本科学生中文科类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由1998年的34.5%上升到2006年的49.4%。
研究生的情况与此类似。2006年入学的博士生、硕士生合计为39.8万人,较1998年增加了4.5倍。其中,经济管理类增加了6.1倍,文学类增加了6.2倍,法学类增加了4.6倍,工学类增加了4.0倍。
研究生中,文科类所占比例同样呈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30.6%上升到2006年的37.3%。
教育部的统计同时显示,扩招以来,专科生中文理科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
“文科扩招不受实验室、教学设备限制,加印教材,小教室换成大教室,就可以开班上课,扩招起来更容易。”许纪霖分析。
文科类有的专业本来就不该设本科?
“一方面,学生在抱怨找不到工作;另外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许纪霖认为,这说明,文科生就业难,还不仅仅在于人多,在教育体制、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问题。
本报去年8月曾刊发报道,2006年,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在校生达13万余人。而据新闻出版总署下的中国记者网统计,2005年,包括报纸、广电、期刊在内的所有媒体的注册在职记者,也不过17万余人。
而在2006年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对外经贸大学校长陈准民等在内的大学校长,曾建议本科取消法学、管理学等文科专业。校长们认为,“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没有必要的阅历,是不适合从事这些专业的”。
旅美学者薛涌更是直言:“这些专业要求的分数高不说,教育内容近乎垃圾”。
而恰恰是这些受到非议、大学校长们建议取消的专业,从教育部统计来看,扩招以来本科生的增幅远大于其他专业。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近几年来不同层次的招生目录在不断调整。比如2005年以来,历史、哲学就已经不再招收专科层次学生。
都是女生惹的祸?
“找工作难,文科生找工作更难,文科女生更是难上加难。”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应届研究生小叶这样总结自己的求职境况。在她看来,文科生找工作更难,和文科中女生偏多有关系。“不是有句话吗,‘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女人好歹还得当‘人'使,好像用人单位不喜欢。”
“一中央媒体在我们学校招人,全班都投了简历。结果十几个女生全没资格参加笔试,仅有的3个男生全去了。”魏杰感觉,男生在找工作时更有优势。
记者注意到,从教育部的统计来看,近几年来,女生比例已经有了大幅增加。以研究生为例,女性所占比例已经由1998年的33.9%上升到2006年的44.7%。而增加的女学生,很多集中在文科。
丁大建认为,和扩招以来的这些结构性变化相比,用人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其实是有着相当的刚性的“定势”。
“用人单位在用人上是有惯性的,他会参照以前的情况。比如这个岗位是用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是用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是用男学生还是女学生,都会保持一定的连贯性,短时间内不太容易改变。”而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文科生比例和女生比例都大幅增加。“劳动力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吸纳这种结构上的变化。”丁大建说。
与此同时,丁大建认为,毕业生也一样有着“定势”,“他也会参照以前,看师兄师姐都找到了什么样的工作,以此作为自己的期望。但事实上,就业市场已经发生变化了。”
“这两个效果叠加,使得就业更难。”丁大建说。
文科学生当自强
“我甚至可以说,文科生找工作更难,其实也是公平的——因为他们在学业上的付出本来就更少。”许纪霖说。
采访中,许多文科学生也自认,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在功课上花费的时间都不如理科生多。“我校生物系、化学系的同学,不到晚上10点宿舍根本找不到人,全泡实验室、图书馆了。可是我们系,好像一天到晚都有人在打游戏、睡觉。”北京某大学的一位历史系研究生说。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国外,书是越念越辛苦,中小学最轻松,博士最辛苦。在我们这正好反过来了,中小学压力最大,博士硕士反而最轻松。”许纪霖认为,和理科生相比,文科生的学习强度要小很多。
“现在的文科生,一门课一个学期下来,交一份作业就可以了——这份作业还不知道是不是抄来的。在国外,即便是文科生,每个星期都要做好几份paper(论文),几个星期就要交一次作业。”许纪霖说。
“我们文科学生不要抱怨太多,机会总是有的——但不是一个文凭就能换来机会的。这么多年书读下来,你的简历上一点光鲜的东西都没有,人家凭什么要你?”许纪霖说,“其实,在现在的情况下,只要你稍微努点儿力,就能比很多人做得好。”
“人才是不会被埋没的。”许纪霖说。(记者 唐勇林)
工科生忙着“挑婆家”
文科生急着“找婆家”
“工作挺好找的,我估计今天能签上。”刚进入招聘会现场没多久,长春工大生物工程专业的曹鹏就这样告诉记者。随后他又补充道:“我们班40几人,此前已经签出去十多个了,没几个准备考研的。”
隆冬季节,长春户外气温摄氏零下十几度,而长春工业大学图书馆内气氛却异常热烈。该校2008届工科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又是一个“供需两旺”。
“顺应时代改变,俯首甘为梦想”,化工专业的王钰铭拿着求职信,一脸轻松。他说:“我听说有很好的单位来招聘,就过来看看,现在工科专业的总体需求很大,找工作不急,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我打算继续深造,一般的单位还是不想去的。”
电气化专业的小郭,也并未感觉女生就业难,她告诉记者:“班里女生成绩一般都排在前面,成绩能弥补我们的性别劣势,找工作还是不愁的。我看到江西有家单位开出的月薪是8000多元,还有一家新疆的单位,年薪也开到5万元到8万元。但我父母身体不好,所以不想跑太远,再找找看。”
高分子专业的女生小刘,在招聘会现场和吉林一家公司签下了协议,她有些兴奋地说:“我和男朋友‘打包'过去的,不知道是不是凑巧,今天碰到了好几对这样的情况。”
工科毕业生忙着“挑婆家”,一些文科毕业生则忙着“找婆家”。
“我终于等到了一家保险公司的面试机会,无论待遇如何,我都要去试一试。”长春某高校金融专业的小韩,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同学们都在积极找工作,但至今我们专业还没有一个人真正签约。”
同样,在长春某高校读新闻专业的小王说:“我至今已经投了近20份简历,基本上都石沉大海。最近倒是有一家公司让我去面试,但人家看上的,却是我辅修过的计算机专业。”
长春工大就业中心主任杨文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点的拉动主要还是靠科技、加工、制造等产业,我们国家这个市场太大了,资源太丰富了,工科人才的需求量不可能降下来。”杨文龙介绍,2000年以来,该校工科毕业生就业就持续火爆,签约率能达到97%。(实习生 邵方超 本报记者 彭冰)
广州 学汉语 广州 汉语培训 外国人学汉语汉风HSK汉语培训中心 电话: 020-86006099
返回目录 相关阅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