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金秋话农事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农村考察纪实
2008年10月01日 来源:新华网
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安徽农村考察。这是胡锦涛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关友江家院子里同村民们亲切交谈,共商农村改革发展大计。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新华网合肥9月30日电(记者 孙承斌)定于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国庆前夕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
金秋时节,江淮大地稻黄豆熟、瓜果飘香。9月30日,胡锦涛在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和省长王三运等陪同下,深入田间地头、龙头企业、农户家中,同干部群众共商农村改革发展大计。
30年前,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率先实行“大包干”,迈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30日上午一到安徽,总书记就驱车前往小岗村考察。
村外田野里喜人的丰收景象,让总书记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让停下车来,沿着田埂地坝走进水稻田和黑豆地,仔细察看饱满的稻穗和即将成熟的豆荚。胡锦涛兴致勃勃地同正在田间劳作的几位村民聊起农事,问亩产、问销售价格、问农技推广和粮食直补政策落实情况。
近年来,小岗村大力发展蘑菇、葡萄种植,带动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胡锦涛来到村里的双孢菇种植基地考察。村干部告诉总书记,这个基地是两年前安徽科技学院的3名大学生帮助村里建起来的,现在已发展到179棚、150亩的种植规模,村民通过种植双孢菇增加了不少收入。总书记同基地的大学生亲切交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勉励他们更好地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本领。
为纪念当年的“大包干”,小岗村专门建立了一个纪念馆。胡锦涛来到纪念馆参观。18位村民摁下红手印、实行“大包干”的字据影印件,反映小岗村改革发展新面貌的图片和图表,展现小岗村发展蓝图的沙盘模型,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他一边认真观看,一边听取介绍,对小岗村村民的探索精神和发展成绩表示赞许。
胡锦涛还参观了小岗村保留下来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茅草屋和砖瓦房。小岗村的今昔变化,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
62岁的关友江是30年前带头“大包干”的18位村民之一。胡锦涛专门来到关友江家看望。
宽敞的农家院里,地上堆放着南瓜、冬瓜,晾晒着新落的花生,墙上还挂着几串玉米、红辣椒。总书记同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起家常。
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小岗村这些年发生的新变化告诉总书记,把大伙儿的所愿所盼也告诉了总书记。胡锦涛对小岗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新变化感到十分高兴。总书记还归纳出乡亲们当前最关心的3件事,并一一作了解答。
在谈到乡亲们希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能够保持长期不变时,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就乡亲们提出的希望党和政府能够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总书记表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中央将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民、农村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乡亲们关心的第三件事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不断得到改善。胡锦涛明确说,中央对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高度重视,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胡锦涛最后对乡亲们说:“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把文化生活搞丰富,把村庄环境搞整洁,使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总书记充满关怀和期望的一番话,让乡亲们个个喜笑颜开,院子里的气氛更加热烈。
胡锦涛对当前奶制品行业健康发展高度关注。30日下午,他特地考察了蚌埠市两家奶制品生产企业。
在福淋乳业公司生产车间和化验室,胡锦涛仔细察看奶制品的生产过程,重点了解牛奶的脂肪、蛋白质、水分等检测程序。在和平乳业公司良种奶牛场,胡锦涛走进牛舍和自动挤奶室,详细询问饲养、挤奶、保鲜等环节的具体做法。
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企业负责人说,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一定要深刻吸取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沉痛教训,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加强管理,严格检测,确保投放市场的奶制品全部是合格产品,真正让广大消费者放心。
考察途中,胡锦涛听取了安徽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汇报。他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扎扎实实把农村改革发展推向前进。胡锦涛希望安徽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新举措,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成效,不断开创安徽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一同考察。
安徽省小岗村:从“分田到户”到新型合作化
2008年10月02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2日电(记者全晓书 蔡敏)30年前,当安徽省小岗村村民严金昌在曾经推动了中国农村重大变革的“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手印时,他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把分到自家的田地又租出去。
两年前,严金昌和十几户农民一起,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把自家的两亩土地出租给一家上海养殖公司,发展规模养殖,年终参与分红。
这些农民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则接受了这家上海公司的反聘,成为企业员工,每人每月领取600元左右的工资。
今年65岁的严金昌也接受了公司聘用。不仅如此,因为养殖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号召力,他还被提升为这个占地200多亩的现代养殖场的管理者。
“年薪、土地租金,再加上年终分红,这可比一年到头种地划算得多。粮食种得再好,一年的收成也不会超过1000元。”这位30年前领头实行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老农现在成了土地集中流转、发展合作经济的积极倡导者。
他说,小岗村耕地面积大约2000亩,其中60%目前出租流转被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蘑菇、花卉、葡萄规模种植及家禽养殖等。
这种集中利用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新型合作经济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2007年,小岗村人均收入已达6000元,而当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4140元。
“这是过去靠一家一户生产完全做不到的。随着合理、有效的土地出租流转规模扩大,小岗村正蓄势待发,迎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说。
30年前,也就是1978年11月,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举动,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危险。
所幸的是,这一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小岗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分田到户”刺激了“大锅饭”时代农民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农民收入一度超过城市居民。
然而,随着90年代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土地、财政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加上农村各种税费、提留统筹等负担加重,农村发展进入“低迷期”。
“最近几年,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咱农民更加看清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不能致富,”严宏昌说。“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产业联合是大势所趋。”
安徽省三农问题专家何开荫说,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成片土地抛荒、闲置,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这些因素也推动了土地的合理流动。
但是,也有人对小岗村新型合作经济提出了质疑,认为将土地重新集中,是倒退到了计划经济模式。
对此,村委会主任的关友江说,村民们由当年打破集体模式“单干”到重新组织起来,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分田到户”模式的延伸。和30年前一样,今天的改革同样是为了摸索致富之路。
“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强制行政手段完全不同,小岗村今天的改革是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尊重农民的自主权。而且,村集体没有收回土地的承包权,租借合同一旦期满,土地仍将归还每家每户,土地权益最终还是农民的。”年愈花甲、曾经也是“分田到户”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说。
何开荫指出,“在新的起点上,需要完善相应的制度。”因为,他担心,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是在缺少制度安排和不规范的情况下形成的,一旦发生经济纠纷,租赁双方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
沈浩则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他为小岗村的经济发展规划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第一步,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规模,调整农业结构;第二步,依托“小岗”品牌,发展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第三步,引进工商企业,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其实,“发展农村经济有很多路可走。小岗村还在摸索,希望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沈说。
改革开放让我告别了凭“票”供应的日子
2008年10月02日 来源:新华网
今年62岁的陈珉,与很多同龄人一样,经历文革、上山下乡,然后参加工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一位普普通通的见证者,陈珉感慨地说:“改革开放让我告别了凭‘票’供应的日子,工资涨了、住房宽了、日子美了。”
1972年,陈珉在天津市房管局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参加了工作。因工作需要,他几乎每天都要跑一些远地方。因为没钱买自行车,每次公干陈珉都是步行或乘坐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当时天津只有28路公交车、5路无轨电车,很多地方都去不了,非常不方便。”陈珉笑着说,“后来,单位给我配了一辆28型号的自行车,虽然每天骑着这辆‘公车’上下班,但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毕竟不是自己的车,总担心哪天单位给收回去。”
两年后的一天,单位的领导对陈珉说,单位不保留公车了,公车可以便宜卖给个人。最终,陈珉花了24块钱将这辆公车变成了“私车”。因为不能一次性支付买车的钱,单位每月就从陈珉的工资里扣掉2元,一年还清。
虽然这辆车自己很熟悉了,但拿到车后,陈珉还是高兴地大呼小叫起来。“当时我心里那个乐啊,终于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了。要知道,当时买辆新车要100多块钱,而我当时每月工资才30多块钱,而且还要凭票购买。”陈珉解释说。
不要小看这辆自行车,陈珉每次带妈妈去医院看病都要靠它,谈恋爱、遛马路也靠它,最终这辆自行车为陈珉驮回了一个媳妇。
因为过于破旧,再加上零件老化,这辆“功勋卓著”的自行车“一身病”。1977年,在陈珉偶然弄到一张买自行车的票后,就将这辆自行车卖掉了。然后,陈珉花170块钱买了一辆全新的永久牌自行车,也是28型号的。
“这辆自行车是当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为了买这辆车,借了好多钱。不过每天骑着这辆新车上下班,很高兴。在单位里,大家都会比比谁的车新、谁的车保养得好,就像现在年轻人买了汽车一样,挺臭美的。”陈珉笑着回忆说。
1977年12月29日,陈珉升格为爸爸。看着宝贝女儿出生,陈珉一脸的幸福。但为女儿申请的油票、麻酱票、糖票、棉花票等十几个票,把陈珉折腾得腰酸背痛。“孩子出生在年底,有些票不花掉就得作废。在当时那个物资匮乏、事事都讲计划的时代,吃穿用都要靠票,非常不方便。哪里像现在,物资丰富,有钱就能买到。”陈珉感慨地说。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着变化,陈珉的生活也在变化着,物资越来越丰富、工资越来越高,各种“票”也越来越少。
1980年,陈珉凭票买了一台夏普牌的黑白电视机。当时,谁家要是有电视机,那可神气了。
“尽管只有三四个频道,但每天家里都坐满了来看电视的人,俨然成了一个电影院。”陈珉激动地说,“改革开放后,我的收入大大提高,不仅有工资,还有了奖金。随着存款的增多,家里陆续添置了缝纫机、收音机、电风扇、洗衣机。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开始慢慢享受。”
改革开放30年,不仅给陈珉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也给陈珉所在的城市带来了变化。
“我以前从家到单位,路上要钻地道、过摆渡、跨海河,骑自行车要50多分钟,非常不方便。1982年以后,海河上修了桥,路也宽了,公交车也多了,城市绿化也变漂亮了,再后来,住的条件也改善了,从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到现在15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也买了私家车。我很知足,感谢改革开放。”陈珉由衷地说。
2000年,陈珉退休了。退休后的他做起了居委会的工作,“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自己心情舒畅。现在自己身体还不错,总觉得应该为社会和国家做点什么,不能总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啊。居委会工作我已经干了9年了,我热爱这份工作,传达党的方针和政策、反映民意,每天忙忙碌碌的,很开心。”陈珉知足地说。(记者 周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