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运算与数学符号
读法
|
读法
|
运算符号
|
运算结果
|
加(法) |
jiā fǎ |
+
|
和hé |
减(法) |
jiǎn fǎ |
-
|
差chā |
乘(法) |
chéng fǎ |
×
|
积jī |
除(法) |
chú fǎ |
÷
|
商shāng |
加号 |
jiā hào |
+
|
幂mì |
减号 |
jiǎn hào |
-
|
差chā |
乘号 |
chéng hào |
×
|
积jī |
除号 |
chú hào |
÷
|
商shāng |
乘方 |
chéng fāng |
an
|
幂mì |
平方 |
píng fāng |
a2
|
|
立方 |
lì fāng |
a3
|
|
a的n次方 |
de cì fāng |
an
|
|
开方 |
kāi fāng |
|
根gēn |
开平方 |
kāi píng fāng |
|
平方根píng fāng gēn |
开立方 |
kāi lì fāng |
|
立方根lì fāng gēn |
开n次方 |
kāi n cì fāng |
|
n次方根 n cì fāng gēn |
一、口答或者写出数学式子:
35与43的和是多少?
67与35的差是多少?
25乘以4的积是多少?
80除以20的商是多少?
二、根据条件补问题,并且列出综合算式.
(1)36与44的和乘5,( )?
【积是多少?(36+44)×5】
(2)25减去64除以8的商( )?
【差是多少?25-64÷8】
三、你知道汉语中下面的式子怎么样说吗?
(45+39)÷(45—39)
=84÷6
=14
45与39的和乘以45与39的差,积是多少?
(45+39)×(45-39)
=84×6
=504
四、巩固练习
1、口答列出综合算式.
(1)35与25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2)25与4的积,减去7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2、根据四则算式的意义,把算式读出来.
(1)27×4+54×5(27乘4的积,加上54乘5的积,和是多少?)
(2)(72+28)×(72-28)(72与28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五、作业:
列综合算式解下面各题.
(1)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650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等号 |
equal sign / equal mark |
乘号 |
multiplication sign |
除号 |
division sign / division mark |
加号 |
plus / plus sign |
减号 |
minus sign / subtraction sign |
123/112
|
one twenty three over one twelve. |
X^4 |
fourth power of X |
Y^1/5 |
Quintic root of Y |
X 的绝对值 |
Absolute (value) of X |
根号下 X 的平方加 Y 的平方 |
Square root of the sum of x square and y square. |
(2x+1)(4x-3) |
two x plus one muliplied by four X minus 3 |
log 以 3 为底的 2 |
logarithm three to the base two |
课外阅读
一、420与72的差乘19与6的和,积是多少?
找出这道题目中表示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结果的词(即和差积商),最先出现的最先算是基本原则,问题中出现的最后算是另一原则,其他按出现顺序依次类推。所以这道题目先算差(减法)与和(加法),最后一步计算积(乘法)。
二、3除102与57的差,再乘54,积是多少?
(102-57)÷3×24
18与24的和除以34与27的差,得多少?
① 用缩句法判断运算顺序
可根据文字题中的语法结构,分清主语、谓语、定语和宾语,并运用语法知识把文字题进行缩句,突出基本数量关系,判断运算的先后顺序,正确列式解答。缩句时,先把题中带有“的”的定语成分找出来,暂略去。剩下主语,谓语,宾语部分(即所求问题)。再看主语、谓语部分的数是否已知。如果是未知数,就要先求出来(在这儿可以考虑是否要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变为已知数后方能继续计算。
可先将带“的”的定语部分暂略去,缩句成:“和除以差,得多少?”由于“和”与“差”都是未知数,运算顺序是先求“18与24的和”,“34与27的差”,最后求“‘和’与‘差’的‘商’”。如果在求“和”与“差”的算式部分不加上小括号,那么按四则运算顺序就要先算除法,不符合题意,所以要在求“和”和求“差”的算式部分加上小括号,列式为(18+24)÷(34-27)=6。
②根据文字题的问句判断运算顺序 文字题的结构与应用题的结构基本相同,具备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在判断运算顺序时,可看问题出现的是“和”、“差”、“积”、“商”中的哪个字,那个字在问题中出现,有关这个字的运算就是本题计算的最后一步。如: (1)12加18减去7,差 是多少? (2)12加18减去7,和 是多少? 第(1)小题的问题是求差,运算顺序是先求12加18的和,后求差,列式是12+18-7。第(2)题的问题是求和,运算顺序是先求18减7的差,后求和,列式是:12+(18-7)。以上两题的已知条件相同,但问题不同,因此,运算顺序、列式都不相同。 三、根据题目中的 “再”字判断运算顺序 “再”应理解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表示又一次怎么样。如果文字题中出现“再”字,在判断运算顺序时,“再怎样”就是后边计算的步骤。如:“18加9再除以3,得多少?先要求“18+9”的“和”,再计算‘和’除以3的商”。列式为:(18+9)÷3=9。


高等数学在线教程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精品课程
上海交大高等数学课程
高等数学复习教程